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最终谈判前的最后一次密议(一(2/3)
资公司,共同研发d、液晶显示屏和cd播放器,其中的专利权日方只有分享权,没有拥有权,后续发明的专利,双方可以共同拥有。
”杨小乐说道。
“其次,公司的地点必须选在香港,如果放在日本,我们鞭长莫及,如果有什么变故,我们无法及时应对,千万小心一个不防备恐怕就要被日本人给坑了。
”
“最后,公司的股份,我们要占60%,以资金、土地和技术入股。
”杨小乐继续说道。
“以上三点,是我们继续谈判下去的前提,缺一不可。
”
“前面两点,日本人估计咬咬牙也许就答应了。
”梁远不无忧虑地说道。
“最后一点,恐怕日本人不会同意吧?他们一定要求股份至少是对半,甚至他们会要求超出我们的股份。
”
“梁叔,我知道你一直是反对我找日本人合作的。
”杨小乐说道。
“我以前一直没有告诉你具体的原因,今天,时机成熟了,我就直言我心里最初的想法。
”
梁远点点头,奋笔疾书将上述三点要求记录下来,然后,静等杨小乐讲述。
“我知道梁叔的想法是,我们自己有技术,只是缺少人手,那么有钱还怕招不到人吗?”杨小乐道。
“其实,你错了,真正的人才靠钱还真的不好招,因为,钱是一个方面,而重要的是给他一个适合他发展的位置,实现他自己的价值,因为真正的人才都是孤傲的。
”
“这个世上,你以为人才真的少了吗?我告诉你,人才大把都是,缺乏的只是机遇和识明之人,但是,在这个人才真正崭露头角之前,我们并不能发现,只能任由在尘埃里凭借着自己的机遇腾飞,我们才能发现。
”
“这样的人才,往往都于我们有缘无份,毕竟我们目前还是一家茁壮成长的新生公司,对于高端人才缺乏致命的吸引力。
那么作为一家新生的公司,不但缺乏高端人才,也缺乏中间力量,这个中间力量其实就是基础理论研发人员。
”
“这些基础研发人员,在香港并没有多少,基本都跑去国外了,虽然现在有不少已加入了我们公司,但是这还是不够。
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无论工人、技术人员、高端人才,寻遍全世界,其职业素质最高的还是日本人。
”
“所以,我需要和日本公司合作,借此架起一条桥梁,是日本人能看见在日本本土之外,还有一家可以和他们齐驱并驾的公司,值得他们选择。
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可能去日本招收工人,就算去招了,也不会有多大的成果。
”
“那么,我们和sony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之后,我们就可以慢慢地将来香港的技术研发人员同化,使他们认同凤凰公司,并以此引来更多的人才。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人员,吸引普通的工人加入我们凤凰公司,说实话,日本人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我最欣赏的。
”
“这些,都不能通过sony公司,而是需要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