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郑书秋(2/3)
剧,也是剧本为王。
这么长的本子,多名编剧共同完成很正常,但如果真如郑书秋所言,没有足够有实力的编审统一把关,那造成剧情割裂、质量良莠不齐,台词BUG,人物吃书,情感逻辑混乱等等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而这些问题,演戏的时候,由于按场景表演,如果没有足够准确的剧本,演员本人也是意识不到的。
只能靠导演兜底。
而如果导演自己都不熟悉剧本和分镜逻辑,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在拍什么,那……
终究又是只能靠后期女娲补天了是吗?
方可以一刷还刷到一个关联推荐,正好是之前那部方可以气到吐血、把旁白都一字一句拍进去的八十集阴间裹脚布的导演采访。
导演表示她压根不喜欢那本书,开拍之前她都没有完整读完,她觉得这书就是些情情爱爱男|盗|女|娼的封建故事。
成功让方可以又回忆起了当时看剧时糟糕的感受。
嗯,至少从两部电视已经被大数据相提并论这点上来看,剧组公关急眼也是很合理的。
方可以整理了一下思路,跟郑书秋讲了下她的看法:
“我们这行的人多少都有点自我意识过剩。
正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嘛,所有质料都是我理解世界的工具。
”
郑书秋挑眉。
方可以的语气难得有些严肃,她脸上原本淡淡挂着的笑容也淡了些。
“而这种名著翻拍自然是大项目,按照路径依赖,往往也会找大牌导演和功成名就的团队制作。
”
这种老资格的技术储备本身没问题,把控大型项目也有经验,唯一的问题就是太有资历了。
当惯居高临下、受人追捧的主导者,怎么能忍得住自己指点江山、传道解惑的演说欲。
别说他们了,就算本文作者这种菜狗都忍不住。
“调性没统一好,就乱成一锅粥了呗。
”
演艺圈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在把作品制作完成前,谁也不知道,自己是拉了坨大的,还是搞出来一部惊世之作。
郑书秋:……
方可以看郑书秋脸色不大好看,面容凝重,疑似在模拟苦瓜。
“所以,你怎么忽然对这个感兴趣了,想演电视剧了?”
方可以才不相信她是真的出于和赵琢纯粹的同事情才一再追问。
郑书秋有点泄气地嗯了声。
之前郑书秋就吐槽过女演员的处境,但是……
“比较冒犯,但我就直接问了,你和孙晶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
方可以问,“我和他才认识,你说的话我保证不告诉他。
当然,你想说就说。
”
郑书秋脸色一淡:
“我和他没什么,只是…可能我现在大了,心野了,想要尝试新的东西,贪心不足,得陇望蜀。
”
方可以眉头一皱,在脑子里搜刮了一下,大概听懂郑书秋说的意思了。
她出道以来,除早期在王祥手底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拍孙晶张罗的戏。
的确,相比起其他女演员,郑书秋在资源方面不说顶尖,却也不愁戏拍,很多部里面能看出孙晶对她充满优待。
她的经纪人孙敏也是孙晶的堂侄女,对她就跟对家里妹妹一样,事无巨细,一手包办。
但同样也带来一个问题:
郑书秋本质上就是孙晶的金丝雀、菟丝花。
孙晶的确保护了郑书秋,提供给她机会,让她能专心事业,稳扎稳打;但发展到现在,孙晶又成为了郑书秋发展的阻力。
《秘密》的拍摄期间,郑书秋就与孙敏产生意见分歧。
孙敏从一开始就对她接这部戏颇有微辞,后来也反复表达对方可以的意见。
方可以原本只是以为这是孙敏作为资深经纪对草台班子+新手导演本能的高傲与不信任。
但现在想想,这个行为其实相当不专业。
已经签完约,而且郑书秋明确表达自己想要好好拍戏的前提下,孙敏反复在方可以这个导演面前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什么抽象行为?
真以为导演是病猫啊?
若非方可以的自我性别认知有那么亿点小问题,碰巧又和郑书秋比较合得来,换成个脾气更加敏感点的青年男导演,搞不好就觉得这是郑书秋的授意,这有她好果子吃?
方可以都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只要别那么用心,松松手,把大部分高光转移给赵琢,郑书秋一部戏的努力就能大半付诸东流。
现在追究孙敏是有意还是无意已经没有意义。
郑书秋大概讲了下自己这半年都做了什么,总结一下就是:
看起来很忙,但没有什么真正有效的产出。
《秘密》给她带来不菲的商业收益和名望,比如三个奢拍的合作,各种品牌代言,广告拍摄,封面,时尚节秀场,一些活动的颁奖嘉宾……
但作品,此后就只有两部孙晶拉的组,其中一部还是对《秘密》的仿拍恶搞。
票房不错,不过依然是爆米花电影,除了贡献出几个漂亮的镜头,没有实质作用。
甚至演技都感觉有点变钝了。
方可以的拍摄风格要求精准、苛刻、强迫症甚至到了龟毛的程度。
郑书秋在这种拍摄环境下泡了三个月,自己不觉得,其实原本的表演路径都被方可以掰了过来。
切换到孙晶那边,她对演技的表达更加熟稔,孙晶很高兴,很满意。
于是10天火速出片,一个月换角色无缝进组。
郑书秋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