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用什么能留住他(2/3)
在他面前撕掉了一部分平庸的伪装,说道:“东昌府的乱象,我在封地也略知一二。
州官无能以至马贼轻易破城,府衙与卫所不思安民只知盘剥百姓,把户部派来的钞关主事也拉下了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虽身为藩王不宜干政,但薛御史乃是清流砥柱,于朝堂上发声有如黄钟大吕。
东昌府这天能不能亮得彻底,就看薛公的了。
”
薛图南颇为震撼地看了他一眼,在心里重新掂量一番这位郡王的分量,试探道:“府衙与卫所、钞关勾结不法,证据我也收集到部分,再深挖下去,将他们勾连在一起的那个中枢之人,很快也会曝光于世。
”
秦深亲手斟了杯茶,放在他面前:“主谋者该当何罪?”
“按律当斩,诛连家族。
功勋世家,罪减一等。
若是宗室,罪再减一等。
”
“也就是说,宗室若非犯欺君、谋逆等大罪,按律是判不了死的。
”
薛图南无奈道:“不错。
就算挖出中枢之人,审来审去,只怕最后也不过是削爵、圈禁的下场。
”
秦深说:“既如此,我也有一句话想劝薛御史。
”
“殿下请讲。
”
“——死都死了。
”
薛图南一怔,心念数转,明白了秦深的意思——死都死了,是比按律定罪更重的惩罚。
一个众生平等的“死”,把宗室的免罪、轻罪特权剥除得干干净净。
他沉吟良久,不惜此身地质问:“小鲁王殿下,真的是死于楼塌的意外?”
秦深不容置疑地答:“是。
也必须是。
”
薛图南沉默了。
他捏着滚烫的茶杯,竟没感觉到痛。
秦深又说:“薛公,不是我护短,也并非因为爱惜鲁王一脉的声誉。
而是我父王英灵未归——大岳的秦大帅,在辽北苦战之地,还未回来。
”
秦大帅……薛图南鼻梁一酸,眼眶中霎时蕴满了将坠之泪。
“薛公,你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所以我也坦诚以告:真相总有一日会公之于众,但不在当下。
”
薛图南长叹口气:“殿下何必要告诉我这些。
”
秦深缓了眉眼,温声说:“还望薛公念及人子之心,给我一些时间去做未竟之事。
”
薛图南被他说服了,苦笑道:“都已经罪加二等了,殿下如此自严门户,颇有乃父之风,我又怎好再苛求。
“说实话,所有证据提交朝廷后,犯官的口供、物证全都指向小鲁王殿下,三法司必然左右为难。
但好在,正如殿下所言,‘死都死了’,大概只会到犯官这一层为止,除非……”
秦深接口道:“除非朝廷上有人想借题发挥,欲根除我鲁王一脉。
”
薛图南深深吸了口气,下定决心,沉声道:“老夫不会眼睁睁看着!长公主殿下也不会。
”
秦深眼底微亮,知道这位朝堂上的肱股之臣,是在向自己支招了。
他拱手道:“多谢薛公点拨。
我身为子侄,也该多向姑母问问安。
”
薛图南看他的眼神再次发生了变化——何止是乃父之风,简直比当年的秦大帅更敏锐,隐隐有青出于蓝的气势。
如此美才,竟在“平庸孤僻”的流言中,埋没了这么多年!
他起身,拱手告辞:“殿下,保重。
”
秦深也起身,郑重还礼:“薛公,有我在,东昌府必不会重蹈覆辙。
”
薛图南信了,也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