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父子(3/3)
林秋然,这个他不会做的。
林秋然道:“有空给你爹做,那个涮肉有空也带你爹去吃。
”
汤圆笑了,“娘真好!”
萧寻道:“多谢汤圆,也多谢秋然。
”
等吃完早饭,汤圆和孙氏一人喝了碗牛乳。
汤圆对这个接受上良好,不觉得有腥味,孙氏觉得不咋好喝,但林秋然说这个对身子好,所以祖孙俩都一起喝。
这样也有伴儿,汤圆喝完还会监督孙氏,祖孙俩看着也有几分意趣。
林秋然让丫鬟给萧寻也拿一杯,萧寻道:“汤圆喝就成。
”
林秋然道:“有许多呢,你也喝吧。
”
这能养身子,家里现在不缺这些,林秋然是不太喜欢这味道,不过偶尔会做些双皮奶姜撞奶吃。
他们喝的时候林秋然吩咐丫鬟去了库房,拿两盒十三香,然后又让丫鬟出去买两盒点心,顺便把信给安阳侯府送去。
今儿要去应家,不能空着手上门。
哪怕要送银子,什么都不拿也不好看。
汤圆看林秋然出门也想跟着,林秋然道:“我们有正事,你在家里和祖母待着。
”
应大哥不在,应家正难受,带汤圆去不合适。
汤圆乖乖点头,林秋然不让他去他就不去,他也知道说再多话都没用,可能还会挨打,听话就是了。
萧寻还有些诧异,这孩子就这般听话,几乎是林秋然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等丫鬟买回点心,林秋然把东西清点好,对萧寻道:“走吧。
”
上了车,萧寻告诉林明应家怎么走,从城东到城南,离得有点远。
一路上,二人也没说什么话,等到了应家附近,他们下了车。
这是城南,宅子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本来林秋然以为要打听一阵,可一下车,就看见一家屋顶伸出头的白幡和招魂幡。
顺着屋顶找去,这家在第三家,门口进进出出都是前来吊唁的人。
林秋然跟着萧寻过去,萧寻跟门口的妇人攀谈了几句,而后对林秋然说道:“进去吧,就是这家。
”
林秋然跟着萧寻进去,院子小小的,里面有个孩子在玩土,看着四五岁大,神色懵懂得紧。
林秋然和萧寻穿过院子,还没减去,就见一老太太坐在东屋门口抹泪。
见二人来了,睁着红肿的眼睛,“你们是……”
萧寻道:“您是伯母吧,我是应大哥的兄弟,把应大哥的东西带回来了。
”
老妇人含着泪点头,林秋然深吸一口气,“伯母,我想进去看看嫂子。
”
老太太神色微变,继而点头道:“就在里屋,你进去看看吧。
这东西,拿给她看看。
”
林秋然带着东西掀开帘子。
屋里哀静,炕上脸色苍白的是应家嫂子,还有几人围着她的估计是亲戚。
林秋然把东西放在炕上,“嫂子,这些是应大哥的东西,我们给送来了。
”
应家嫂子披麻戴孝,眼睛肿得跟核桃似的,她看着东西又哭了,旁边的人又是安慰又是劝的。
有人还把包裹拿给她,拿起的时候偷偷翻看,翻了两下目光鄙夷地递给应大嫂。
应大嫂看着包裹里的东西,更是哭得不能自已。
林秋然见此景道:“几位能否行个方便,我有话想和应大嫂说。
”
这几个看着是应大嫂的娘家人,林秋然见过这阵仗,也知道自己娘家嫂子什么性子。
几人面面相觑,这才出去。
等人走后,林秋然望了眼窗外,然后坐在炕上,“嫂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拿着。
”
林秋然给了应大嫂一个荷包,里面鼓鼓的,是二十两银子。
应大嫂止住眼泪,“不用,这我不能要……”
林秋然道:“你拿着吧。
”
安慰的话林秋然没说,她道:“以后路还长呢,凡事多留个心眼,若有事,就去城东找萧家。
”
帮应家嫂子,就好像帮从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