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3)
就觉得农民一年到头好像也能赚不少,但批发商过来农村收购的价格其实比大家想象中要低很多。
很多农民一年到头赚的就是一个辛苦钱罢了。
村长不抽旱烟,但听完漆临的计划后,先是沉沉叹了一口气,而后实在没忍住把搁置了很久的旱烟拿过来,放了点烟丝点上。
他没说话,但村支书却很积极。
村支书比村里所有人都清楚面前的10个人是什么人,漆临一说完,他立刻站起身,情绪很激动地响应:“漆临,你说得很对,之前我们的尝试可能没找对方法,但是现在有你们在,我觉得可以再试一下,咱们村的玉米很好,也确实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要是能借你们的直播,把咱们村的好玉米多卖出去一点,他们身上就多了一份盼头,咱们村也多了一条路。
”
村支书在这个村已经待了三四年,对村子里的感情很深,说到动情之处,眼圈都有些泛红。
原本沉默不语的村长,他的手捻着旱烟杆,布满风霜的手指在颤抖,嘴唇紧紧抿着。
半晌,他把旱烟收起来,哑着嗓子开口:“临娃儿,你在外面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呀,还能想着咱们村,想着乡亲们,舅公替村里人感谢你……”
“哎哎哎,”漆临赶紧摆手,直接打断了村长的话,语气很急,“舅公您说这话不是羞我吗?”
“我是在这儿长大的,咱村里的人对我都这么好,我出去这些年也没能帮上啥忙。
现在能为村子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您再这样跟我客气,我可得生气了!”
说到最后他佯装恼怒。
村长怔了怔,很快露出了一个笑容,“好好好,我不说咧,恁这脾气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咧。
”
他说不说这话了,但又很快对漆临带过来的简昀和节目组郑重道谢:“你们这些娃儿真是好人咧,节目组的同志们也辛苦咧,你们不嫌弃咱村条件差,还愿意搭把手,咱们打心里感激,后面丰收节的事儿,还有这些直播的事儿,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你们尽管说,咱们村里能配合的,一定会全力支持!”
杜导哪好意思接受这么大年轻的村长的感谢,也连忙拒绝,倒也没说什么应该不应该,而是换了一种说法:“村长,您这么说就是折煞我了,咱们这是互帮互助嘛!”
他刻意放松了语气:“我们节目组来这儿也不是没有所求的,你们的丰收节就是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之一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顺便帮村里做点事而已,而且后面的直播也是观众爱看的一个热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儿。
”
“您真要说感谢,那我们还得谢谢你们村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场地,这么好的素材和氛围呢,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
反正就是不接受村长的感谢。
双方谢来谢去的场景,让在场各位心里再多的感动情绪也消散殆尽了。
有了直播带货这件事,原本节目组还想让嘉宾们参与一下村里丰收节的布置,因为今天22号,明天23号就是丰收节了,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布置。
但是村长村支书和其他人全部都不让嘉宾们参与,就连他们租的那几块地,村长知道那几块地的玉米还没有收完后,二话不说,当即就让一些村民去启动收割机,帮他们收了。
他们想拦都拦不住。
简昀10人:“……”
节目组:“……”
[啊啊啊这一段看得我又哭又笑的,村长和村支书他们的感谢太好哭了,呜呜呜大家真的很不容易,但这一幕让我很想笑啊!]
[可真是拼命拦都拦不住,哈哈哈我很想知道导演他们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本来我还以为节目组的套路是让崽崽们先手动掰玉米,然后攒够了兑换机器的价格后,再去兑换机器用收机器收割,没想到这个套路,直接被村民们的操作打破了,哈哈哈哈]
[那么问题来了,节目组之后的看点直接没了,现在要怎么办呢?]
怎么办?
简昀憋了好一会才憋住笑,问出同样的问题:“导演,我们现在怎么办?”
杜导嘴巴张张合合好几次,都没能说出什么话来,最后很无奈地放弃,直接摊手:“凉拌,既然村长他们对你们这么好,你们现在还不回去想直播的事情?”
“我想提醒你们哈,虽然我们现在是直播的节目,你们也要在可以上链接的软件进行直播,听见没?”
“听-见-了-”
导演说的也是啊,不去掰玉米,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的事情做。
直播带货,也是一门学问,他们需要了解的东西多着呢。
“行,那我们现在就回去研究总行了吧。
”
回去之前,漆临想到了什么,又去找村支书要了他们之前直播卖货的账号。
重新注册一个账号,那些流程走下来也需要时间,不如直接拿之前的账号先用着。
完成了这一步之后,重新回到漆临家的几人却没有立刻开始商量。
不知道谁打了个哈欠:“我好困啊,要不,我们先休息一会吧?”
哈欠是会传染的,一个人打了哈欠后,没过多久,所有人都开始打哈欠了。
最后燕初耸了耸肩,干脆道:“大家辛苦了一上午掰完玉米回来又做饭,吃完饭又去商量事情,忙到现在都没歇过,困也正常,行吧,大家先回去午休吧,等睡醒再讨论也来得及。
”
得了燕初的话,大家也没有矜持,彼此挥挥手说了声“午安”后,就都进房间歇着了。
“午安,下午见哦~”简昀对着镜头挥了挥手,随后非常残忍地把镜头盖住,切断了观众们的视线。
其他几个房间里的人也是类似的操作,瞬间,直播间的画面暗掉。
但很快,直播间的画面又重新亮了起来,只不过镜头对准的不是嘉宾们,而是正在劳作的村民。
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村民们顶着烈日忙碌着,收割机器启动,沿着他们上午掰完的地块继续收割。
收割机在劳作,人们也没有闲着,有人戴着草帽撸起袖子,挥汗如雨地把上午他们留下来的玉米秸秆处理好。
镜头缓缓推进,对准村民黝黑脸庞上直掉的汗水,暑气蒸腾里,没有滤镜,没有剪辑,只有最最朴实的笑容和……最真实的劳动图景。
向劳动人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