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3)
简昀对围绕在他身边的风浪一无所知,三周年演唱会结束后,他们几人足足歇了将近一周,才缓过来。
但他们也不能就此停下脚步,周年演唱会结束了,不管是团体还是个人接下来的行程都很密集。
首先是《橘子味的夏天》和《KeepFlying》这两首歌的mv要开始拍摄了,这两个mv将放在三周年演唱会dvd的典藏版本中,作为彩蛋。
接着就是典藏版本的签售会,以及四专的创作。
虽然他们三专才刚发行不到几个月,但作为创作型男团,专辑的歌曲大部分都是由他们自己创作,总是要提前规划好工作量,做好准备的。
不可能等到要发行了,急急忙忙拿出几首半成品作品吧?这既是对他们自己,也是对粉丝的不尊重。
除了团体的活动之外,他们个人的solo回归也要提上议程。
前两年他们都是整体活动,再加上彼此的关系确实很好,所以他们的粉丝群体中,团粉占了大多数。
可以说是目前出的这几个偶像团体中,团粉最多的一个团。
这样有好有坏。
好处是团魂很强,不同粉丝之间虽然有纷争,但是大体上关系也都不错。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深度绑定团体后必然会限制个人的发展,团粉和cp粉大行其事,这也会分薄成员个人的热度。
也就是唯粉经常说的“吸血”。
考虑到这点,林彭和他们商量过后,接下来这一年,他们7人将按照顺序开展个人回归舞台。
这样一来,需要他们创作的词曲就多了,必须要提前做好计划。
除了演唱会舞台,他们还有个人资源。
这一周,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忽然接到了很多来自官方的资源,有团体的,也有个人的资源。
团体有一个访谈节目,虽然不是前面几个序号的频道,但是能上央视的访谈对他们团来说,意义重大。
而相对来说,个人的资源就多了。
林淮阳和漆临受邀参加央视新推出的一档音乐综艺节目,两人将以常驻嘉宾的身份参与录制。
沈楚月和许嘉彦则受邀参加一档真人秀节目,这个节目的主要嘉宾是央视的几个主持人,他们将和这些主持人一同去旅行。
章文钰则接到了新的军旅题材的剧本,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进组拍摄了。
归鸿则被安排进入国家歌舞剧院舞团进行舞蹈学习,同时他的学习和排练过程会被节目组拍摄下来,最后再剪成一个纪录片性质的综艺。
不仅会记录他学习的整个过程,也是借他的身份向大众推广舞团。
当然,如果要说这七人中谁和官方的联系最紧密,毫无疑问,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简昀。
简昀当年参加IMO竞赛时,就和官方有过接触,接受过官方的采访;这几年中还因为解决了不少的数学难题,上过多次B市日报;再就是上一次攻克了NS方程后,他还出现在新闻联播上,主持人用了一个专题的时间介绍NS方程的难度呢。
这么看来,简昀和官方是早有渊源。
他的身份和贡献,让他接到这些官方资源似乎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先是接到共青团的邀请,将作为青年代表,为青年大学习录制一期特殊的节目,和全国大学生见面,向他们科普数学的意义。
接着是央视一号频道的访谈,主题就是他既是青年学者,又是偶像的双重人生。
还有不少围绕“NS方程”的各种科普和宣传片。
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个证书——万人计划证书。
这还是当时简昀攻克NS方程,在普林斯顿昨晚演讲后回到q大,院长和他说起的一件事。
不过后来他在了解了这个难度后,其实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天才。
院长和他老师确实可以推荐他参加,但他没有资历这点就是最大的硬伤。
即使后面根据老师的要求填了万人计划的表格,把申请表递了上去,他也没有想到会有结果。
再加上,这种官方评选的事情,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会快到哪里去。
按理说,万人计划拔尖青年的评选作为人才发展规划里的重大人才工程之一,即使他很特殊,是个例外,但也要按流程走,走下来最起码也得三到五个月。
不过,让简昀没想到的是,两个月不到,遴选通过的文件就下来了,万人计划证书也到他手里了。
这件事情先是被媒体报道,再在网络上发酵。
《东夏青年报》报道中,标题言简意赅,直接点明重点:《青春有我!NS方程攻克者简昀,获“万人计划”拔尖青年荣誉》
接着《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官媒都报道了此事,《人民日报》更是给了头版头条。
《人民日报》:《以青春之志,书盛世华章》
虽然没有明写简昀的名字,但是用的照片正是简昀在普林斯顿大学报告厅做报告的那张。
不管是哪一家官媒,都对简昀获得的成就大书特书。
报道里先对NS方程做了一个简短的科普,接着写这个成就的难度,强调简昀的成就多么惊人。
不仅报道了他取得的突破,其中很多用词都在强调他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创新与担当”,《人民日报》更是一点都不避讳,直接将他称之为“青年榜样”。
这些字眼体现了官媒的态度,更是体现了官方对简昀的态度。
这样的报道一出,网络上立刻炸开了锅,就连简昀的粉丝之前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此刻有点懵懵地看着空降热一的热搜。
#简昀入选“万人计划”拔尖青年#
#人民日报称简昀为“新时代青年榜样”#
#多家官媒报道简昀#
【卧槽卧槽卧槽,不懂万人计划的可以去搜一下,保证你搜完后也和我一个反应,只剩下一句卧槽】
【!!!粉丝前来报道,等会,我有点不敢认了,这是我崽吗?啊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1岁的万人计划,这是什么概念啊!!!】
【谢谢提醒,刚刚去搜了回来,这是万人计划里的拔尖人才评选吧?要求上面不是写了一般要取得博士学位吗?换句话说,这个评选的最低门槛是博士,那简昀是怎么获得的啊?!】
【说实话简昀拿到这个证书也不过分,你们可以看一下报道的内容,介绍了ns方程,我之前倒是知道简昀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的意义,看完后才知道简昀的天赋有多牛。
这个万人计划说到底是为了人才,学位不能成为天才的的束缚,简昀这么年轻就这么有天赋,特殊人才就值得特殊对待!】
【楼上有句话没说完,东夏有很多博士,但是有几个博士能入选万人计划?而简昀只有一个,说句难听的,除非这两年有大神把黎曼猜想,或者杨米尔斯方程攻克,NS方程这个成就能保简昀直接拿下菲尔兹奖好吗?从这个角度上看,简昀入选万人计划反而是万人计划的荣誉,而不是简昀的荣誉,也就是你们对数学领域了解很少,才觉得万人计划很厉害。
】
【会说多说!!!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粉丝,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夸我崽!(记笔记)不过我说怎么崽崽最近多了这么多和官方合作的行程,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学神的强度吗……恐怖如斯!】
这两个数学界路人的评论直接被简昀的粉丝截图下来,他们看得心里美滋滋,遇到那种跳脚质疑的评论,也不吵不闹了,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两张图甩出去,重点突出“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和“入选万人计划是万人计划的荣誉”,直把那些人给噎住了。
他们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哼,有一张嘴这话谁不会说啊,你们当粉丝的还没有别人了解自家偶像,简直丢人。
”
粉丝们也不气了,心情都明媚了。
【害,这可不是我们说的,这是真·业内说的哦~】
【你们要是想吹你担的成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