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出发(2/3)
处停下,最后转出来……一盘眼影盘。
还是那种如果闻棠没中彩票一夜暴富绝对不会舍得钱买的大牌眼影盘,标价小一千,她运气不错,这盘眼影颜色齐全,哑光色和亮光色各一半,除了日常颜色还有几个很亮眼的珠光色。
说是眼影盘,但其实也能兼职腮红高光等。
看到在幽暗灯火下闪烁着光芒的亮片色,闻棠瞬间想好它的用处。
嘿嘿。
毕竟在一个以米粉敷脸的时代,谁能拒绝一个脸上会发光仙人使者呢?!
继续转动转盘,这次她转出来一件黑色棉服,还是中长款,不用上手触摸她就能猜到这衣服质量肯定很不好。
算了,标价28块钱的棉服,还要啥自行车啊,能蔽体就行呗。
第三次,当确定转出来什么东西时,闻棠惊喜极了,一直凝神盯着卖家宣传图中的某个东西。
最后还是系统开口打破沉默:“哇,宿主,你这次这么欧。
”
闻棠居然抽出来十斤鸽子粮。
鸽子粮主要是由玉米、高粱、小麦、豌豆等多种粮食按比例搭配而成,别的也就罢了,这里面居然还有玉米诶!
“宿主,你这次运气简直太好了。
”系统接下来的话却让闻棠忍不住想要锤爆它,“我刚才浏览了一下这个店铺,有好多条差评。
”
闻棠觉得系统这是在阴阳怪气的嘲讽,但事实还真就并非如此。
系统:“正常鸟粮是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的粮食,但这家店铺是黑心的无良商家,直接拿自己家未经过处理的粮食按比例配的鸟粮……”
“也就是说,能种。
”
系统:“幸亏你转的早,要是再晚两天转,这家店就被投诉关闭了。
”
闻棠:……
这样看来,怪不得系统说自己运气好。
她将里面的玉米粒全部挑出,分成八份,还是不放心这里的玉米能不能种出来,反正现在才四月中旬,于是又单独拿出一百粒玉米种子,准备明天去找县里种植方面的专家将它们种在院中。
至于其它杂粮,也不能浪费,正好自己还存有一瓶半的咖啡,万一以后自己出了什么意外,艰苦条件下能用咖啡煮杂粮续命。
最后,轮到那个身体机能改造,闻棠选择让系统帮助自己修整牙齿。
汉朝人清洁牙齿的方式很原始,无非就是用盐、明矾漱漱口,或杨柳枝刷牙,而普通人平日里吃的食物都很粗糙,不停摩擦牙齿,再加上在牙齿方面的医疗也不发达,例如曹操的偏头痛就有可能是因为他的蛀牙,所以想要有一口洁白整洁的牙齿是非常困难的事。
现在闻棠已经过了换牙期,她在草原上就没吃过精细食物,好几颗牙都长歪了,回到大汉后她一直在好好保养牙齿,但还是担心以后会不会长蛀牙,或者有虫洞黑斑之类的。
系统很快答复:“收到。
”
夜晚,闻棠迷迷糊糊意识到自己似乎躺在一个类似手术台的地方,恍惚间许多精密仪器自动在她嘴里动来动去,因为是梦中,她感觉不到疼痛,也听不到仪器在自己牙齿上打磨的吱吱声,可能是心里因素,她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自己神清气爽。
拿来镜子,咧嘴一照,哇,一口整齐的大白牙,简直就是她的梦中情牙。
心情好了,感觉自己读书的效率都变高了,早读过后,他找了两个精通农业方面的人,给了他们一百五十粒玉米种子,对他们说了一些昨晚在图书馆里临时抱佛脚学习来的玉米种植技术,让他们想办法将这种对他们来说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作物种植出来。
这个要求听起来有点无理取闹,但闻棠找的这几个可不是一般人,据说是什么农家学派的后人,之前闻棠改良农具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换句话说,别人种地是为了活着,他们则是研究,人家是专业的!
专业的事情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这二人一人姓许,一人姓氾,虽然是四十几岁的年龄,但闻棠统一称呼他们为许老,氾老。
因为这样显得尊敬。
二人见到玉米种子都很新奇,询问闻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
闻棠面不改色心不跳:早上去山脚下挖野菜的时候看见好几只向东飞去的赤羽大鸟,这几只大鸟飞过我头顶时,他们嘴里叼着的的不知名粮种就自己掉落到我头上了。
这个经历听起来很奇幻,很异想天开,但因为背景是两千年前的古代,所以又显得很正常。
二人很快答应帮助闻棠种出这些种子并保密,根本没想过这东西有可能不是种子。
毕竟鸟类吃粮,天经地义嘛。
时光飞逝,清明、端午、仲秋、重阳、新年很快到来,汉承秦制,将岁首定在每年十月一日。
闻棠被封为县君,那身边家臣必不可少,府衙中也派人送来些家臣奴仆,别的倒也罢了,但家丞一职,相当于县君府中的大管家,在属吏中位置较高,负责管理家内大小杂物,秩二百石,必须要找亲近之人才行。
二百石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但实际已经足够吃喝不愁了,后世某著名大诗人吏禄三百石,还能岁宴有余粮呢,更何况县君家丞平日人情来往结交的都是权贵之人,比秩俸更重要的是能结交的人脉圈子。
闻棠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有仇的报仇,有恩的报恩,当初她在右贤王庭时被株累邪打得皮开肉绽时,是李萝给了她一块肉干,所以闻棠成为县君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寻李萝,问她是否要来自己家中当家丞。
当然,闻棠也不是非要强迫她来当,如果李萝没有这个想法,那闻棠会赠送给她一些财帛。
总之就是让她自己选择要荣华,还是还富贵。
李媪一开始的确是有推脱,但却不是因为不愿意,而是因为自己只读过一点书,会的字有限,家丞可是二百石的属吏,她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可后来一想,自己年纪大了,怎么活都无所谓,自己的小女孙却还年轻,自己要给她挣一个光明的前途,于是在闻棠劝说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正式上岗了广牧君家丞一职。
闻棠家中,人少,事少,她平日深居简出很少社交,所以李媪的家丞一职上手还挺快,有自己处理不了的,也不端着,会去询问其他家臣,这半年里,积累的t经验多了,处理事物倒是越来越熟练,得心应手起来了。
正旦日算是汉朝一年一次的大日子,要处理的东西很多,祭天、祭祖以祈祷五谷丰登,立神荼、还要组织“大傩”驱邪避恶,李媪都完成的很好。
夜晚,放完爆竹,闻棠给大家发了压胜钱,让大家将其佩戴在身上用来吉祥辟邪,就算过完自己在汉朝的第一个新年了。
夜晚,她刚要入睡,就听到了系统的声音:“宿主!为什么汉武帝还不传唤你去长安!”
“是不是他身边又有别的术士了?!”
闻棠:……
她语气淡然,丝毫不慌:“不要着急。
”
然后解释:“前些日子秋收,加上各种上计会和新年祭祀,他肯定忙得要死,再过几天就会想起我来了。
”
“哇,宿主。
”系统明明机械的声音却带着点阴阳怪气,“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与世无争了。
”
闻棠:“统子,你知道为什么后来者居上吗?”
系统:“因为后者又挣又抢?”
闻棠表示赞同,她告诉系统,夏天时经过试验与改良的铁犁和耧车被县长写成文书呈给长安,除此之外,一月前她根据元朝农学家王祯所著《农书》改良,能利用水力去除稻壳的水砻,以及能一次收割一大大片麦子,节省许多人力的麦钐此时应该也已经被刘彻接收到了。
麦钐这种农具使用条件相对苛刻,土地肥沃稻谷密集的地方根本割不动,需要用在麦稻杆字稀疏且纤细的薄田,在粮食产量低下的古代使用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除此之外,她还有粗盐提纯、红糖熬制……等技术没有拿出。
谁能拒绝一个既有仙人奇缘,又于国事大大有利的仙使呢?
反正刘彻肯定拒绝不了。
“我懂了,宿主。
”系统恍然大悟,“你这是既要扮演方术士角色,又要扮演有卓越才能得杰出臣子形象。
”
它总结道:“你这是职场内卷啊!”
闻棠:O.O
闻棠:职场内卷不可取,但老板是汉武帝除外。
经过系统这么一打岔,闻棠刚刚的困意消散许多,于是进入图书馆中看了一会儿史书,又背了两篇文章,这才入睡。
第二日闻棠起了个大早,才刚洗漱完毕,就听到有人过来通传,说是氾老和许老来了,二人这几个月经常来一起研究玉米种植,再加上闻棠曾说过二人来了直接请往正厅,所以宅中众人也都对他们逐渐熟络起来。
闻棠听后直接去正厅寻他们,一起用过朝食,便急匆匆地赶往玉米种植基地,为了保密种植,基地很偏,闻棠平时都是直接将基地交给他们,让其自己管理,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农业人才,自己只是个外行,但今日却破天荒地一起跟着去了。
十月份,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枯黄的叶片随风摇曳,成活的一百多株玉米并不算多,但二人却收获的很小心翼翼,不像平日割麦收稻那样熟练而迅速,收获好的玉米棒也垒得整整齐齐,准备一会儿好好研究。
反倒是闻棠这个平日不管不顾的甲方,下意识地拿起一个玉米棒,扒开外皮就开始搓搓搓,动作极其熟练,不一会儿,已经搓完两棒玉米了。
许/氾:她怎么知道这种新奇的植物应该这样处理?
而且看这娴熟程度,以前也没少搓吧?
她认识这植物,还是说她认识那衔来种子的赤鸟?
注意到他们疑惑的表情,闻棠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直……直觉。
”
连闻棠自己都不相信的解释,二人居然还真的信了,并给暗自她加了个“天赋”的技能,毕竟有奇遇的人都会有些非常人所能及之处。
这,就是闻县君的厉害之处!
不过相比只会搓玉米的闻棠,二人显然专业很多,观察研究一段时间后,分别在自己的竹简上写了果实的饱满程度、亩产、植株密度等,遇到自己无法确定的,二人还会相互讨论后再斟酌着写。
整理完数据之后,二人都被仙粮这么多的亩产给震惊住了。
闻棠则是看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小字,从开始播种到现在,二人可真是没少用心,于是开口询问他们是否有著书立说的想法。
古代和现代不同,写书的人要有许多阅历知识,往往是一个家族几代的积累,闻棠原以为他们会摆手拒绝,甚至连劝说的话都想好了,结果……
氾老说已有此准备,只是现在尚不足积累,若写出来难免有误导他人之嫌,估计要子孙后代那一辈方可成书。
许老说他们祖上写过农书,而且还是大名鼎鼎《吕氏春秋》中《上农》一篇,不过后来他家祖上四处得罪位高权重者,就逐渐隐姓埋名了。
闻棠猜他口中的位高权重者可能是秦始皇。
听了他们的话,若说之前还只是怀疑,那么现在就有九分确定,这位从氾水而来的氾老,大概率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汉代著名农书《氾胜之书》的作者氾胜之的直系,或旁系先祖。
想不到这小小朔方,居然有两位农学界卧龙凤雏,而且还都被她给挖掘出来了,如果要是系统在旁边,肯定还要戏谑一句手气太欧,小心阳寿。
闻棠还想卡bug将这些处理好的玉米种子放到系统空间里,但结果以失败告终,只好熄了这个心思,将其隐藏起来,并叮嘱二人一定要对这件事保密,不要声张,自己日后自会送他们一场富贵。
二人连连点头称是。
元日过后半个月,正当闻棠托着脑袋思考找什么理由来将玉米送到刘彻面前,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吵闹声,有人禀告说是长安那边派了使者过来,闻棠知其原因,心中有数,整理好仪容,确认身上并无不妥之处,这才出去接待使者。
到了正室一看,来得还是她的老熟人,就是之前刘彻册封闻棠为县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