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二)(3/3)
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姑且不管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到底如何,一个“老支书”式的联合国秘书长,以此证明了总理享有很高的国际的荣誉,既然悼念的规格高说明人格高,那么破格悼念更显得人格非凡。
前世作为正宗的华夏人的杨小乐来说,这样的总理才是最值得爱戴和拥护的,也才是当之无愧、理所应当享受降半旗资格的。
杨小乐让同样悲痛不已的张青带着张忻,到当地最大的庙宇去为敬爱的总理,默默地上一炷香,而自己却在屋子里为总理默哀,用自己的方式为总理挽灵。
而此时在一江之隔的华夏国bj。
总理的追悼会定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开。
在这之前,轮椅,氧气袋,一切抢救的措施都准备好了,准备一代伟人去参加追悼会。
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一代伟人,身体又多次出现反复,他根本坐不起来,更不用说是站立了。
小梦打电话请示王兴:总理追悼会的事,要不要告诉一代伟人参加?王兴回答说:“zz局未发出通知请一代伟人参加追悼会,你们就不要问一代伟人参加不参加了。
”
就这样,一代伟人没有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
当时,“肆人帮”一伙,对总理有刻骨仇恨,他们对总理的悼念活动,进行了种种干涉。
什么不许戴黑纱,不许开追悼会,不许影响“抓gm,促生产”。
“肆人帮”一伙在一起谈笑风生,打扑克,看电影,听音乐,他们真比过节还高兴。
j还特意穿上了她平时根本不穿的红色毛衣。
这些举动,人们早已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人们敢怒而不敢言。
他们想不通,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对总理的悼念活动一压而压?人们多么希望当时的伟大领、袖,有着最高权、威的一代伟人,说一句话,有一个行动,表示对总理的公正肯定啊!
人们曾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总理在住院期间,一代伟人去医院看望总理,还给总理送了营养品,只不过没有登报,发消息。
但这只是人们希望,这是人们在渴望中编出来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罢了。
人们多么希望总理的追悼会一代伟人会去参加啊,哪怕只露个面。
但人们失望了。
可是,又有谁知道一代伟人当时的处境呢?他当时早已力不从心,参加追悼会,于他来说,是无能为力的了。
追悼会前一天,也就是1976年1月14日的下午,又是小梦给一代伟人读报的时间。
小梦给一代伟人读了追悼会上由贤公同志致的悼词的清样。
小梦读着,忍着眼泪。
一代伟人不再是默默地听着,他泪如泉涌,失声痛哭,他依旧没说一句话,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
他的痛哭,已诉说了他深厚的情感,这里有对患难与共的战友的哀伤,有对几十年来交往的回顾,有对自己暮年多病的悲凉,有对自己已无力回天的沮丧。
总理的谢世,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代人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