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此乃殿下之大德!(1/3)
在元泰帝看来,姜襄这个孙子如何安排,看老二是个什么章程,至于晋王,既然有为将之才,那就扬长避短,总归如今天命归九,老四看样子也不会再争,扔给小九自己头疼去。
最后便是闺女,时君的心性,全然出乎了他的意料,最后想了半天,还是再次选择扔给了姜衡,你看着办吧,天幕中你能放出时君让她折腾番邦国家,如今时君还没彻底定性,就交给你来管了!
将一切都扔给太子后,元泰帝格外轻松地靠在了靠背上,神情舒展,“好了,小九你去忙吧,朕还要忙着处理政务呢。
”
姜衡:……
六百六十六,您现在是演都不演了是吧?您的雄心壮志呢?您的集权呢?ooc了啊!
翌日下午,东宫:
“殿下,琅琊王家下任家主王克求见。
”陆永将一封拜帖递给了姜衡,并给姜衡说明情况,“之前的王家人投过荐文,殿下说中看不中用,都筛出去了,这王克,是昨日下午才赶到皇城的。
”
其实不止王家,过大的世家子弟,他挑选的都更为严格,被拒绝后,也不是没有托关系来找过东宫,但没用。
这王家,不是第一个再次主动上门的,却是态度最诚恳的一个了,直接下任家主都来了,这就不得不见一见了。
“请进来吧,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
这个世界唐亡得早,某黄姓考生也就并未出现,但前朝太宗是个狠人,乾纲独断,岂能忍受世家在卧榻酣睡,试图分羹?
当上位者举起屠刀,世家的私兵护卫,能抵个什么?也就是启太宗已经是皇帝,要顾及平稳,不能一下子杀得太太太狠,这才让部分世家苟延残喘了下来,但也自此一蹶不振,至少这样的仇恨在,百年以内,皇家是不敢信任世家的。
到启后期,百姓再度揭竿起义,世家没少搅风弄雨,只是梁这边,谋士心腹,并未有世家占据主导,至梁立国,才开始浅浅的,小规模用着世家,但大部分都是外派到非族地的偏远地区。
诶,你们世家不都是有钱有能力吗?那就让朕看看你们的能力,先把贫困区域拉起来再说吧,这叫一个物尽其用,还不能说没给你们机会。
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少世家子弟能坚持下来?真能坚持下来又拿自家钱财扶贫的,给升官朝廷也不亏嘛!不得不说,元泰帝真是个大机灵鬼。
这也是看到天幕称赞姜衡为圣天子,世家自觉机会来了的原因,圣天子垂拱而治,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天子。
结果往后一看,这圣天子和他们想象中不一样。
但来都来了,他们也的确在元泰帝手下没太多机会,试试,总不会吃亏,毕竟现在的圣天子还三无,正适合雪中送炭呢。
但他们显然又晚了一步,元泰帝直接立太子了,好在有一封求贤令在,他们自认学富五车,还能比不过寒门,比不过底层?
谁料,太子也不给他们面子,这能忍?真当他们是泥捏的?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又跑了大部分世家子弟。
这下王家下任家主赶来,若是成了还好说,若是不成,在世家这个圈层里,怕是被嘲讽了,所以这王家,倒是挺有勇气的。
当然,姜衡猜测,有山东刚来了一波大清洗的缘故,王家不得不来。
“草民王克,敬惟太子殿下,千岁金安。
”
“请起。
”
王克一举一动,都显得十分恭谨有度,便是起身,视线也是低垂,姿态放得很低,竟不似高傲的世家子弟,要不说人家是下任家主呢,能屈能伸,就这一点,就够前面那群人学的。
“给王公子上茶。
”姜衡吩咐小太监备茶,又示意王克上坐,“久闻琅琊王氏远名,今日一见,方知何谓芝兰玉树森廷砌,谢庭兰玉载芳音,古人,诚不欺我啊。
”①
“殿下谬赞,子亨愧不敢当。
”王克也是会顺杆爬的,见太子以礼相待,又邀他相坐,便顺势以字自称,以显亲近。
茶水自然是随时都有准备的,也就一个对话的功夫,小太监便已进来上茶,却不是平时饮用的茶饮。
姜衡笑着让王克试试,“王家乃名门之后,传承千年,寻常茶饮,恐让子亨见笑,子亨不若试试这果茶,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
王克见过天幕中已经称帝的姜衡,彼时的姜衡不怒自威,挡在将军身前,是打工人渴盼的能扛起责任的上司,甚是耀眼。
而此刻的姜衡自见他起,便有礼贤下士之风,待人以和,令人格外亲切,但姜衡的话语再过谦和,也不禁让王克心中暗骂一句国粹,刚坐下就不得不忙下榻跪下道:“殿下折煞我王家,王家不过祖上略有余荫,早已担不起名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