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诡异向日葵花。(3/3)
形的眼镜架,初步证明死者平时戴眼镜,而且是金属框。
”
李疏梅仔细看了看,在透明物证袋里,是漆黑的细铁片,被烧得已经没有眼镜架的形状。
了解了基本情况后,曲青川若有所思望着车架,不一会,忽然说:“周宁,车辆识别码检查了没?”
周宁是痕检科负责人,三十岁左右,他恍然大悟,“差点忘了,大家赶快检查一下。
”两名技术员快速走到车架前舱处进行检查。
马光平说:“识别码是这辆车唯一身份证啊,看来我们有机会锁定死者身份。
”
一名技术员小心用刷子对炭灰覆盖的钣金表面进行小心清理,另一名技术员目光炯炯,慢慢念下车辆识别码数字,其他人快速记下了。
李疏梅也顺手记下了,曲青川果然转头看向她,“疏梅,你回去联系下本市各汽车经销商,还有车管所,能不能尽快确认这辆车的身份。
”
“好,曲队。
”
曲青川又问马光平:“老马,这向日葵到底什么意思啊?”
“不知道啊,”马光平摇了摇头,蹙眉道,“太奇怪了。
但我知道,有一些凶手喜欢在现场留点什么,故弄玄虚。
”
曲青川说:“等一下我们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向日葵地。
”
李疏梅也认为,这几支向日葵花很可能是就地取材,采摘于附近区域,或许他们还能通过采摘现场找到什么线索。
曲青川又带着李疏梅仔细检查了现场,这里正如痕检科检查的结果,存在过脚印,但事后被处理了,因此有一些被铲子铲平的小泥坑。
尸体被装进尸袋,大家收拾现场准备回去,李疏梅的目光又一次触碰四朵向日葵花,技术员正俯身要收捡那几朵花。
“等一等!”
李疏梅情急地喊出声。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飞快跑了过去,站在四朵排成一列的向日葵前方,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那副忧伤的画面。
几名还逗留在稻田的同事都看向了她,也许她今天在这里并不起眼,然而此刻却让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曲青川和马光平也第一时间朝她投来目光,李疏梅说:“曲队,这不是凶手随意放的,这是一幅画!”
“什么?”曲青川皱着眉宇走向她,马光平也紧随而至,两人站到她的身旁,紧紧注视着她身前,平放在炭灰上的向日葵。
“是梵高的《四朵枯萎的向日葵》,原画就是这样摆放的,摆成一排,最右边一朵翻在背面。
”
曲青川的目光一沉,马光平不敢置信道:“这也是一幅画?”
他的语气带着微讶,因为不久前,姜琴玉的死亡现场也被布置成了一幅画,而且同是梵高的画。
李疏梅说:“我在崔锐的办公室看到过这幅画,他有三幅画,其中一副是《星空》,第二幅就是《四朵枯萎的向日葵》。
”
“妈的,这凶手也是崔锐?”马光平不敢相信,骂起人来。
他又朝李疏梅发出赞叹声:“疏梅……”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老马,凶手应该不是崔锐。
”曲青川微微摇了摇头,他眼睛明亮如炬,又看向李疏梅,问她,“崔锐是不是戴金属边眼镜?三十二岁,属于青壮年男性,他还有一辆奔驰轿车?”
李疏梅答:“对。
”
“昨天晚上十点左右他回到了秦东市,如果确认死亡时间就是在十点以后,那么稻田的死者很有可能就是崔锐!”
死者是崔锐?李疏梅一怔,现在姜琴玉案的第一犯罪嫌疑人是崔锐,如果死者是他,那么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是谁?
马光平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现在可以很快证实的,就是奔驰轿车经销商,这能快速缩短死者身份范围。
”
李疏梅说:“我回去就和经销商联系。
”
“好,”曲青川吩咐,“老马,你这边要尽快确认死者DNA。
叫老杜他们赶快取样吧,联系下崔锐家属做DNA匹配。
”
“没问题。
”
-----------------------
作者有话说:《四朵枯萎的向日葵》(FourWitheredSunflowers),是荷兰画家梵高在188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于荷兰国立渥特罗库勒穆勒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