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抉择(2/3)
很好,又与萧琨探索出了新玩法,不再仅限于搂搂抱抱亲个嘴,乃至他对上门的客人也亲切了不少。
萧琨打量赵构,见其有惴惴之意。
最开始时,萧琨对这名项弦的小弟算不上喜欢,当然也不至于吃醋,毕竟仰慕项弦的多了去了,若要认真吃醋,实在吃不过来。
后来又见赵构仅止于纯仰慕,没有别的想法,之后看在项弦面上,待他便客气少许。
现如今,赵构帮忙找到了孩子们,萧琨在这一点上很承他的情。
“怎么?”萧琨主动说,“有什么是驱魔司能为你做的,赵构?”
这边张邦昌正想以老办法先寒暄,再切入正题,赵构却已开门见山,说道:“哥哥,我得去应天了。
”
“为什么?”项弦停了与张邦昌交谈,问道,“康王要外放了?什么时候走?”
“就这月。
”赵构犹豫道,“朝中诸事繁杂,我不想走,但大哥令我必须尽快上任。
”
“此事说来话长。
”张邦昌叹了口气,说,“萧大人出身辽廷,想必对张觉此人有所耳闻。
”
“不仅耳闻,还见过面。
”萧琨说。
“降金的辽将?”项弦说。
萧琨点头道:“正是。
我任太子少师那年,张觉被先帝调往平州,当了临海节度使。
但我记得两年前,他已死了是不是?”
“正是如此。
”张邦昌说,“辽将张觉降金,在海上之盟中协助金国,夺取故国燕云十六州,其后再度降宋,萧大人可知情?”
“知道,”萧琨说,“被完颜宗翰转头杀了。
”
“嗯,”张邦昌说,“这是两年前的事了。
今岁八月,金国朝廷有议,以我大宋策反张觉之由,奏请大军南下,全面攻宋。
”
项弦眉头深锁,与萧琨交换眼神。
赵构又道:“记得一年前,你从北方带回来,那个有关‘天命’的预言不?”
萧琨与项弦同时心中“咯噔”一声,天魔伏诛后,他们总觉得问题已完全解决,竟是将这事给忘了!
“金军到哪儿了?”项弦问。
张邦昌避而不答,捋须道:“朝中各种言论甚嚣尘上,有旧事重提的,有极力主战的,金军倒是按部就班,可见犯我大宋之心意早决。
自从八月他们决定出兵,完颜宗翰、宗望便沿山西与燕京两路南下,进入燕云十六州,与我国守军短兵相接,但想必一时半会儿,也不定打进来,朝廷正在增兵以支援。
”
燕云十六州在两年前,以海上之盟的约定,部分被归还大宋,一年前金兵才完全撤离,交到宋廷手中。
朝廷派兵驻守,重整民生,很是费了一番工夫,如今北地守备空虚,金军再度攻入,只怕迟早会沦陷。
“所以,我们能为两位做些什么呢?”萧琨倒是很平静,毕竟他已遭受过一次亡国之难。
张邦昌与赵构俱沉默不语,项弦则回忆倏忽的预言。
末了,张邦昌终于道:“面对此战,朝中各位大人说法不一,而老夫只有一个问题,也即是今日之来意。
项大人,无论传言如何,终究不如自己亲耳所听为真实,两位是得天命之谕者,还请坦白告知。
“……这一战,当真会亡国么?”
萧琨与项弦都没有回答。
沉默良久后,萧琨叹了口气。
项弦却道:“放心,只要我在,就不会发生。
”
萧琨望向项弦,眉头紧锁,项弦只当看不见。
赵构说:“你得进宫一趟,重新与我大哥谈谈。
一年前谁也不相信你的话,我大哥只隐约有预感,如今半个朝廷都在讨论此事,只有你能安抚人心。
”
“嗯,”项弦说,“明天是得进宫一趟。
”
张邦昌欲言又止,赵构又道:“他们正在宫中等着,不如今日就去?”
张邦昌却示意赵构无需再说。
“既如此,明日早朝便有待萧大人、项大人了。
”张邦昌起身告辞。
两人离开后,项弦来到院中,坐在廊下,萧琨则在内厅喝茶。
“你不会让这一切发生?”萧琨道,“完颜宗翰若打到开封,你要以烈焰真魂火烧大军?还是祭起智慧剑,召唤不动明王,在城外朝凡人大开杀戒?”
项弦知道客人走后,少不得要被萧琨教训,只得假装没听见。
“我问你话。
”萧琨感觉到项弦的念头非常危险,驱魔司自从成立以来,就恪守着不干涉人间争斗的原则,否则诸多驱魔师大开杀戒,屠杀凡人,又要如何收场?
“修行者若不能严格约束自己……”萧琨说。
“好啦,我知道啦……”项弦说,“别说了!”
萧琨却不容他混过去,认真道:“你想象一下,两国交战,双方培养的驱魔师们纷纷上阵,以法术搅得天翻地覆,制造天灾,将死亡放大千倍万倍,人间将会是什么模样?”
“敌人这不是没来么?”项弦叫苦道。
萧琨:“若非历代大驱魔师严守戒条,迟早有一天,中原王朝的大战,将变得无法收拾。
”
事实上在赵匡胤再次一统中原以前的唐末时期,已隐隐有了各国培养能人异士,以法术对轰的征兆,只是最终各地驱魔师们终于放下分歧,让一切回到正道上。
项弦坐在廊下,不发一语,似在生气。
萧琨教训完他后,忽又觉把话说重了,生怕他恼自己。
直到约莫一刻钟后,项弦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回头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