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张肖像。(2/3)
,这和祁紫山猜想的一样,这两个人应该是他们共事后遇到的人,他也道:“疏梅,我和你一样,我也感觉见到过他们,不过我想了半天,没有想到是谁?”
“是啊,总觉得特别像,又不是很像,我反而觉得心里很纠结。
”
祁紫山冷静地说:“疏梅,如果我们都认识,那说明这两个人就是我们共事时见到的人,一定出现在以前某个案子里。
还有,这是十六年前的肖像了,十六年能改变一个人的面貌,但是骨相一定还会维持最原始的特征吧。
”
“对,这两名凶手当时还未成年,成年前骨相的确会发生变化,但是以两人当时的年龄,变化不会太大,最基础特征一定是会保留的,而且成年以后头骨停止发育,后面的变化就是一些表象变化了。
我现在可以尽力画出他们十六年后的样子。
”
尽管头骨不再发育,但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因为各种原因仍旧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疏梅只能按照人的基本成长规律塑造他们十六年后的样子。
她果断下笔,对照着十六岁的模样,快速画下新的两幅肖像,这一次她采用的是速写的方式,只抓住人的基本轮廓,很快紫山就脱口而出:“疏梅,根据你的画,我能断定,这两个人就是西江河抛尸案里的两名受害者,雷立轩和佟志广。
”
西江河抛尸案至今已经有些时日了,因为调查白皇后,李疏梅差点快忘记他们的名字,不过经祁紫山提醒,李疏梅也刹那间想起来了,这两人的模样就是雷立轩和佟志广,他们都是被凶手活体取肾残忍杀害,尸体于前后一周多时间抛进了西江河,而且在他们的胃内留下了凶手的纸条,上面写下了梵高和毕加索的谜语。
这也是后来她参加省厅专案组,和祁紫山一起调查白皇后的起因,因为祁紫山和省厅专案组认为,杀害雷立轩和佟志广的凶手就是白皇后。
祁紫山补充说:“两人当年都是十六岁,十六年后,正好是三十二岁,这符合他们现在的年龄。
”
对,李疏梅也记起来了,雷立轩和佟志广正好都是三十二岁,这不能称之为巧合,当初他们认为白皇后杀害他二人,只是因为他二人身强体壮,符合她挑选的条件,现在看来,这件事绝不简单,她忙说:“我可不可以理解为,白皇后并非是任意选择了这两个人,她是不是有别的目的。
”
祁紫山冷静地说:“如果说有别的目的,那只能说白皇后也知道十六年前的连环杀人案。
”
刚才李疏梅没有想那么多,被祁紫山这么一提醒,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胸口就像被什么刺了一下。
知道十六年前连环杀人案的人并不多,除了市局里个别人,再就是她家里的人,包括李老师和姐姐夏忍冬。
谁会对十六年前的凶手抱有那么大的仇恨,要残忍活体取肾,除了也是十六前命案的受害者家属。
以对白皇后的了解来说,年轻,不到三十岁,喜欢穿黑色衣服,这不得不让她想起姐姐夏忍冬。
夏忍冬绝不会忘记十六年前的案子,因为当时她已经十一岁,她比起只有六岁的疏梅更懂事,她不会忘记那时候的惨痛经历。
自从李疏梅参与刑侦以来,她能够很快推算出案子的细节,关于姐姐和白皇后的联系是李疏梅一闪而过的念头。
但是在这个念头产生以后,她就十分后悔、愧疚和自责。
她知道姐姐的为人,她善良,勇敢,而且对人极好,这十六年来,姐姐已经胜似亲姐姐,她和姐姐永远都不会分开。
所以李疏梅绝不会相信夏忍冬就是白皇后,这是绝不可能的,知道十六年前案子并且对凶手憎恨的人也绝不会仅有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