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3/3)
灭了。
演唱会场馆一片黑暗。
不断传来粉丝的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到响彻整个场馆。
她们的青春结束了。
所有人都麻木地在工作人员的疏导下离开舞台,又麻木地回到了家,仿佛失去了和世界的联系,再也开心不起来。
不只是去过现场的粉丝有这样的反应,没有去现场的,只是看了直播的粉丝也是一样。
特别特别难过。
十年了,她们看着OZ7在大家都不看好的内娱,一步一步成长为顶流,最后焊死在这个位置,无人可以撼动他们的地位。
他们是娱乐圈独一档的存在,分开时各自是各自领域的王者,聚在一起则与世无双!
哪怕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OZ7毫无意外,是巨星。
他们有破圈的作品,每年的回归专辑质量特别高,有些作品可能当时没有人注意,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会因为这个这样的原因火起来。
他们拥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不管是团体还是个人,在圈子里的代言和报价都属于很高的人群,接的代言多以高端大气的奢牌为主。
他们还有非常高的路人缘,得益于《伟业》的热映,很多中老年都认识了他们几人。
再加上经常和官方合作,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瓜,没有一个塌房的,堪称敬业典范。
一提到他们,就是路人也得说两句“他们还不错”。
他们的个人形象鲜明,有长线计划,在各自的领域知名度也很高。
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经久不衰。
完全不是爆红一时,盛极转衰的流量泡沫,而是真正的恒星。
能在新星辈出,大浪淘沙的娱乐圈里,一步一步靠作品站稳,多年不塌,反而越来越稳的OZ7,完全是奇迹本身。
在很多人眼中,这颗恒星会一直闪耀,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所以,他们不续约,会解散的消息一出,全网震惊。
粉丝们哭天抢地,从知道这个消息起就开始哭泣,甚至还有粉丝跑到乔盛公司楼下举横幅,想让OZ7收回解散的决定。
但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没有发声,直到十周年演唱会的时间公布,她们才意识到这是来真的。
然后就是抢票。
十周年演唱会也是解散演唱会,没有哪一个粉丝会愿意错过这场演唱会。
票刚刚放出来,九万张票不到一分钟悉数抢空,直接售罄。
黄牛都抢不过粉丝,就算有抢到票的黄牛,也卖出天价。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没抢到票的富婆粉丝不遗余力买票,最后还搞出了一场拍卖。
足以见得OZ7十周年演唱会的票数有多难得。
演唱会前几天,全网都是OZ7的消息。
他们为什么要解散?出了什么事情?……各种猜测甚嚣尘上,也没有人出来回应。
B市更是为了OZ7的演唱会能完美召开,出动了很多警力,在多部门协同配合下,给粉丝好的体验。
不过事实证明,他们还是低估了OZ7的影响力,在这么多部门出动的情况下,B市的交通还是瘫痪了。
这无疑是一场浩大的演唱会。
场馆内有九万多的粉丝,场馆外的观众不知凡几。
有人不顾禁飞区域,用无人机飞到鸟巢外看了一眼,直接被乌压压的人头吓到了。
粗粗看起来,外面的没有买票进不了场的观众和场内的观众人数差不了多少。
吓得B市赶紧抽调警力和医护人员,领导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证粉丝们的安全,绝不能出踩踏事故。
但好在,这些粉丝们只是为了离偶像们近一点,再近一点。
都很听从警卫和大粉的指挥,乖乖等在外面,一点也不闹事。
这一天,OZ7再一次用实力证明了一个事实:
他们,是无法复制的神话!
可这样的神话没有任何理由就解散了。
事实上,整个演唱会特别燃。
延续他们的习惯,有各种嘉宾,也有写给粉丝们的歌,整个演唱会下来,一点也看不出“解散”的迹象。
粉丝们偶尔还以为这是一种宣传手段。
直到看到最后一个视频,听见最后一首歌。
偶像们在他们面前一个个离场给粉丝们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她们后知后觉,原来,他们真的准备好了离开。
比起解散,她们宁愿是偶像们卖票的宣传手段呢!
OZ7的解散原因成了娱乐圈的不解之谜。
很多时候粉丝们都意识不到他们解散了。
因为他们只是改了ID的前缀,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合体,和以前一样有各自的行程,只是有人减少了公开的活动,但合体的行程大部分都没有缺席。
这给了粉丝们一种“OZ7没有解散”的错觉。
直到解散后的第一年,大家没有在照常发送“回归专辑”预告的时间点看到官博发送预告。
她们再度点开@OriginZeroSeven官博,却发现官博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发微博了。
上一条微博还停留在去年的十周年演唱会时。
到这一刻,她们才意识到OZ7真的解散了。
想念是一场大雨,她们一想便浑身潮湿。
解散的第二年,她们不再期待回归演唱会,团粉逐渐沉寂。
解散的第三年,她们竟然已经开始习惯自担的介绍前少了“我们是OriginZeroSeven,我是OriginZeroSeven里的xxx”。
意识到这点后,她们震惊了几秒,随后慢慢接受了。
解散的第四年,简昀攻克黎曼猜想,获得与菲奖齐名的沃尔夫数学奖的消息让她们重新想起她们放在心里的名字,OZ7。
也方才意识到,原来她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简昀的消息了。
自解散后,简昀慢慢减少了公开活动,本来单人活动就少的他到后期基本上不参加单人活动。
没解散的时候还会以团体的名义参加活动,等解散后,团体活动也逐渐减少,于是他渐渐消失在粉丝和大家眼前。
除了粉丝之外,好像很少有人关注这件事。
简昀的粉丝们心知肚明,她们的偶像,她们的云宝,有了退圈的想法。
但简昀没有说,粉丝们便不提,安安静静守着粉圈,守着简昀。
等最后简昀几乎一整年都没有参加圈里的活动,粉丝们就知道,她们猜对了。
到解散后第四年,这些人才反应过来也实在是太迟钝了。
不过在粉丝眼里,简昀的退圈只是退出娱乐圈,并没有退网。
简昀的很多消息她们能从Q大的学生的微博里知道,而且简昀的粉丝群体中q大的学生并不少,这些粉丝偶尔也能从同担口中听到简昀的近况。
于是,她们知道了简昀已经毕业,不再是学校的学生,但成了学校聘请的教授。
她们还知道简昀过上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就是教室和宿舍。
知道简昀和在q大的同担打招呼,会通过同担告诉她们,让她们不要担心。
她们偶尔还能看见同担分享的简昀和爸爸妈妈以及老师一起吃饭的图片,照片里的他依旧那么帅,可能比起舞台上少了滤镜和光环,但又多了几分真实和自然。
这种自然让她们很喜欢,喜欢到付出一切都想保护他这种笑容。
她们还从同担那里得知简昀最近和一个数学难题卯上了,又开始闭关不出门。
粉丝们很着急,可是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共同折了祝福的星星和千纸鹤,拜托同担送给简昀的爸妈。
有了这一次的交流后,粉丝们和简昀默契地保持这样的交往。
简昀会语重心长地劝学,让她们不要关注一个“已退圈”的过气爱豆,要好好爱自己。
粉丝们知道简昀很重视学习,也不想给偶像丢脸,整个粉丝群十几年后忽然爆发一股“学习狂潮”,也是迟来的狂潮。
但简昀却很肯定,表示: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于是粉丝们学得更起劲了。
不知为何,明明OZ7解散了,简昀也退圈了,但粉丝们却有一种,到今天才更了解简昀,和偶像又靠近了一点的错觉。
等其他人意识到简昀已经退圈后,再回头去看他的粉圈,陡然发现,即使没有简昀,这些粉丝群体也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这种节奏是其他粉丝群体学不来的。
让一些想要刮分简昀粉丝的明星铩羽而归。
解散的第五年,已经很少有人再次提起OZ7。
林淮阳拿下金曲奖最佳歌手、归鸿也成为了国家舞团的首席、漆临也是金曲奖的最佳歌手,同时兼最佳词作、沈楚月转型成了乐团的编曲,成了知名编曲家、章文钰拿下多座影帝奖杯、许嘉彦也获得主持界最高奖项金声奖,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主持人……
而简昀又在大家诧异的目光里兼修物理,竟然戏剧性地获得了“狄拉克奖”。
再提起他们已经是“xx前辈”和“xx老师”,鲜有人知,他们这些前辈也曾有那一段青春岁月。
解散的第六年……
解散的第七年……
……
解散的第十年,十年的时间足够娱乐圈的人更新换代一轮。
如果说之前是自嘲,那现在是很多人都忘记了OZ7。
直到有一天,很意外的,影帝章文钰答应参加一个旧友综艺,让人窥见了章文钰的生活。
他一共打了六个电话,却叫来一群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名人。
歌王林淮阳和漆临、国家舞团首席归鸿、编曲王子沈楚月、著名主持人许嘉彦……以及,数学家简昀。
这时候,新粉丝们才知道,原来他们哥人脉这么广啊。
这时候,老粉丝们有些恍然,已经过去十年了哇。
OZ7再次合体!!!
这一期节目直接掀起了网上的回忆狂潮,很多已经是爸爸妈妈辈的中年人比那些追星的年轻人还要疯狂,说什么都不能错过这一集。
他们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屏幕上的几人看,生怕错过一个镜头。
等他们看到几人再跳起熟悉的歌,回忆一点点侵蚀他们的大脑,带他们回到二十年前。
彼时,他们还小,屏幕里的星光也还年少。
如今,二十年过去,他们当年追逐的星光已经成了闪耀的恒星,而他们也老了。
在爸妈的口中,年轻的孩子们听到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
那是爸妈的青春。
再后来,OZ7又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年轻一辈粉丝的口中。
年长的粉丝听着新粉遗憾的语气偷偷笑,笑他们生错了时代,竟然无缘见到当年OZ7的风采。
只有见过他们的舞台,方知现在的什么顶流都是垃圾。
再再后来,新粉有的成了旧粉,也有的因为没有合体物料,直接脱粉了。
最后,又回到之前提起OZ7的人越来越少。
简昀以数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名噪一时,但此刻提起简昀,再也不是“OriginZeroSeven的简昀”,而是了不起的教授。
他的来时路淹没在回忆里。
忽然有一天,一个喜欢了简昀很多年很多年的粉丝,惯例给简昀长草的微博发送了一条私信。
大致内容是:
年近半百,这位粉丝才明白了很多道理。
当时年轻不爱学习,喜欢上简昀后花了很多的金钱,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学霸。
年少的她并不希望粉丝成为偶像的弱点,所以她不停学习。
本来她的成绩算不上好,最多只能考一个专科。
但在偶像力量的刺激下,她苦学一年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本,虽然没有考上偶像的母校,但这个成绩对她来说已经很好。
再之后她逐渐意识到学习不应该为偶像为他人而学,应该为自己。
意识到这点后,她才开始有意识地自主学习。
后面因为生活的忙碌,有很长时间没有关注粉圈,但每次演唱会都会去看,并且一直记得从偶像身上汲取的力量。
她也没有放弃学习,到后面进入了很好的公司,遇见了志同道合的对象,组成了新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时间一点一点往前走着,现在她也开始教导孩子,便愈发了解到偶像多次强调的学习的重要性。
之所以发这条私信,是因为她发现她家孩子也追星了。
本来她很生气,但问清楚孩子追的星是谁后,她释然了。
因为这位粉丝的孩子追的星正是简昀。
她提到:“我没有想到我家孩子会和我一样喜欢上你,哪怕你现在已经不在娱乐圈,但你还是隔着时间影响了很多人。
我后面没有制止我就孩子追星,还告诉了孩子很多云宝你的消息。
哦,我忘了,现在应该不能叫云宝了吧,但我已经习惯了。
”
她还说:“发这条微博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表达我的感谢。
”
她最后说:“在你身上,我见到了正能量偶像给予人的力量,勇于尝试和不会就学,是你教给我的道理,如今我把这个道理教给我的孩子。
”
“谢谢你对我的影响,也祝福云宝你能幸福平安,此生顺遂。
”
原以为这条微博得不到回复,却没有想到,第二天这个粉丝一看,简昀竟然回复了。
【简昀:
很感谢你告诉我这一切。
我常常觉得自己足够幸运,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了几个异于常人的常事。
只是认真地唱过几首歌,作为偶像组合出道过十年,尽力做好每一个舞台和活在当下。
但看到你的消息,我意识到,也许认真这件事本身就会影响人。
可是你能被我影响,并不是我的作用,而是内心深处,你自己的意识。
与其说我影响了你,教会了你,不如说是你改变了你自己。
看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也谢谢你的喜欢。
同时,祝你和你的小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路。
】
而后这条回复被这位粉丝po在了微博上。
她有点怅惘,但又很高兴。
怅惘是因为,这个回复像是她在和自己的青春告别。
虽然她已经不年轻了,但在自己的回忆里,她和她喜欢的人还是年轻时候的模样。
高兴是因为,原来,不只是她们没有忘记那十年,她喜欢的人也同样没有忘记。
她最后配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我的青春结束了,但青春里我喜欢的人从没有辜负我的喜欢,他的影响也从未消散。
】
这条微博很快被转发到其他平台,不知道内情的人只会感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甚至还有年轻人搜过简昀的信息后,感叹“xxx老了也是xxx”,不乏可惜之情。
只有粉丝们知道这位粉丝的情绪都是真实的。
甚至在那一刻,她们有共同的怅惘。
原来,属于她们记忆里,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简昀已经走远了。
但教授简昀、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简昀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他或许不再活跃在他们熟悉的圈子,但在另一个圈子,依然有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被更多人追随。
不是偶像简昀。
而是一束光。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