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3)
很想知道东夏是如何处理等离子体湍流和第一壁损伤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和东夏的羲和项目组开展技术交流。
”
“你觉得东夏会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告诉你们?”部长盯着MIT的负责人,问得毫不留情。
“不知道,”MIT负责人摊手,“但多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总是没错的,部长先生,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交流才有进步。
”
部长表情阴沉:“据我所知,SPARC前段时间召开了学术交流会,东夏的全超导托卡马克项目组也参加了会议,你们交流出什么结果了吗?”
“是的,部长先生,我们和东夏的全超导托卡马克项目组进行了愉快的交流,秘密的消息不知道,但我知道了一点,”MIT负责人笑道,“东夏在羲和仿星器项目组上非常舍得砸钱。
”
部长:“……”
MIT负责人继续说:“据托卡马克项目组的工程师私下透露,羲和仿星器从立项到运行这三年,在仿星器本体上的投入就超过了五百亿人民币,再加上多次实验,远远不止这个数。
”
“……”要钱要钱又是要钱!问题是东夏砸钱下去能看到成果,而我们砸了这么多钱下去看到了什么?屁都没有,还想要我砸钱?!
部长深吸一口气,尽量保持冷静:“投入的事情另说,我现在很想知道,我们需要多久才能赶上东夏!总统下达了最后通牒,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都要尽快超过东夏!”
NIF、MIT、PPPL的负责人的表情很难看,这完全是在为难他们。
NIF的负责人捏了捏眉心,暂时撇去杂念,沉声道:“如果想要尽快赶上东夏,那么我们势必要知道他们是怎么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又是怎么解决第一壁损伤,用的什么材料……这几个问题不知道,我们的研究依旧会卡在现有的地方。
”
“这个我倒是知道。
”MIT的负责人终于说了点有用的事情。
见所有人都看过来,他继续说:“托卡马克项目组的工程师告诉我,羲和仿星器内部搭载了一套新的等离子体湍流观测与预测的数学模型。
目前只在羲和仿星器项目组使用,但这个工程师说后期也会在托卡马克装置上搭建一个类似的模型。
据说这个模型能实时捕捉湍流的数据,提升效率,但具体能提升多少并不清楚。
”
PPPL的负责人忍不住插话:“你是说……他们有了一个可以观测湍流的数学模型?这怎么可能呢?”
MIT负责人摊手:“怎么不可能?困扰数学界和物理学界的NS方程不是最近被东夏人攻克了吗?NS方程对湍流意义重大,他们先一步做出一个数学模型也不是不可能。
”
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能源部部长眯起眼睛,盯着MIT的负责人,问:“他们可以研究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行?这无疑是他们能突破75分钟的关键。
”
“……”
部长先生,你知道你的话有多么无语吗?我们是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和核物理的,不是研究数学的啊。
几个负责人没有人说话,意思很明显了。
后面能源部的部长也意识到自己着急了,找补了一句:“ns的成果是公开的,他们可以研究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行?总之,我给你们时间,他们要有的我们也要有!”
“……是。
”几个负责人应声。
原计划接下来这几个项目组的负责人要说一下接下来的安排,不过这个话题被人打断了。
办公室里的角落坐着的,一直没有动静的中情局的人,开口了:“不好意思,打扰一下,你们刚才说到了NS方程?”
几位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停下话头,看着角落里那个穿着正装,表情肃穆,一点也不像科研人员的b男人。
MIT负责人点头:“嗯。
”
这位男人看他们疑惑,主动开口介绍:“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中情局。
”
中情局?
除了部长,其他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中情局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我不打扰你们的正常交流,我只想知道NS方程的攻克对你们的研究有多大的意义。
”
PPPL负责人斟酌道:“这就要提到湍流了,等离子体在强磁场里并不会按照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规矩地旋转,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湍动,从而导致不稳定。
而这也是我们的磁约束时间久久提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我们注入的电磁场再强,如果没有办法预测和控制湍流,能量会严重逸散,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
“而NS方程是流体力学的基石,它描述了粘性流体的运动规律。
它的通解能帮助我们预测湍流会在哪个位置出现,对我们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果他提到的那个数学模型真的存在,那说明东夏已经完全掌握了关键技术。
”
中情局这个男人直接跳过所有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直白问:“所以,你们的意思是,NS方程很重要?”
他们点头。
这个男人拿起笔迅速在带过来的笔记上划拉两笔,至于写了什么却没有告诉大家:“好的我知道了,你们请继续,我有事先走一步。
”
他们眼看着这个男人直接走了,能源部部长轻咳一声,让大家重新把注意力放在会议上:“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但国会每年都给你们拨了大额经费,从总额来看,也不比东夏花的少。
如果你们再提及经费的事情,我想我需要启动调查程序,调查一下你们拿到经费后,究竟做了什么。
”
几个负责人一脸尴尬:“部长先生,我保证,我们的经费都用在该花的地方。
但是你知道的,在成功的路上,失败在所难免……”
“我不管你们把经费花在什么地方,拨给你们那就是让你们研究的,我只想看到结果!总之,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我要知道东夏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而我们又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追赶上他们!”
“总统先生也对这个答案非常有兴趣,我相信你们不会愿意拿失败的结果去见总统。
”
“……是,我知道了。
”几个负责人头放得很低。
紧接着,能源部部长面无表情,继续问了他们每一个项目的遇到的难题,和整个研究的困境。
这场会议一直持续了三个小时,会议结束后,所有人都精疲力尽。
能源部部长要拿出一个说法给总统看,而其他几个负责人则要开始想办法,看看怎么样才能弄到一些东夏羲和仿星器的情报。
这一场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竞赛上,东夏占了上风。
提前离开的那个中情局的男人并没有离开华盛顿,而是转身去了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去见了总统先生。
这个男人抵达总统先生的办公室时,中情局的局长先生也在里面等他。
他很快交代了,他从几位负责人和专家那里得到的情报。
“……所以,你的意思是,东夏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他们蓄谋已久?”总统看探员的表情很不善。
探员低头不敢说话。
这时,中情局的局长开口:“抱歉,总统先生,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没有调查清楚东夏的想法,任由东夏完成了这个实验。
但我相信,我们不是没有弥补的机会,我们的NIF和PPPL以及MIT,都是非常老牌的项目组,掌握的资料远比东夏想象中要强。
”
“你说得对,”总统先生非常糟心,说得对不对的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希望下半年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
一时的落后可以原谅,但至少,至少不要在他任期内出现漂亮国被东夏彻底甩开的局面。
这不仅是科学上的耻辱,更是政治上的灾难!任何一个总统都承受不了这种灾难!
办公室安静下来,不过很快,这个探员又继续说:“总裁先生,局长先生,我认为,有一个人我们必须得重视。
”
总统看了他一眼:“谁?”
“声称攻克NS方程的东夏年轻学者,简昀。
”
这个探员打开他的笔记,尽量忽略总统和局长奇怪的表情,把他的话说完:“科研人员称NS的成果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这个年轻学者并不是第一次显名,他前两年分别解决了xxx和xxx问题,是东夏小有名气的青年学者,也上过我们的日常观测名单。
”
“不过,总统先生,我必须说明一点,简昀之前的成果虽然有难度,但和NS方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我合理怀疑要么他确实天赋异禀,难得一见;否则,很有可能是东夏人造出来的‘天才’,这个成果也可能并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个团队的成果。
”
局长皱眉:“我认为,没有人会把NS方程的成果拱手让人,这个成果足以预定下一届的菲尔兹奖。
”
探员道:“局长先生,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但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
探员的话落下,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总统皱了皱眉,手指在办公桌上面敲击几下:“……不管他是真的天才,还是如你所说是东夏打造的天才,都要给我盯紧他,必要时刻采取特殊手段。
”
探员立刻应声:“明白,总统先生。
”
这位探员心里在“简昀”的名字上,打上了重要的标记。
原本日常的观测名单里,简昀的评价还是“如有机会,可尝试接触”,现在他决定回去后,立刻更新成“重点盯防对象”。
而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被中情局“重点盯防”的对象简昀,却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中情局的“死亡名单”,他正在忙着他们的三周年演唱会。
OZ7三周年演唱会的时间和地点已经定了下来。
8月21日,B市鸟巢。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不长了。
而且,他们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准备好。
比如说,新歌。
林彭都忘记自己是第几次过来催他们了,看着眼前7个毛茸茸的脑袋,他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歌呢?新歌呢?我让你们写的新歌呢?你们还没有写好吗?”
“……”训练室里7个人都沉默了,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都低着头乖乖挨训。
三周年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