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送绝密技术资料(一)(2/3)
秘的就是为了出去做积德行善的好事,杨小乐觉得自己也是醉了。
但是没有办法,这个资料出不得半分差错,一旦暴露出来,绝对是惊天动地大事件,实在想不出好办法的杨小乐,最后只得自己亲自上阵!
那么,他今晚出去,到底是去哪里呢?把这些资料又将交给谁呢?
此时的香港,唯一能与内地有联系的,除了新华社在香港建立的分社以外,并没有其它的途径了。
此时的分社社长是梁威、林,前世1958年4月到香港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直至1977年12月离开香港。
为历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时间最长的一位。
回广州后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长。
杨小乐并不了解这位社长的情况,但是,他没有任何选择,只能选择相信,他相信此时的华夏人,在一代伟人的领导下,出现叛徒和信仰动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前世的年迈的属于贫下中农的爷爷奶奶,经常在杨小乐耳边念叨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每逢过年过节,还要给他老人家上一柱香、烧点纸钱表达心意。
由此,可看一代伟人在那个年代对那一代的人,影响是何其的深远啊,可以说是融进了血液、深入了骨髓,说是一种信仰也丝毫不为过。
此时新华社的香港分社,座落在香港岛湾仔皇后大道东387号,该建筑原为一间接近完工的酒店,于1960年代末被新华通讯社购入改建作为分社的办公场所。
皇后大道分为三段:由上环水坑口街至石塘咀卑路乍街命名为皇后大道西;由中环德辅道中交界至上环水坑口街称为皇后大道中;由德辅道中交界到跑马地黄泥涌道伸延的称为皇后大道东。
当中由德辅道中至湾仔军器厂街一段皇后大道东在1960年代末改建后,改成为金钟道。
杨小乐驾车穿行在皇后大道西,这一带是传统色彩较为浓厚的地方,其特色可用视觉和嗅觉去感受。
街道两旁尽是纸料香烛店、中草药店、中式裁缝店和海味店,草药和线香的气味扑面而来。
纸品店门外挂着的彩纸灯笼,和杂货店外的点心蒸笼迎风摇动,传递一种传统而亲切的招呼。
杨小乐最后把车停在了繁华的皇后大道中的一家商厦的地下停车场,坐电梯直接进入了商场,在商场里卖了一套衣物,鞋子和帽子后,从消防通道快步离去。
很快,人潮拥挤的街头,便出现了一个穿着黑色风衣,带着帽檐很低的鸭舌帽,戴着墨镜和口罩的中年男子,伸手在路边拦了一辆的士,朝着皇后大道东驶去。
皇后大道东从前是湾仔海旁地区,以售卖酸枝、花梨木家具和藤器著名。
但是,下车后的中年男子,似乎并无心思欣赏沿途的美景和这些著名的家具,只是低着头沿着街边行走,遮挡在墨镜下的双眼,不时警惕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和可疑的行人,像似在寻找什么目标。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