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被赶出京城(2/3)
去,农民没了土地,就只能沦为佃农。
可世家却用少量的佃农种大量的地,而朝廷征税是按着人头征的,这些没了土地又无法被雇佣成佃农的人就成了无钱缴税的流民,流民越积越多就成了匪寇,加之黔中多山,这些匪寇依山藏身,慢慢成了气候,他们靠着打劫来往商户,搜刮盘剥农户立身,积聚财富,这法子比种地可舒服多了,所以开始有了一家之中既是农户又是山匪的情况。
折子里方才写了一家生了四个儿子,两个上山为寇,两个在家种田给山匪通风报信,除了这种,也有县衙中被山匪买通的人,朝廷只要一派人剿匪便有人给山匪送信,这边兵将刚出去那边山匪就没了影子,朝廷耗着粮草围剿两个月,愣是连几个山匪毛都没有捉到,这山匪可不是越剿越多吗?”
萧宸有些惊异抬眼,只看了一天的折子就能看见关窍他倒是没有想到:
“倒是朕小瞧你了。
”
凌夜寒有点儿心虚,这自然不是光看一天折子看出来的,上辈子黔中已经被萧宸收拾妥帖,他自然瞧的清楚,不过都装到这儿了索性装到底:
“陛下该不会觉得我只会打仗吧?”
萧宸一只手肘撑在圈椅中,狭长凤眸中点着几分笑意,浓密睫毛在一侧宫灯映衬下浮出一层暗影,午膳后略带倦色的面容让他周身都透着一股闲适慵懒,他瞧着这给了三分颜色就开始开染坊的人开口:
“不然呢?你还会做什么?”
凌夜寒最喜欢他笑着的时候,立刻凑过去,眼睛笑眯眯的:
“我还会为陛下分忧,刚才我就到值房当面羞辱了那几个御史,保准接下来没人再敢写那种罗里吧嗦的折子碍你的眼了。
”
他不提萧宸还差点儿忘了,他哪怕没让宫人回禀也猜得到让凌夜寒去传旨会传出个什么德行:
“得罪御史日子可不好过。
”
凌夜寒上辈子就与朝中那群御史过了不知多少个回合了,这辈子更无所谓,而且他得罪御史,总比萧宸得罪御史的好,他满不在乎地开口:
“我不怕,无非就是嚼舌根多参我几本,我都习惯了。
”
萧宸手中端起茶盏,撇了两下茶叶出声:
“黔中的事你看得清,法子有了吗?”
凌夜寒自然是有法子的,这法子上辈子萧宸派去黔中的宋齐玉便用过,既然官通匪,民通匪,首要做的就是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但这不是个一蹴而就的活儿,而且历次剿匪的钦差都是带着兵去的,多数人都觉得剿匪是兵剿,只能动武,反而地方的官员在政事上未必会听从这钦差的话,凌夜寒侧头瞧着身边的人:
“有是有,不过,哥,这剿匪不能直接打,所以少不了当地官员的配合,但是我现在戴罪之身,官也没了,就一个侯爷的空衔,人家地头蛇,万一不听我的怎么办?”
萧宸抿了口茶,瞧着身边这拐弯抹角说话的人真想一茶盏砸过去,万一不听他的怎么办?这是人还没出京就问他要挟制地方总督的权力,这朝堂之上换任何一个钦差出京也没人敢说这样的话,半晌他凉凉开口:
“你好大的胆子。
”
凌夜寒从善如流地跪在了他面前:
“陛下恕罪,是臣狮子大开口了,但是狮子确实需要抗衡地头蛇的旨意,不然臣去了也是白去。
”
他不是贪恋权位,也不是非要官复原职,而是上辈子宋齐玉最初去黔中就是碰了壁的,他的法子是对的,但是那时他毕竟只是个三品官,即便顶着钦差的头衔也尚不足以抗衡黔中权贵,所以其实前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