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谁是二柱(1/3)
“好霸道的皇帝,不对,皇子?太子?”
东宁省的百姓第一次看天幕,还不习惯鹤仙的行为方式,怎么看怎么新奇。
“不过要是能改好,那也是好事。
”
“肯定成了啊,天幕不都说了那谁,黄什么,就是养猪的嘛。
”
“对对对,都能上天了,肯定成功了!”
养猪的成本可比养牛羊小多了,喂排泄物都能长大呢。
不过……弘德帝的改良肉质,应当不会包括这样的喂养方式吧?
“你已经在让人改良了?”元泰帝问。
“目前只让他们好生养猪,还没来得及培育配种之类的。
”顶多让猪的伙食好一点,但这一点,民间可做不到。
楚王默默点头,他不好说九弟那儿的猪肉还是挺香的,香料放得十分充足,九弟还取了个十三香的名字,被老爹知道了准得挨揍骂浪费。
两人一不小心就对上了视线,又默契地挪开了,这一点,他们都不会主动说出来的。
【鹤仙还是宁王的时候,名下就有自己的庄子,种菜养牲畜这类寻常亲王不会多加干预的内容,鹤仙反倒比上朝积极,经常询问并发表意见。
】
“太子殿下自小便重视农桑,乃大梁之福!”
嗯?这是拍马屁的时候吗?大家不都默认看天幕的吗?
再看人,王克王子亨,你王家的风骨呢?啊?
那还说什么,跟上节奏,夸啊!
【养猪,自然也是农庄中,农户的工作之一。
鹤仙庄子里的猪,养得是十分精细的,劁猪是必须的,单独的猪圈,每天清理猪圈的卫生,猪的卫生也要清理,不喂猪吃屎,最大限度减少猪肉的腥味。
】
“学不来……”
像是酒楼饭店可以这样,因为有泔水可以喂,有人力可以伺候猪,但是普通人家是学不来的,不过他们早就习惯了,都在等十几二十年后的变化呢。
毕竟,煤炭,新作物,早就是饼在前面放着了,他们就等着老了,或者以后的儿孙能享受到。
【鹤仙登基后,做事也更方便了,私下从各地收购不同品种的猪,让他们进行配种养育,尽量筛选出更好吃的肉猪。
】
“虽然知道是好事,但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楚王一时形容不出来。
元泰帝心想,能不怪吗,登基后又是写话本,又是收集各种猪,没有天幕预示,不知真相的情况下打眼一看,可不就是不干正事儿吗?
说到这儿,元泰帝又有点头疼了,哎,怎么就这么喜欢不走寻常路呢?
【因为鹤仙的要求高,所以最终登基后还能留在庄子里的农户,要么是踏实肯干的,要么是实在不舍得待遇的,要么是一心想要进步,在哪儿都卷的。
】
【黄湘生就是负责养猪的一员,因祖籍在湘水边上,故而父母给取名湘生。
】
启朝末年的战乱,有几个地方能安生,还不是到处躲避,又或者被征兵,从湘江到京城,太正常了。
只是一众官员齐齐心累,怎么农庄里的农户也要卷?
明明殿下本人十分擅长偷懒,怎么在殿下的治下,日子还越来越忙了?
姜衡就不觉得痛苦了,他现在十分开心,人就在自己的庄子上,想必此刻黄卿已经被保护起来了,都是他的人才啊!
【黄湘生的夫君是因伤退役的兵卒,为了养一大家子,黄湘生只会比旁人更卷。
】
“竟又是个奇女子。
”
庄子上,还年轻的黄湘生此时还只能负责猪的卫生方面,皮肤也蜡黄,但脸颊上还是有肉的,毕竟宁王,也就是太子,对下面人的待遇并不差。
此刻,听到天幕对黄湘生家庭的概括,她擦猪皮的劲儿都大了几分,她真的上天幕了!只要她不改本性,不偷奸耍滑,她的未来,稳了!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且效果很是缓慢,不是随便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