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设计武器装备(三)(2/3)
对比约为1:5。
但布尔人发现,英军穿红色军服,在南非的森林和热带草原的绿色中格外醒目,极易暴露。
布尔人从中受到启发,立即将自己的服装和枪炮改为草绿色,便于在密草丛林中隐藏。
布尔人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英军,突然发动袭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而英军想打却难以发现目标。
这场战争虽然最终是英军取得了胜利,但英军伤亡达9万多人,远远超过了布尔人军队的伤亡人数。
这场战争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在现代战场上人员伪装的重要性,纷纷装鲜艳的军服颜色改为绿色或黄色,以达到隐蔽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光学侦察器材的出现,使穿着单一颜色军服的士兵很难适应多种颜色的背景环境。
1929年,意大利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迷彩服,它有棕,黄,绿和黄褐4种颜色;1943年,德国为部分士兵装备了3色迷彩军服,这种迷彩服遍布形状不规则的3色斑块,一方面这些斑块可歪曲人体的线条轮廓;另一方面,其中部分斑块颜色与背景色近似一体,部分斑块又与背景色差别明显,从视觉效果上分割了人体外形,从而达到伪装变形的效果。
德军的迷彩服在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各国军队纷纷仿效,并对迷彩的颜色和斑块的形状进行研究改进。
1960年代以后新研制的迷彩服采用合成化学纤维制成,不仅在防可见光侦察方面比原先的棉布材料优越,而且由于在色彩染料中掺进了特殊的化学物质,使迷彩服的红外光反射能力与周围景物的反射能力大体相似,因而具有了一定的防红外光侦察的伪装效果。
如今,迷彩已不仅仅是在士兵的军服和帽盔上使用,各种军用车辆、大炮、甚至飞机等军用器材装备上也普遍使用了迷彩。
而前世的华夏1987年以后才开始全面推广迷彩作训服,是仿美国四色林地迷彩陆军自行设计的,当时的迷彩面料工艺要比后来的差很多,1996年后工艺才有了较大的改进,各项色牢度均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前世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迷彩都有华夏制造的。
杨小乐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迷彩作训服的在各种作战环境下,需要的颜色配比、材料选择以及外形样式。
然后,就剩下最后一样了,为了应对越南穷山恶水的蛇蚁虫蚊,以及无处不在的陷阱,对参战的士兵们造成无谓的伤亡,并减少因此而暴露的几率,杨小乐还得设计军靴。
毕竟前世这个时候的华夏军队的军鞋,还是以橡胶为底、纯棉材料制作鞋面和鞋里的解放鞋,所以特别容易磨损。
战士们经常是“一年穿破五六双解放鞋”。
加之,解放鞋透气、透湿性差,容易滋生细菌,常常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有的战士甚至因脚气感染,影响了训练。
此外,这种鞋耐磨性不好,透气、透湿性差,容易滋生细菌,穿上异味大,有“烧脚”的感觉。
一旦遭遇雨季训练和作战,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因解放鞋不透气引起的脚气病一度是部队重点防控的疾病,战斗中还曾经发生过竹签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