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3)
还是五妹好,呜呜呜呜,知道他们缺肉吃,几乎包袱里装的都是肉干。
苏父却拿着那封信翻来覆去的看,尽管他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但是听了刚刚那人读的内容,他知道这是他娘子陈氏写的,心里写家里不仅开了食铺酒楼,还买了马车,在县里置办了房子,写吴婆子和苏老头和家里人的近况,写自己正在给女儿相看,让他参谋参谋,还说等他回去。
苏父一边感慨家中变化竟是如此之大,一边仿佛透过纸背看见了陈氏就在他面前,对他絮絮叨叨的说着家中琐事,耳边儿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背着光的他捏着那张薄薄的信纸忍不住眼睛有些湿润。
真好,家里好就行。
其实这些年他也想托人给家里捎信回去,但是身上的银钱总攒不够,尤其是他和儿子处处被上官针对,好几次差点命丧战场,军饷全用来买药买粮了,于是便只好将送信这事搁置,好在半年前,宋公子带来好消息,让他心总算放了下去,想到这里苏父开口道,
“对了,这吃食你们挑一些送去给宋公子他们。
”这半年来,宋公子对他们照拂有加,也正是因为对方那沈降才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打压他们,让他们父子能够在上场战役中崭露头角,所以苏父对宋泠主仆很是感激。
苏青山想也没想就点头,“爹你放心吧,我们拿到就给了的。
”
“那就好。
”苏父点点头,然后这才拿起那包袱里的吃食来吃,熟悉的味道涌上心头,是五丫做的,只有五丫才能做得这样好吃。
“还有衣裳鞋子呢,定是娘做的。
”旁边的苏青山一边嘴里叼着肉干一边去拆另外几个包袱,包袱被打开,露出皮毛做的衣裳,一看就跟几年前几人穿的那几件差不多的针脚,正好,几人身上穿的毛都快秃了,如今刚好有换的。
三人不约而同就拿起包袱中的衣裳往身上套了上去,寒风中,这衣裳穿着舒服暖和极了。
就是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帐外帘子突然被人掀开,走进来几个跟苏父一样的黑大汉,几人正是当初跟苏父一起来的同村的军户,苏父见了他们赶紧让他们来一起吃东西,几人有些不好意思,“不吃了,什长我们是想问下,我们家中的情况。
”
前段日子听说要送信回去,几人便一起找到苏父让一起稍个信回去,如今那送信的回来了,听到风声他们便来了。
“来,吃一些再说。
”苏父一边给几人递吃食,一边笑着说,“都没事,好着呢。
”然后一一说了信上说的那些话,还将他们娘子带的东西给了他们。
几人听了果然松了口气,尤其是听说他们的媳妇如今在苏家开的食铺干活,有地方住有东西吃,纷纷感谢苏父,苏父直说,“这跟我没关系,你们要谢就自己回去谢我娘子和我五丫头好了。
”
其中一个男人道,
“这是自然的,我们若是能回去一定好好感谢陈娘子和苏娘子她们。
”
“是啊。
”
几人七嘴八舌说了起来,一时营帐热闹起来。
除了那从营帐过的李树根父子,自从知道苏家父子攀上冀王身边的宋先生后,他们两人就一直心里忐忑不安,这几年里,两家早已因为利益从生死相依的关系变成了如今的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