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代以下称圣者(1/3)
【这又延伸出一个问题了,以前太医院的药材是只需要供给宫里的贵人,但是改革后就不同了,是前朝后宫加宫人。
】
朝廷官员开始不自主的思索起来了药材的收购与种植方面的问题,嘴上一个个嫌弃着加班,可遇到了问题,一个比一个上手得快。
【在之前,太医院的药材,底下有专门的药局进行供应,现在需求量增大了,是继续向下收购,还是多加种植?
鹤仙的选择是,要自己种,也可以继续收购,但是对于草药的管控要加强,这个管控指的是哪一个方面呢?
是药材的品质。
】
“宫里的药材,莫非还有人偷奸耍滑不成,不要命了?”
“哪儿都有不要命的。
”
【产业与产业链的形成,商业与商业化的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太医院进行改革,虽然俸禄是朝廷发,不靠就诊赚钱,就诊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但药材等,随着上层的重视,对民间医学的重视,药材也必然从药材转变成商品,进而商业化。
】
一众退休了没退休的老大人们,都格外重视了起来。
“治病救人的药材,商业是正常行为,可若一味商业化而不加制止,对百姓而言,对朝廷而言,都不是好事。
”
过度的商业化,是会损失人性的,当没有了人性,救人的药材,会在他们手中变成毒药,损害病人,损害百姓,从而一步步蚕食损害这个国家。
【所以,鹤仙充分发挥朝堂这个有形的大手,对药材的价格进行着控制,并对草药的配制培育等进行着严格的质量要求,进行草药等收购批发的商人,必须要有相应的许可资料,一旦被朝廷发现有商人弄虚作假,直接取消资格并处以罚款,严重者予以处刑。
】
“这个好,商人唯利是图,必须得予以限制!”
不少看不惯商人铜臭的清高学子纷纷表示赞同。
“草药那可是救人的,可不能被商人给损坏了。
”
“我感觉有点类似盐铁官营,但是又相对没那么严。
”
“怎么就盐铁官营了,顶多就是监管更严格了而已,你不会就是商人吧?我还觉得陛下太心软了呢,还能更严一点!”
药堂等地方到还好,反应不算太大,但是药材商们现在一个个的,都有些流汗了,这个监管的度,到底有多重啊?
这药材,本就分好与不好,就是好,还要分好几等呢,那些监管的,万一一刀切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监管,肯定是要收他们钱的,就是不知,胃口大不大……
药材商们想到了这一点,朝堂的人精们自然也想到了,御座上的姜衡同样也想到了这点,天幕中的他,会想到吗?
应该会吧,只是,哪儿有完美的政策的,毕竟政策,也是人去实行。
【而各地负责审核资格的官员,也采取轮换制度,尽量保证审核的公平公正。
】
【不仅如此,在药材的收购培育上面,鹤仙禁止药材对外售卖。
】
啊?
官员们诧异了,一向奉行对外开放的陛下,竟然有不许对外售卖的时候?还是药材?就是茶叶,盐,有时候陛下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姜衡自己却很理解自己,怎么能对外售卖呢?自己国家都还不够呢,这可是关系身体健康与否的药材。
【在弘德朝,鹤仙是推进海贸发展的,但在药材上面,鹤仙却监管得极其严格,决不允许大规模的药材外流,出海的船上可以带有药材,因为船上有人,要预防生病,但大规模,是绝对不行的。
】
【不仅如此,鹤仙晚年,更是在好几个省份,建造了医学院,其课程,不仅涵盖专业的医学经典,更是包含易经等道家经典。
】
百姓不解,部分学子不解,学子中治易经的,与医师们则表示理解。
医道相通,本就是真的。
要学医,本就该学易的,五行阴阳,都是相互的。
【如此,自弘德朝起,医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到现在,海洋对岸的那些国家,他们的医学,治标不治本,天天搞水军说我们的医学是假的,是没有理论支撑的,根本没有五行没有经脉没有气感,你看我们信吗?
不就是想学我们的技术又学不来,只能从年轻人入手给他们洗脑,从内部攻破吗?
他们还想着我们轻视自己的传承几千年的医学,让他们捡漏,到处悄悄收购中药材呢。
真是,还是老祖宗有先见之明。
】
嗯??
“什么玩意儿?”
“想偷我们的东西还要踩我们的文化?哪儿的脸?”
“陛下!我们再砍几个外藩吧!”晋王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