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旧事(3/3)
头,也算为他爹娘报了仇。
现在家庭美满,也有自己的爹娘,我们是盼着孩子好。
你说我们两把老骨头,能看一眼知道他好好的就死而瞑目,该做的咱们也都做了,也该安心了。
”
秦氏神色有些落寞,最后她点了点头,“那赵大人蒋大人弹劾赵庭岳一事,可需要让勤之使力?”
吕郑道:“自然。
”
总不能便宜了赵敬宗。
萧寻这边一面带汤圆,一面让信得过的手下打听安阳侯府的旧事。
花了一日,倒还真打听出来些东西。
如今安阳侯名叫吕勤之,曾有一妹妹吕敏之,二十余年前嫁到将军府。
夫妻和睦,之后沈将军驻守西北,吕敏之在京城料理家事。
贞二十六年外族来犯,沈将军率军出征,却节节败退,致使大越死伤数万。
是其副手赵庭岳力挽狂澜,打了胜仗。
而沈将军因延误军机,满门抄斩,其幼子流放,京城到岭南甚远,孩子死在了半路上。
这事萧寻入军营后,也曾听过。
赵庭岳年迈,萧寻还因他与其副将暗中较劲,差点没了条命。
如今赵庭岳是正二品金吾将军,受封赵国公,二十年的时光,赵庭岳从副将到大将军再到赵国公,走了很远,此次萧寻立功无数,可回朝依旧有百姓欢呼庆贺,视之为英雄神明。
甚至有些功劳,已被他抢占。
若非萧寻近两年立功多,又有圣上的人盯着,恐怕功劳都会到赵庭岳头上。
这些事的确能对得上,可若非打听,谁也不知这些事和萧寻还有牵扯。
林秋然生产当日,萧寻还和他说过,赵庭岳手握兵权,圣上恐苦他久矣。
她看着外面的月色,明日就搬家了,萧寻此刻还在书房,林秋然往书房送了茶水,又让汤圆盯着萧寻把药喝了,其他的就没再管,带着汤圆回了正屋。
朝中的事她帮不上忙,不给萧寻添乱就是。
屋里东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明早得搬一趟。
外面冷风呼啸,今天还是腊八,感觉又要下雪了。
京城的雪可真多。
汤圆还没睡,他晚上吃多了,林秋然晚上煮了腊八粥,里面各种豆子软乎乎烂烂绵软,甜味又恰到好处,辅以清炒的几道小菜。
还有绿叶的,这是庄户送来的,说那边有暖房,以后时常能送菜来。
冬日吃些鲜亮的青菜,甚是新奇爽口。
不过萧寻心里有事,没吃太多。
林秋然在心里叹了口气,她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见时辰不早,哄着汤圆先睡,然后让丫鬟看着,自己去了书房。
书房内,萧寻在写赵庭岳的罪状,有罪状还要找证据,不是轻巧活。
倘若是以前的他,大约会被这些事冲昏头脑,可如今他很冷静。
赵庭岳现在被蒋大人、赵进山赵大人弹劾,他能做的是搜集证据,交到大理寺。
萧寻曾经也是赵庭岳手下的兵,如今官职还在他之下。
赵庭岳已受封一等公爵,却是先帝在位时的老臣,新帝刚即位几年,赵进山查案时已有不少朝臣保荐赵庭岳,回京之后更有人说赵庭岳这么多年劳苦功高,根本无法撼动。
萧寻自晚饭后就在书房写这些,不过直到林秋然进来也没写多少。
他虽读书认字,可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他字迹不好看,写得也慢。
林秋然端着东西进来的,“煮了鸡丝面,晚饭你就没吃多少,再吃点再写。
吃不下也吃点,明日还得搬家,你如今应该是意气风发、圣眷正隆的,总不好走在路上饿得晕倒了。
心里着急,但不能让外人看出来。
”
秦老夫人教的,说话做事留一分,藏三分,在这事上也该如此。
萧寻点点头,把笔放下,端过碗来,刚想大口吃完,又记起林秋然说的,慢慢把鸡丝面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