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恶魔(2/3)
长给我们找的本地最好的情报员?”老秋气得跺脚,“这摆明了是要甩锅给我们嘛。
”
“老秋你先别激动,”怕吵闹的声音传到普通战士那边影响不好,云杉也过来安慰道,“我们自己不要先乱了阵脚。
”
“我……我不乱,背锅就背锅,多大点事儿?问题是该干的事情谁来干?到时候出了事情撑死了我们转业而已,了不起啊?问题是人谁来抓?真出了大事儿,可怎么得了?”
“闭嘴!”端木汇一声断喝,他知道,老秋说得对,但事已至此,就算被当作炮灰,也不能当得这么难看吧?“我们的天职是什么?服从命令,完成任务。
有空中支援,我们就用空中支援;有枪,我们就用枪;给把匕首,你就用匕首。
明白了吗?”
老秋叹了口气,不甘心地点了点头。
“只希望还有别的兄弟也在跟这案子。
”端木汇心下暗想,“现在,我这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云杉,”他看了一眼她的伤势,狠了狠心,问道,“你还能行动吗?”
“换身衣服就好。
”云杉揉了揉腿,笑道,“等我上好了药,消消肿先。
要不然腿粗了就变丑八怪了。
”
从申请协调到得到回复,花了一个小时,从知道“严重反社会人格障碍”郭远的大名到人来报到,又过去两个小时。
考虑到路程和跨部门协调,这已经是快得惊人了。
这段时间里,专案组一直上满了发条狂转着,情报筛查、现场检视、技术侦查,各部门都在有条不紊地紧张工作。
在任务惨败的巨大压力下,所有人随时都是一路小跑,连上厕所撒尿都硬生生往后憋。
尤其是现场技术组。
那堆突然蔓生出来的巨量生物质在两个小时后快速凋亡,消退了。
植物样的部分一副枯败、凋萎的残余模样,动物样的部分则直接溃烂成泥一样的东西,散发着恶臭。
他们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抢救着收集样品,忙成一团。
除了老秋和云杉,端木汇没有告诉其他人协查情报员郭远的情况,怕是一说,大家就先泄了气。
沙盘已经换成了成都市十三区的整体图,现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已经不在沙盘之内。
端木汇盯着这沙盘,眼前的新战场自己完全陌生。
除了市中心、北郊的十九国联盟峰会会场,自己并不认识哪里是哪里。
他身在异乡,作战中心其他人也跟自己一样。
端木汇顺着道路和水系想要尽快在脑中勾画出这个城市的全貌,似乎光凭这个就能辨识出汪海成一伙的目标,把他们从那里抓出来。
当你不知道城市本来是什么样儿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知道什么地方是异常的。
这也就是需要郭远的原因,但……
就在端木汇心绪烦乱之际,门被咚咚咚敲了三下。
“请进。
”
“情报员到了!”一名战士把人引了进来。
端木汇上下仔细地打量着来人。
为了避免老秋管不住嘴,端木汇事先把他派去现场了,云杉也送去休息,这时的指挥中心就只有自己一个人。
虽然早有准备,见人进来,端木汇还是愣了一下。
这人虽有三十来岁,模样却如同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小圆脸,长发及肩,一双大眼,眉毛细长,清秀得有些男生女相。
与这容貌不相称的是那一脸厌倦的表情,郭远无礼地打量了端木汇一下,又鄙夷地撇了撇嘴。
没有报告、敬礼,连寒暄都没有,这个娃娃脸的家伙冷笑着开口说:“我在路上已经看过简报了,你们脑子有问题吗?现在部里已经是智力障碍收容所了吗?”
端木汇一愣,他哪想过居然会有下属这么跟自己说话,何况还是新调来的。
他没有说话,等着郭远把话说完。
“我第一次听到这么蠢的计划,动用部里的力量去找恐怖分子想要的,而且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东西,亲自送到他手上。
脑残行动我见得多了,你们这个真是突破了天际。
”郭远耸了耸肩,“你们不如去九院拿一颗氢弹快递上门,这样至少还知道那东西是干什么的。
”
端木汇知道,如果这时候降不住他,后面就可以直接缴械了。
他平静地看着郭远,等他喷完,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对方。
这是他的指挥中心。
过了半分钟,端木汇才开口。
“1999年。
”
郭远困惑地皱着眉。
“1999年11月,FBI在亚利桑那州抓获了两个沙特人,基地组织的中层干部。
这两个人在美国招募有飞行经验的穆斯林。
这两个基地组织的中层在全球恐怖分子通缉名单里排名前五十。
为了抓这两个人,FBI暴露了安插在基地组织的五个卧底。
因为害怕两个人出境逃脱,在没有摸清上下线和对方意图的情况下,他们展开突击行动,成功将两个人抓捕。
“当时,这个行动被当作一次大的胜利。
但因为两个案犯‘拒绝合作’,导致线索中断,基地组织招募美国飞行员的行动目的一直不明。
2001年9月11日,十九名有飞行经验的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航班,其中七名是飞行员,剩下的在飞行学校进行过培训。
”
郭远明白对方想说什么了,但没有任何反应。
端木汇继续说道:“如果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总能拿到。
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就连怎么应对都不知道。
这是你来我这里的第一课,我们不解决孤立案件,我们要解决可能发生的阴谋。
”
“所以,你们现在知道了阴谋是什么。
”郭远语带讥讽。
似乎没有听见郭远的话,端木汇走到中控台前,麻利地调出了资料档案,显示在屏幕上。
档案上印着血红的“绝密”二字。
“2030年6月17日,德国格拉苏蒂镇,全镇蒸发。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二十公里半径内,留下一个半球形的洞,没有留下任何物质——注意,是任何物质都没留下,更别提活人。
没有影像记录,完全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整个镇的蒸发过程不会超过一分钟。
没有留下辐射残留,什么都没有。
“2030年11月,海南文昌新能源研究中心,在十五秒内被炸成废墟。
爆炸产生的尘埃云悬浮在文昌上空长达半个月,这导致火箭发射中心也停止运转了半个月。
到现在也不知道爆炸物是什么。
”
端木汇随手点开的两场袭击的现场视频和照片虽然没有声音,但大屏幕上层叠的恐怖场面黑压压地涌过来,仍旧让人喘不过气来。
可是,端木汇平静的声音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事后没有任何组织声称负责。
袭击行动的规律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组织的情况。
欧盟方面和我们交换了数据,交叉对比得到唯一的有效情报,就是这个男人在事发之前都在附近出现过。
”
画面上出现了汪海成那张消瘦阴郁的脸。
“天文物理学家、汪海成汪副教授,”郭远接口说,他的声音透着冷冷的嘲讽,“就是档案里那个中科大少年班毕业,二十三岁博士出站,二十五岁升任副教授的人。
突然放弃很有前途看星星的人生,跑去当恐怖分子。
很有想法的小伙子。
”
郭远倒是把卷宗读得很细致。
端木汇继续补充:“文昌的天网监控系统还收到了一句语焉不详的通话记录。
”
“蜂后反应强烈,可以开始行动。
”
“这就是我们之前得到的所有信息了。
这些信息没办法构成一个合理的解释,部里花了大半年时间终于锁定了汪海成,最重要的不是抓到这个人,而是弄清楚这背后的缘由。
”
郭远这才收起之前仿佛厌倦一切的表情,但嘴角带着的讥讽好像是天生的。
“然后你们既没有得到解释,又发现成都可能也要从地图上消失了。
”他摇摇头,“哎哟,我也是服气。
”
“行动彻底失败,我们的线索全部中断。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首先全力保证成都的安全。
”端木汇说这话时,盯着中央的沙盘,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一千多万人,如今因为自己的疏忽,可能遭遇恐怖的末日。
想到这里,他脸色煞白。
“全力保证安全?为什么?如果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要找到汪海成背后组织的真相,我们应该观察他是否真的以成都为目标,以哪里为具体目标,打算怎么行动。
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才对。
”郭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