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流言(3/3)
后,都觉得保密局没有理由放过她。
彭永成没有否定他的猜测,因为乔鸣羽等人的被捕是地下党南京情报站被查获的导火索,但究竟是出现了什么变故导致他们暴露,仍然处于一片盲区。
彭永成说,其实自己此番来南京,一方面是重启养蚕人的计划,另一方面,就是调查乔鸣羽事件是否会产生残留影响。
残留影响这话说得委婉,实际的意思就是,除了已经及时叫停的计划和电台,还有没有能让保密局顺藤摸瓜的其他线索,或人。
如果有的话,自然是要锄奸的。
中央社会部关于乔鸣羽和兰幼因的信息,并不比任少白知道的更多。
二人在1944年结婚,乔鸣羽1945年秘密加入共产党,当时就跟组织报告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作为潜伏的特工,有稳定的婚姻关系其实是很好的掩护,人们对独来独往的人总是更警惕怀疑。
任少白听这的时候瞥了彭永成一眼,后者怕他多心似地补充道:“你是已经形成了这种固定形象,也就罢了。
”
任少白回:“我就当这是你对我的认可了。
”
不过,他没有对自己的新上级吐露的真心话是,他觉得对于乔鸣羽来说,婚姻关系还意味着他作为一个地下党卧底,要隐瞒秘密的对象,不仅是同事、敌人,还有妻子;意味着他没有一刻能卸下伪装,即便面对最亲密的伴侣,也有不能说出口的实话。
除非,他也将妻子发展成自己地下工作中的“同事”,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已经很小了。
甚至,他现在忽然觉得,有没有可能正好相反,兰幼因是保密局在乔鸣羽身边安插的耳目呢?她可是在中美所待过,也算是半个军统的人。
“这些话说得也太没道理了,前后矛盾,好话赖话都让你们给说尽了。
”
——军事机关食堂,再纪律严明也是个混杂着菜味儿、人味儿的油腻环境,却忽然有一个清亮的声音平地而起,打断了隔壁桌对兰幼因私生活的阴损讨论,也将任少白从庞杂的思绪中唤醒。
人们一时间不知道是谁在说话,纷纷扭头寻找,只见东南角的一桌,一个年轻女科员放下筷子,坐在二厅一众人中间,不顾身边的眼色和试图阻止,隔空喊话似地继续大声说:“那位兰科长我没见过,不知道她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但是这样背后捕风捉影瞎议论,话还说得这么难听,太不上台面了!”
这般猝不及防被针对,一厅原本正在说话的人一下就火了,带着拍案而起的气势质问:“你哪来的?说谁上不得台面?”
“谁急了就说谁。
”
眼见着火药味越来越重,二厅主任办公室秘书连忙起身打圆场,道:“都是同事,都少说两句,退一步海阔天空,要体谅包容不要搞内讧……”
任少白好奇地看向那个女科员,魏宁生善察言观色,机灵地凑过来,低声告诉他:“沈彤,二厅新来的,他们叫什么管理培训生。
应该有点背景,不然怎么这么仗义执言,还有张秘书帮忙说话。
”
任少白斜眼看他,问:“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魏宁生嘿嘿一笑,为自己的工作不饱和沾沾自喜起来。
而任少白却被沈彤的话提醒了,自己是不是也受了那些捕风捉影流言的影响,对兰幼因产生了并没有实际根据的怀疑呢?
他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像上次一样,再去吕鹏那里探探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