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3)
就很好了。
”
李启善低着头看着李眠玉,忽然道:“我有些明白为什么父皇独独最爱你了。
”
李眠玉脸红了一下,有些娇矜道:“十二皇叔现在明白也不迟。
”
李启善:“……”
他看着李眠玉臭不要脸的样子转移了话题,“你的驸马去忙什么了?”
李眠玉眨眨眼,还是娇矜的样子,“去忙着养我呀。
”她顿了顿,幽幽说,“不过应该我养他的,毕竟我是公主,公主就该养自己的驸马。
”
李启善:“……还是读书吧。
”
李眠玉便笑着,翻开书里正读的那一页,问十二皇叔对此有何看法。
十二皇叔的看法就是李眠玉可真是磨人!
--
日子不知不觉进入十二月,南边的疫灾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张有矩手里也没什么事了,他心里惦记着许久没见的爹娘,打算回长兴镇一趟,若是爹娘无事,便再回一趟三莽山。
他本不必再回那座匪山,但他想起那送他下山的公主,心头生热,想再回去一趟。
这一日一大早,张有矩便寻到崔云祈,想要道别离去。
崔云祈有些意外,他请张有矩坐下,温声挽留,“张兄有大功,将来到了御前,亦是要论功欣赏的,不如再留下来些日子。
”
张有矩听到这话,心中甚觉奇怪,这崔侍郎此前也未曾有带他入京的意思,哪怕永武帝大行,也以在疫区为由上奏了一番没有回京,怎么今日却说这话?
而且,他也不想入京,永武帝大行后,新皇才登基,待过年入了正月就要出征北伐,如今百姓赋税苛重,他实无心情去做这官。
当然,他自是不会将这话说出来,只诚恳道:“在下家中父母年迈,许久未归,如今事已毕,想要回去一趟。
”
崔云祈想了一下,自然不好再挽留,便问了一句他家住何方,派卫士送他归去。
张有矩忙推拒了一番,道:“在下父母在陇西长兴镇附近,不必劳烦崔大人。
”
听到陇西长兴镇几个字,崔云祈怔了神,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来,他不再阻止,却坚持让卫士送张有矩回去。
张有矩推脱不得,便应了下来。
他离开临湘县这一日,崔云祈亲自去了城门外相送。
一直到张有矩的马车缓缓从视线里离去,崔云祈才转过身,缓缓往城内回去,他垂着视线,不知在想些什么,成泉忍不住小心翼翼道:“公子,咱们何时回京?相爷已经来信催了几次了。
”
崔云祈笑了一下,没有回答这一句,反而笑着说:“再过一个多月就过年入孟春了,军饷当是筹集得差不多了,春假过后,卢元珺要亲征北伐了。
”
成泉听到自家公子直呼如今的皇帝大名,有些紧张地环视了一圈四周,没在这官道上见到什么人才松口气。
“慌什么呢,这大庸朝也快覆灭了。
”崔云祈见成泉这模样,又温温柔柔笑了一声。
成泉脸都白了,直觉公子是疯了,“公子!在外面还是、还是不要这样说为好。
”
崔云祈看他一眼,没再多说什么,走了会儿后,才道:“张有矩是个人才,此等人才,留着新朝用正好。
”
成泉已经当没听到了,自从公子放公主离开后,便一直有些不对劲,他还是固执地又问了一遍:“公子,所以咱们何时回京。
”
“总会回的,不着急。
”
成泉心想,他急也似乎没有用啊!
京中朝堂上也是一片愁云惨雾,户部与兵部已经连续忙了几月,拼尽了国库,军饷才凑了个七七八八,内阁以崔相为主依旧不放弃劝阻新帝放弃北伐。
但卢元珺却有雄心壮志,对此事势在必行,更拿出历史上皇帝亲征解决外患的例子,他觉得朝臣们太畏手畏脚,寇贼九该乘胜追击。
眼看进了十二月,崔相再次单独留在宫中,劝阻新帝,用词堪称严厉甚至有些逾矩。
卢元珺听罢,爽朗一笑,十分宽宏大量地拍了拍崔相肩膀,“相爷所忧朕也知晓,但相爷到底是文臣,不懂打仗这些事,北伐必是会大获全胜,到时也给北狄一个震慑,让此等屑小百年不敢再进犯!”
崔相的脸色到底有些难看,“圣上,狄人也休养生息了近一年,待开了春,狄人又草丰马壮,实在不容小觑!”
卢元珺皱眉,“相爷怎长大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莫非是不信朕能全胜归来?”
话说到最后,他已是有些怒意。
崔相脸都黑了,心中憋了一口气,最终只好不再多说,离了宫中。
只是离开时,他的背弯了一些,短短几月,苍老许多,甚至庆幸长子已将妻子与幼子送出京都。
在外面等候的其他朝臣在宫门外等候多时,见崔相出来,忙上前,只不等他们开口,便见他摇了摇头,众人皆是愁容满面。
“如今,只能在军备上撑住。
”崔相丢下这一句,便登车离去。
其余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纷纷往家回。
后面几日,陆陆续续的官员眷属离京去探亲,崔相再不往临湘县递信。
--
宿龙军在十二月初于梁渠山悄然整合,李眠玉回去一趟见过之后,五万大军化整为零先往京都方向去。
李眠玉曾担心过粮草问题,燕寔笑了笑,低声道:“宿龙军在南北各地都有屯田,且地宫饷银足够。
”
她喃声感慨先祖之远见,一时又想到皇祖父。
若是、若是皇祖父那时便召出宿龙军……这念头不过在她心里一闪而逝,她便明白皇祖父的选择,当日并不是宿龙军出山的最好时机,外忧内患不提,另有如卢三忠这样拥兵盘踞一方的枭雄。
到了此时……才有一线机会。
宿龙军已经离去,李眠玉和燕寔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在北地小镇待下去,在宿龙军离去当日一大早,燕寔便收拾了包袱。
李启善如常一般起来时,便见隔壁院子里多了两匹马,他张望了一下,心一紧,忙跑着喊:“玉儿!”
李眠玉穿着兔毛斗篷俏生生站在屋门口,眼睛弯弯的:“十二皇叔早。
”
李启善指了指院子里两匹马,秀气的脸上几分紧张,“你们两要走了?”
李眠玉摇了摇头,抿唇笑:“不是我们两,是我们三。
”
李启善怔了一下,先是不解为何要离开这安详的小镇,又是心里莫名一松,眼眶都湿了,“我也一起呀?”
李眠玉看着十二皇叔秀气的脸上那双和父王相似的眼睛泪汪汪的,一下心里很软,柔声细语:“十二皇叔当然一起,我不会丢下十二皇叔的。
”
李启善当即就哭了,顾不上侄女婿在一旁,一下上前保住李眠玉,哽咽着说:“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