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二楼验收(3/3)
了好大一块儿。
食肆的客人还算懂礼,但也有喝多了酒的耍酒疯,虽然最后多是被家里人拖走,也没损坏食肆什么东西。
可林夏年纪小,又是女孩子,总归得小心一点。
林夏哎了两声,眼里有两分喜色。
说实话,林冬都能炒土豆丝了,现在又学做了手撕白菜,有模有样都能给客人做菜了,她还跟着史掌柜孙氏干活呢,还都是杂活。
林夏很着急,这回她也能帮忙了。
嘱咐完了,等一天忙完,林秋然坐着驴车,跟一家人回家。
有驴车,她轻便多了,但萧大石又多了一项活,收拾驴棚每日喂驴,早晚都得等林秋然。
不过捡鸡蛋打扫洗衣的活儿都被林夏林冬包揽了,比以前轻巧多了。
梳洗的时候,林秋然和孙氏说了找赵广才看新宅子的事儿,孙氏听后点点头,额头皱纹都舒展开了,“家里是有点小了,换一个也成。
”
于婶儿家也打算看宅子了,她下午过来了一趟,直接来了食肆,送来了这些天的分成,总共是四两银子。
酱饼生意不错,也就来县城干两个多月,赚的钱却不少了。
他家人多,也肯干。
这些日子都是于婶儿多做,分两拨,也往别处也卖。
只要有手艺还肯干,不愁赚钱的。
这两日于婶儿还往摊子加了热汤,因为天太冷了,主意是于婶儿想出来的,做好后还问了问林秋然,林秋然就教了她做胡辣汤,也能给摊位多添点进项。
分成就算了,她家里人多也不易,萧家不差这些钱,以后只要酱香饼的分成就是,虽然没写文书,但是于婶儿品性好,信得过。
于婶儿都想让大虎看看,若是当初不给了分成路走窄了,现在还能有这些东西!不是李家帮忙,而是萧家日子好,拉他们一把!
现在李家手里有二十多两存钱,于婶儿这回过来除了打听宅子价钱,还问了孙氏萧寻的事儿,孙氏不吐不快,都跟着说了。
于婶儿听完人都惊呆了,“我说有回李翠花来摊子这儿找我,原来在这儿等着呐!”
她也不咋回村,得知李翠花萧伟还被仗刑不禁想她图啥,不过早先十几年李翠花就看不惯孙氏,这回好了,不仅被打了,还要卖地凑钱。
因果好轮回,卖的地还被萧家买了。
人被打了,估计得养好些日子,家里要凑的钱太多了,依李翠花那个偏心劲儿,不把家里闹得不可开交才怪。
县衙这几日一直有人来跟着说案情的进程,昧下的五两银已经还上了,但是还有罚的钱,钱什么时候交上什么时候走人。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估计家里也不想在牢狱待着,不然也不会急得卖地。
如今萧寻有官职,以后是能彻底放心了。
老宅那边搬家的时候就闹掰了,就算回来也没啥牵扯,
于婶儿:“你说她图啥!”
孙氏也是才知道,状告官员、昧下银子都得罚钱,她道:“我听县衙的人说,官府收上去的钱会给他们一部分做奖赏,还有嘉奖,好处挺多的。
”
要是真成事了,萧家的铺子怕是没了,李翠花一家能得不少钱呢。
也难怪,不然谁愿意费力不讨好呢,萧伟把五两银子花了个干净,估计想着告了萧家,有大把赏钱,不缺银子花。
于婶儿长舒一口气,“还好萧寻争气,秋然也机灵。
”
孙氏点点头,“就是萧寻回来了,这边不太够住,家里也打算再换个宅子。
”
于婶儿并没有打听食肆赚多少钱,只是赞同地点点头,“萧寻回来人是多了,等孩子生下更住不下了。
”
就要是在村里,成亲可以多领宅基地,能自己建。
而且村里屋子大,屋子一分为二住也行,县城就不行了。
于婶儿突然想起今儿是来干啥,她不就是为了问宅子的事儿嘛!
她俩儿子一个闺女,眼下大虎还想娶媳妇,租宅子姑娘不乐意嫁,买太小的还不成。
她跟孙氏打听,“你家现在宅子多少钱?”
孙氏说:“家里住的这个?当初花了三十七两,什么都算上得三十九两了。
”
买大一点的,位置更好一点了,价钱肯定更贵。
于婶儿道:“那还得再等等,没事儿,男人先立业后成家。
”
家里存的还不够,得再攒攒。
孙氏听出来于婶儿钱不够,她和于婶儿关系不错,可钱都在林秋然那儿,要是借十几两,家里也不好拿出来,遂没开那个口,只告诉她去找赵广才,这人不错。
于婶儿就更不会开口了,刚教了热汤的做法,再借钱,还是算了吧。
萧家人好,那也得过自己的日子,救急不救穷,李家买宅子差一半去了,要是差个三五两于婶儿也就开口了,差得多不如慢慢赚。
真借了钱,自己心里也憋闷,总惦记这事儿。
把于婶儿送走,孙氏还给她装了些馒头和红烧肉,萧寻说了,那日出门给了三斤酱饼。
都是看着长大的,孙氏也希望桃子他们多吃点。
礼尚往来,才是相处之道。
送走于婶儿,孙氏就去忙了,明日两张席面,今儿晚上可得准备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