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面圣(3/3)
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数十年前的某个夜晚,孝文皇帝曾在这里召见过贾谊,而如今,刘彻同样也选择在这间宫殿里召见闻棠。
立在殿门两边的小黄门监视闻棠脱履解剑,看到闻棠腰间的冰莲佩饰时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经过检查后的闻棠抿了抿唇,长吁一口气,做好准备,登上台阶,随着出来迎接的侍中进到殿里。
殿中陈设摆件无不精美华贵,汉代宫殿采光不好,所以虽然是白日,可室内青铜连枝烛台上依旧燃着膏烛,空气中弥漫在一股淡淡的香薰味,比她之前接触过的任何香水味都要好闻。
殿中的那个男人,身穿用金线纹绣十二章纹的黑色袍服,头戴通天冠,这是他平时上朝理政时佩戴的冠,由此能看出他还挺重视闻棠的,虽只是匆匆一撇,却仍能看清他容貌高大魁伟,目有精光,身上带着常年居于上位的威严气势。
闻棠好歹也当了大半年的县君,一些基本宫廷礼仪还是懂的,按照惯例下拜行礼:“臣闻棠参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
一道威严洪亮的声音响起:“何必行此大礼,闻卿快快请起。
”
闻棠:真不行礼了你又不乐意。
刘彻走到闻棠面前,将她引至席间,因为初冬天气转冷,席间铺了厚实光滑,绣有彩色花纹的丝锦,锦上置有一张漆木龙凤云纹漆案,看着架势,估计刘彻是打算和她面对面促膝长谈到深夜啊。
陛下可真热情啊!
其实不只闻棠,刘彻也很紧张,这位新封的广牧君到底是徒有虚表,还是真有奇遇,到底能不能得到她口中说的那些神奇物件儿,以及自己最关心的……求长生。
闻棠进殿后,刘彻就一直在观察她,十四五岁的年纪,体态修长,神清骨秀,一双黑漆漆的眼睛如浓墨顿点,颇有灵气,尤其是她一举一动间眼角眉梢似有星辰闪烁,熠熠生光。
再一看,衣裳钗环都中规中矩,唯有她腰间那枚冰莲佩十分不凡,看材质像是琉璃,刘彻身为天子,拥有许多珍宝,却也从未见过品相这么好的琉璃,清透纯澈,飞彩凝辉。
刘十万个好奇彻心里的问题又多了一个。
但自己堂堂大汉天子,好奇人家小女郎腰间的佩饰,实在是有点不太妥当。
t
闻棠跪坐在刘彻面前,将手放于膝上,神色庄重,保持目光平视,刘彻可以观察她,但她却不能去研究刘彻。
刘彻率先张口开启今日谈话:“朕早在知道你百里奔袭,为大军献上地图的事迹时就想将你召来长安了,只因为你要为父母守孝,这才耽搁了下来,今日见你,果然气质不凡,真可称得上一句少年英才啊。
”
“多谢陛下夸奖,闻棠愧不敢当。
”
闻棠敢打赌,不超过三句话,刘彻就会开口询问自己有关仙人入梦的经历。
她还是太保守了,都不超过三句,刘彻第二句话就直入正题了:“曾听你有仙人入梦,起死回生的奇遇,朕甚是好奇,这其中具体经历如何,还请闻卿同朕细细说来。
”
闻棠:……
六百六十六,这是演都不演了。
他以为刘彻会问得委婉一点,譬如从她改进出的那些农具提起。
没想到居然是直抒胸臆。
闻棠心中感叹,看来自己还是不够了解刘彻啊!
“回陛下,此事说来话长。
”
话长?
话长好啊,刘彻就喜欢话长,可能闻棠说的经历越多,他距离长生不老的目标就越近。
刘彻欣喜道:“不急,你且慢慢说来。
”
如果面前的是别人,闻棠肯定要好好渲染一下自己当初在草原上时所经受的苦难,卖个惨,博取一下同情,不过面前的人是刘彻,所以她也选择直入主题:“那夜昏迷之后,我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原来是灵魂离开了自己的躯体,渺渺茫茫,先是在毡帐周围徘徊一段时间,随后不受控制地向地下飘去,飘着飘着,似乎到了地下的尽头,那是一个极其诡谲怪诞的地方,即使是现在,回想到当时的场景,还是会忍不住惊叹。
”
闻棠故意停顿了一下,好下属守则第一条,不能只自己说,还要给未来上司点发言的机会!
果然,她才刚说完,刘彻便迫不及待道:“里面究竟是何景象?”
这个仲卿,也真是的,这么重要的消息都不问问。
这还真就不怪卫青,一来闻棠当时黄泉这部分说的极其简短,二来,刘彻最爱的是寻仙求长生,所以卫青当时重点都在闻棠所说的仙宫上,便忽略了黄泉这一说。
再说了,卫青一个将军,他的主线任务是打仗啊!
行军途上百忙之中完美完成自己的任务,取得胜利后还开支线给刘彻问仙神之事,这都够上心的了!
黄泉之事,闻棠当然没什么了解,但如果我们等量代换成另一个词语——地府。
她可就太熟悉了。
闻棠:上《西游记》!
“灵魂漂泊之际,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一面牌匾,上面用金字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字,进了城,城中数名青衣小童手持幢帆,引人而至,再往前走,忽到一座高山……”
“后又有幽冥阴山背后,案前皆魑魅,岭下尽神魔……”
“所以,我斗胆猜测,这里便是大家口中的——黄泉。
”
闻棠也自己改编了一些话,将后面那些血腥恐怖的描写要么删掉要么替换。
刘彻彻底听入迷了,他之前从来都没有这么详细地了解黄泉之事,真是让他大开眼界,长了许多见识,同时心中对闻棠的好感也又增一分,认为她博闻强记,说话间又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很能突出重点。
只有闻棠自己知道,这都是因为吴承恩文笔好罢了。
刘彻:“既然这黄泉如此凶险诡谲,那你又是如何离开这里,如何遇见仙人的?”
卫青曾告诉过刘彻,是因为黄泉发生动乱,却没说具体是什么动乱。
闻棠:“是因为黄泉中来了个大人物。
”
她继续忽悠:“我游荡时听那些鬼差所讲,这个大人物好像是个……什么唐王?唐地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个距离大汉很远的地方吧?”
刘彻(轻度嫉妒版):什么犄角旮旯的鬼地方的王?这算什么大人物?那什么唐地再大,能有我大汉疆域广阔?
“唐王叫李世民,据说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政治卓越,知人善用,因此黄泉之人带他参观一圈后,就给他增加了十年寿命,让他还阳了。
”
刘彻(重度嫉妒版):无名小辈,凭什么给他增加十年寿命?
他的政绩肯定没有朕好!
刘彻有一个想法没错,那就是对他来讲,李世民的确是小辈。
“黄泉那么热闹,也没人注意到我,我就继续飘,后来飘到了一处上界仙宫之中。
”这次还没等刘彻问,她就主动开口描述了:“天宫之上,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在她的描述中,天庭是一个许多仙人隐居之地,里面的仙气风景简直妙不可言,很快就超过蓬莱仙岛,成为刘彻心中第一想去的打卡点。
“然后遇到了一个身穿宽袍,腰束丝绦,头戴纶巾,足蹬芒履的白发仙人……”
“他说我寿数未尽,就让我回来了。
”
之后内容就和那天跟卫青讲得差不多了,然后又讲了一遍仙人赐镜的前因后果。
至于仙人是何名号,为什么赐下宝镜,有什么仙法,这些闻棠都表现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毕竟她现在的人设是只和神仙见了两次面的普通凡人,如果什么都知道,那就太ooc了。
而且留白也是一种美,多留白一分,就又给刘彻一分多深度遐想的机会。
在刘彻心中,仙人就是这样缥缈空灵的,如果仙人随随便便就将自己的全部信息告诉给一个只见过一两面的普通凡人,那自己这么多年耗费许多精力,弄出那么大阵仗寻仙求长生又算什么?
刘彻尽量搜寻自己脑海中全部记忆,也没找到与其相符合的仙人,兴许是位不留恋凡尘的隐世仙人吧。
不知仙人信息不要紧,刘彻会自己脑补,他认为闻棠口中那句“以水中镜照明月静,以仙界镜照人间净”很有道理,至于那句寓意天下安乐……
刘彻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当然知道前几年建造朔方的时候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调动了数十万徭役,花费数十百巨万,导致府库并虚,又在去年出兵打了右贤王庭,
但却远远不止于此,今年春天大汉还要出征去攻打匈奴,这期间粮草、马匹、兵卒、武器每一样都是一笔巨大的耗费,实在是和天下安乐这四个字沾不上边儿。
急得他身边负责管理财政的侍中桑弘羊每天两眼一睁,就是想办法搞钱,三十出头的年纪都开始掉头发了。
但他必须打!
匈奴和大汉对峙百年,现在是最虚弱的时期,要是放任不管,让他们再修整几年,缓过气来,那就麻烦了,还不如趁其病,要其命,直接剜去匈奴的根,打到他们再无复生可能。
这就是刘彻未来几年的征战计划,而他现在的计划就是先搞清楚仙人赐镜的目的。
关于这个问题,他也曾询问过百官,得到了许多答案,这里面呼声最高的就是“监察,映照”之意,刘彻自己倾向于这个原因……
“不过臣还有一事不解……”闻棠拧眉,装作困惑的样子,“依臣所见,仙宫琼楼之间堆金积玉,物华天宝,为何赠下的仙镜如此……额,清新雅致?仙人到底是何寓意?”
言下之意,仙人那么富有,为什么要把这个镜子装饰的这么简单?
不说天上,就刘彻未央宫里的镜都刻有各种精美花纹,镶嵌许多珍宝。
肯定不是仙人抠门,他都能赠下这么稀有珍贵的仙镜了,当然也不会在乎几块金玉宝石,这其中定有深意!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刘彻还稍微偏了一下重点。
物华天宝这个词用的简直太妙了!
如果不是他现在满脑子求长生,肯定要赞上一句“闻卿文采斐然。
”
闻棠话音落下后就没再说话了,刘彻也陷入沉默,片刻后,刘彻开口:“大概是仙人偏重于监察之意吧!”
对了!就是这样。
将前后因果串联起来后,刘彻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全都悟了。
他总结出结论:仙人这是要给自己延寿!
就像闻棠在黄泉中所见唐王延寿景象,仙人赠下仙镜的确是在监察自己,自己肯定能做出比那劳什子唐王更好的政绩。
到时候仙人自会给自己延寿。
延寿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多……
而自己就又能多几十年时间去寻仙求长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