第22节(3/3)
还是有机会瞄了几眼的。
所以说,有时候既然有关系,那就该亮出来,免得再被人轻视了。
许立春和刘海正每天就是一大早就去机械厂,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许如意和方晴这几天也都是回来住,早上还顺带着给他们做着早饭。
许立春心疼她:“早饭简单做些就行,别弄得太复杂。
我看不是有人在外面买着早饭吃嘛,我和刘工也能一起去外面吃,这样你也能多睡会儿。
”
这几天在外面许立春一直都是称呼刘海正为刘工,这也是一种比较专业的表现,毕竟是工作场合。
结果喊地多了,回到家里也经常刘工刘工的喊。
“没事,我不累,也能睡够。
刘叔能吃的惯吗?”
第305章要毕业了
许立春和刘海正来京市是公干的,自然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刘海正好歹也算是在圈子里有些名声,但是许立春就差了些,毕竟只是一个刚进入工作岗位没多久的年轻人,就算是有些想法,但是实际上的执行力和操作能力也是不及那些前辈们的。
所以许立春就借着这次机会,疯狂地吸收着与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虽然现在有岳父提携他,但是做技术研究的,最终靠的还是自己的真本事,总不能一辈子靠别人指点。
不仅如此,许如意还利用自己京市大学的学生身份,从自己的学校里借出来不少书,干脆就带回家给许立春看。
别看时间不长,但是许立春可以说是受益良多。
关于小洋楼的归属问题,许如意没有提过,许家人自然也不知道。
许立春因为这次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去后又和刘海正一起研究出了更先进一分的机床,这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
之后几乎是每年,许立春都会被派到京市、沪市等地方学习,这是好事,也是组织上对许立春的信任和看重,所以许立春在去年也跟着升职了。
许如意则是一心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就算是顾九东这个对象来找她,她都是兴致缺缺。
一直到许如意毕业,有关她工作去向的问题,终于被摆到了台面上。
许如意学的专业是五年制,按照国家分配工作的原则,许如意回到家乡的可能性极大,但因为她是优秀毕业生,所以,她如果想要留在京市,也并不难。
甚至,有几位教授提出来想让她留校任教。
她甚至还劝说了高阳放弃留校,最好是回到ay市工作。
孙小军还要再等一年才能毕业,高阳和许如意一样都是五年制,一起毕业。
这几年里,许如意先后在ay市钢铁厂、清和县轴承厂以及京市食品厂实习,甚至还被教授推荐到了第一轻工业部去实习。
因为这份漂亮的履历,所以许如意其实无论是留京,还是回到家乡工作,都一定会有一个好去处。
现在,就是针对许如意的工作而引起了各方人们的注意。
首先就是霍卫国和许安然,他们夫妻俩当然是希望许如意能留在京市,但是他们也清楚现在的京市其实并不是一个安稳的地方,到地方上去,反倒是可能会更安全一些。
但许安然舍不得。
许安然甚至动了让许如意直接进入银行工作的念头。
因为顾九东的母亲就在银行工作,反正早晚都是一家人,而且许如意又是京大毕业的高材生,这也不算是只靠关系进去的。
但问题是,许如意不愿意。
她想到基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