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哥哥。” 1 8 . (2/3)
“没……我能撑。
”
邵纪洲低笑一声,像听见什么有趣的话。
“行啊,挺有骨气的。
”他说,“那就别睡了。
”
她眨眨眼,强撑着不闭眼。
下一秒,榆暮身体一轻。
她被他抱了起来。
“妈,这小姑娘真是太困了,那我就带走了,你放心吧——”
屋里人都在看电视,没太多人注意他们。
邵纪洲抱着榆暮出了门。
小姑娘愣着,一动不动,耳边是他胸腔微闷的声。
“……哥哥,你抱我去哪?”
榆暮磕磕绊绊的说她还要守岁呢。
“让你守。
”邵纪洲温吞地说。
“换个地儿守。
”
哦,原来她只是个由头。
……
被放下时,是邵纪洲怀里。
他坐在后屋的一张太师椅上,屋内热烘烘的,仍把斗篷拢回来盖在榆暮腿上,自己把手臂圈在她身后,让她靠着自己。
“电视太吵,不好睡着。
”
邵纪洲说:“这儿清静点。
”
榆暮不敢动。
不知是不是糖吃得太多,还是心跳太快,她整个人烧似的烫,耳根都红透了。
还是没敢说话。
榆暮以为这一下,自己就睡不着了,能忍到12点过。
然而,窝在邵纪洲怀里的温度很舒适。
榆暮不一会儿就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忘记了。
昏昏欲睡。
……
外头传来模糊的电视倒计时的声音。
“……五——四——叁——二——一!”
“新年好!!!”
……
鞭炮声炸开,玻璃窗在震颤。
榆暮没听见。
她早已睡着了,靠在邵纪洲肩头,呼吸极轻,极轻。
*
2003年冬,邵家有位亲戚长辈七十大寿,宴请亲友。
那次场面挺大的,包在钓鱼台。
榆暮稍稍长开了些,穿了件灰蓝色的小西装裙,头发盘起,一眼看过去规矩得像个听话孩子。
家里那时出了事,邵母仍带着她出席,面上没人多说什么。
榆暮落坐在次席。
一桌陌生人,没人认识她,榆暮也怕被人给认出来,就垂着眼不发一言。
就在她低头喝汤的时候,有道轻闷嗓音在她耳边说:“你坐我旁边吧。
”
她一抬头,是邵纪洲。
少年站在主桌旁,穿西装,眼神懒懒的,朝榆暮招手,“很久没回来了,有什么好吃的,你帮我看看?”
榆暮坐过去了。
那一顿饭,邵纪洲都笑眯眯的,饭后还帮她挡了不少问东问西的别家长辈。
这次邵纪洲回来,从邵母那得知,会待久点。
自那天之后,榆暮心里是有些雀跃的。
邵纪洲,似乎比天天冷着个脸不搭理人的某人好多了。
然而,榆暮从那次寿宴后,甚少见他。
即便见着了,对方也像变了个人。
邵纪洲还是客气温柔的跟她打招呼,但不会再招手叫她过去,常常就是打个招呼就没了下文。
甚至有一回她听说邵纪洲晚上回来吃饭,专门在客厅等他,邵纪洲从外边回来,与她视线相对,只是朝她笑了笑就走了。
判若两人。
榆暮一度以为自己哪里惹他不高兴了,问过程执。
不过问得是邵纪洲这个人性格如何。
榆暮记得,当时替她写作业的程执掀起眼皮看她,嗤笑一声,评价:“别看他整天对谁都笑呵呵的,蔫坏,心里指不定想什么呢。
”
“暮暮,你离他远点儿。
”
榆暮没吭声。
……
春节后,邵家安排了车送人去机场。
榆暮听说邵纪洲要回英国,不想错过,逮住机会在门口挤着笑着说:“哥哥,阿姨让我送送你,我跟你一车吧?”
邵纪洲看了她一眼,没有拒绝,点点头:“上来吧。
”
车里只有他们两人,榆暮故意靠得近点,问他在国外是不是无聊,有没有人管他。
还说:“你都不怎么理我,别人还以为我们不熟呢。
”
邵纪洲转头看榆暮,眼神还是那种熟悉的柔和。
“我上次回来的时候,你还小啊。
”
邵纪洲仍然笑着,“现在长大了,挺好。
”
榆暮一口气哽在喉咙。
他接着说:“要是以后你来英国,我带你去玩。
”
语气亲昵得好得像亲哥哥。
榆暮确信了程执的话。
邵纪洲身上的疏离气很重。
对谁都一样。
*
2005年,又是一年新年,元宵节夜。
邵家老宅灯火通明,门口挂着大红灯笼。
本该是喜庆的日子,结果刚进门,榆暮就和某人大吵一架。
记不得是因为什么,大概是她说他新年都不让她好好过,还让她刷题写卷子,他说她太不在乎自己,再说十五都要过了,反正到了最后,是榆暮生气,把自己锁进别的屋,赌气说不回去了。
那时候天太冷,找的屋子又没有暖气,榆暮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后悔了。
可是已经赌了气,又不好意思再出去。
屋里凉得厉害。
榆暮用力吸了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