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朕为将军解战袍(1/3)
文武百官在天和殿聚而不散,左等右等,只等到了殿外值岗金吾卫的一声:“——清凉殿走水了!”
众臣闻讯涌出大殿,站在月台上向西北方向眺望,果然见清凉殿的主殿已被冲天烈焰吞没,火势愈烧愈烈,彤云映红了碧空。
是意外走水,还是有人故意纵火?
若真有纵火者,总不能是刚刚接受了百官朝拜的新君,这皇宫的一楼一宇,今后可都是他的住处。
众臣议论纷纷,诸般猜测,最后终结在一名前来传令的渊岳军骑兵身上。
那传令兵匆匆拾阶而上,对众臣大声说道:“先帝于清凉殿引火自焚,宾天往极。
秦少帅与叶阳尚书已救出十皇子殿下,诸位大人不必担心,可先行退朝。
明日且听麟阁政令,再议他事。
”
传令兵说完,直截了当地走了,像是并不在意众臣反应,也无需再回禀给秦深。
众臣听闻延徽帝宾天,很是一番唏嘘,但也觉得这个结局不出意料,有些人还暗中生出猜测:会不会是秦深下了手后,假称对方自焚,毕竟弑君之名传出去不好听,于史书上也是污点,哪怕弑的是昏君。
大司寇齐珉术却仿佛听见了这些心声,凛然道:“殿下护住了十皇子,便是光明磊落之举,有些人不要以己度人。
众望所归之君,不需要欺于暗室的手段。
”
方才做不堪揣测的官员,悄悄背过身去,掩藏起此刻的尴尬与惭色。
韩鹿鸣若无其事地道:“诸公那便散朝吧,明日等候麟阁政令。
”
麟阁政令,自容九淋倒台之后,其实便是叶阳辞所下的代相令。
问题是,新君即将登基,叶阳尚书还能保住“假相”之位吗?
众臣心底又是一通结论不一的揣测,在窃窃私语中散去了。
渊岳军全面接管了皇宫的守卫之职。
金吾卫、羽林卫、府军卫等,在还没有彻底投诚与接受收编之前,都被挪到了外城的军营临时安置。
原属于禁军的,唯独狄、余二将率领的女骑,独得秦深信赖,依旧在皇城内外来去自如。
皇宫内,谈丽妃听闻延徽帝归西,搂着秦泽墨瑟瑟发抖了整夜,然而韶景宫外围只是戒备森严,守卫不肯放宫内人出去,却并未有一兵一卒来犯她与十一皇子。
皇宫外,谈家的国公府与各侯府,灯火彻夜不熄。
谈国公召集了在朝堂能说得上话的所有子嗣,以及出自长公主的两个他的孙女儿,商议局势与后路。
——没敢请长公主这位儿媳。
非但请不来,她的子女们抱着目的求见,还吃了亲生母亲的闭门羹。
长公主让府内管事出来留言:皇家之事,她一律不管。
不仅先帝丧事她不出面,新君是谁、十一皇子何去何从,也与她无关。
如今她只是个抱恙在身的老妇人,今日不知明日事。
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万事自决,也不必来问她。
兼安侯谈濯与他的两个妹妹谈菲、谈馥没见着母亲,悻悻然地离去。
然而公主府大门一关,身心俱疲的秦折阅仍是问起了宁却尘:“楚白呢?这犟种又跑去哪儿了,怎么整整一日夜不见人影?”
宁却尘自承安门回来后,也没找着萧珩。
不过他刚从幸存的奉宸卫口中得知了内情,忧心忡忡地答:“听说是昨夜先帝尚在时,他带兵逼宫,强迫先帝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