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医仙她爹武功天下无敌!(2/3)
眼,能看见自己国家气运的增长,就相当于是将军队的功劳也具现化了,让承乾帝直观的看见了军队的功劳,那么他犒军起来自然大方许多。
司源使手段让承乾帝看见那所谓的气运金龙,目的也正是如此。
他要让承乾帝知道,他这个国师掌控兵权不是为了别的,仅仅只是为了增强国家气运,方便他借助国运避灾,并且他借用国运不会对国运造成损耗。
口说无凭,当然还是要让承乾帝亲眼看见他才会相信。
这就让承乾帝无比坚定的支持司源的行动。
整顿江湖结束之后,整个江湖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那些能够佩戴宝刀宝剑或者其他武器出门的江湖侠客,都是在官府登记之后,有特殊的武器携带许可证,才能堂而皇之的带着兵器在外面‘行走江湖’。
江湖上仅剩的那些门派,不是在朝廷的监管下按时纳税低调招人,就是直接在朝廷的管控之下招收弟子门人,反正都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除了这些门派之外,曾经在江湖上声名赫赫的武林世家,也不会再自称是武林世家了,而是改走武举或者从军的道路,带着一身家传武艺为国家为朝廷效力。
归属于朝廷的武功高手多了,那么立法针对那些欺压百姓的武功高手的方案也可以顺利实施了。
犯了事的武功高手再也没办法凭借自己的高强武功轻易从朝廷的通缉追捕中逃走了,因为归属于朝廷的高手武功更强。
在执法者的强大实力镇压下,那些犯罪者自然掀不起什么波澜。
犯罪率迅速下降,收益的自然就是最底层的百姓。
在察觉到日子渐渐的好过起来,百姓们知道为什么那些无法无天的江湖人士变少了,全靠国师大人之前整顿江湖的行动,于是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的给国师大人立起了长生牌位。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自然就是国富民强盛世太平的景象。
承乾帝看见的国家气运也会继续增强。
在整顿完江湖之后,司源把那些投靠的江湖高手全都收入自己国师府名下,对他们多有指点,让他们的武功变得更高,再把他们派出去巡查天下,监控江湖,维持他打下来的稳定局面。
司源自己则是坐镇京城国师府,专心养崽参悟天地法则,不再理会外界风云。
随着司源的沉寂下来,朝廷也归于平静。
只是还是有不少达官贵族坚持不懈的上门拜访司源,试图讨好他,从他这里获得好处,也像承乾帝那样延年益寿。
司源多多少少也会给点儿面子,就算是那些不待见的人家,人家上门拜访的次数多了,诚意足了,他也会见一次,敲打敲打对方,让他们多积德行善,然后给片枣叶当甜头,促使他们行事作风发生改变。
唯独靖安侯府的人,司源从未接见过。
一开始司源有很多人家都不见,只见少数人,靖安侯府倒是没觉得他们家混在众人之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被司源接见过的人家越来越少,靖安侯府一直都是求见无门,渐渐的他们就不安了起来。
等到只剩他们一家从未被接见过之后,靖安侯府全家人都慌了,难道是他们靖安侯府不知什么时候得罪过国师大人吗?竟然这么不被国师大人待见?
恐慌的情绪在靖安侯府蔓延。
倘若只是没法找国师求得好处也就罢了,大不了就是维持原状。
但如今国师府在朝廷上权势滔天,国师一句话就连皇帝也要听从。
若是外人误以为靖安侯府得罪了国师大人,哪怕国师大人没有开口对付靖安侯府,也多得是为了讨好国师大人而主动对付靖安侯府的人。
为了不成众矢之的,已经退休养老的老靖安侯都主动出马,腆着老脸联系往日的姻亲人脉,打听国师为何不愿意接见靖安侯府的人。
但不管老靖安侯找谁打听都没打听出来,因为其他人也都不知道为什么仅仅只有一个靖安侯府被落下了,也在打探消息中。
此时国师府内,司源看着于神医问道:“还没想好吗?”
于神医手里捏着自己刚刚炮制好的一份药材,深深的叹了口气:“我实在不知该怎么做,那毕竟是我的亲生父亲,曾经也没有亏待过我,要我亲手对他实施报复,我……”
善良的人永远顾忌更多。
老靖安侯当年放弃了于神医这个嫡长子,只是没有像继夫人那样害过他,在他看来就是不曾亏待过他,他便会心软。
这些年来于神医一直行医救人,活命无数,积德行善,从未真的用自己的医术下毒害死过人,所以如今要他对靖安侯府出手,他却还是顾念着曾经的血脉亲情,犹豫不决。
司源对于神医这种优柔寡断的态度有些烦,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便是,这样犹犹豫豫的算什么?而且又没要他亲自动手。
骨子里有些睚眦必报小心眼的司源对于神医的顾忌很不理解,但他表示尊重:“如果你不知如何是好,那就选择逃避好了,对靖安侯府的人避而不见就好。
”
于神医沉默了下来,没有再说什么,算是默认了司源的话。
为了不让靖安侯府的事情继续占据他的心,他选择窝在药田里侍弄药材,或者是编写医术教材,逃避自己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司源对于神医的逃避行为也不置可否,他看了身边伺候的宫女一眼,微微勾了勾唇。
国师府可不像以前在黎家的时候,没有什么人伺候,就他和小茯苓父女俩,再加上于神医三人,总共五个人住。
这国师府建造好之后,承乾帝就殷勤的送来了不少伺候的宫女和太监。
平日里司源极少让这些宫女太监近身,但今日他与于神医的谈话,却没有避开这个宫女。
果然,没过多少时日,于神医的身世就被悄悄的传了出去。
那些到处打听国师府为何不待见靖安侯府的权贵人家,也终于知道为什么靖安侯府怎么送拜帖都见不到国师大人了。
原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