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停工 半夜尖叫(2/3)
不知道啊,就是有点不敢买。
买了一次,就想着再买,多买几次,心里不踏实。
”
前世,江茉莉看新闻,有人做卤味卖,就是在里面放让人上瘾的东西,放了别的东西也会很香。
没有证据,江茉莉自己害怕,她就少买一点,偶尔吃一次,又不是经常吃,不是非得每一次都买那一家的。
“没有经常买,没什么事情。
”江母道,“改天,不用买,我来做。
现在又没有上班,有时间做饭。
你想吃什么,跟妈说,妈去做。
”
“好咧。
”江茉莉道,“我想吃红烧肉,瘦肉多一点,我不爱吃肥肉。
”
“没问题。
”江母轻笑,她随后想到一点,“你哥是不是找你借钱了?”
“妈……”江茉莉疑惑,“您刚刚跟着我出去了?”
“没有跟着你出去。
”江母道,“我想着他们没有找我要钱,那就是找你借钱了。
孩子要报名上幼儿园,要钱的,得直接交钱,不能欠钱。
孩子上幼儿园,要是要托管,要让幼儿园管一顿饭,还得多交钱。
翠花没有工作,她可以去接孩子上下学,孩子不用在幼儿园吃饭,能少交一笔钱。
再少交钱,不是还得交钱吗?”
“您都知道啊。
”江茉莉道,“我还以为……”
“以为我不知道吗?”江母道,“你这个经常去上班的人都知道,我还能不知道?你嫂子娘家人给她打了几次电话,都是借钱的。
那些人都当她来城里了,她发大财了,就找她借钱。
而她呢,傻乎乎地把钱借出去,也不知道为她自己的小家考虑考虑。
她真当那些钱是好赚的好攒下来的吗?”
江母迟迟没有出手,她没有再给钱给赵国栋夫妻,她就是要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江母想过赵国栋可能去预支工资,也想着赵国栋可能找朋友借钱,当她想到赵国栋找江茉莉借钱,又觉得很正常,不出预料。
“到真正要用钱,不能省钱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要借钱了。
”江母道,“你把钱借给他们,他们什么时候还,都还不一定。
他们需要钱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小的那个眼看着也要读书了,时间过得很快的。
你哥一个人工作,他能攒下多少钱吗?你嫂子娘家人以后少不得还是得要她帮衬的。
”
“哥会一直帮衬嫂子的娘家人?”江茉莉道,“哥有那么傻吗?是嫂子的娘家人借钱,还是娘家的亲戚借钱?”
“不清楚。
”江母道,“你哥在乡下待了那么多年,你嫂子娘家人有帮衬他们,人家找他们借钱,估计他们也不好拒绝。
”
“……”江茉莉歪着头,那她就不知道了。
“你别每一次都借钱给你哥。
”江母道,“他问了,你就借钱,会问习惯的。
你哥有他自己的小家庭,你以后也要有属于你自己的家庭,得让你哥自己去管那些事情,一个当哥哥的不能总想着让妹妹出钱。
”
“我不是每一次都借钱给哥的,哥回城以后,第一次问我借钱,我当然得同意。
”江茉莉不好意思不同意,总不能不让自己的侄女去上学,女孩子更得上学,多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江茉莉没有学习戏曲的话,那她一定会更加努力读书,争取考上高中,再上大学。
江茉莉真要是去考高中能考上,她初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一点都不差。
要不是江茉莉喜欢戏曲,要走戏曲这一条路,她就继续上高中。
“嫂子不是很喜欢女孩,她对大妞的态度不如对儿子。
”江茉莉道,“真要是没有钱,借不到钱,他们可能真的不让孩子读幼儿园。
有的人就觉得孩子没有读幼儿园不影响。
孩子多读一年幼儿园还是不一样,能提前学习一些知识,等到一年级不会那么辛苦,会轻松一点。
”
“你哥自己会关心他的孩子,不用你多操心。
”江母道,“妈不是不让你关心他们,也不是要你非得管他们的事情。
你有你自己的生活,管不了他们那么多。
”
“妈,放心吧,事不过三。
”江茉莉道,“哥要是找我借三次钱,我就不借了,让他去找别人借钱去。
”
江母心疼儿子,她也心疼女儿。
江母尽量一碗水端平,别人说她没有端平,她不去管,她只想着自己要怎么做。
江茉莉给江母带来了很多温暖,有江茉莉的存在,江母在江家的日子好过许多,江父对江母也好一些。
当年,要是没有江茉莉,江玉琴做事情只会更加过分。
有江茉莉在,江父多少会顾虑到江茉莉。
江父回到家里,江茉莉跟江母没有说赵国栋借钱的事情。
在江茉莉能力范围之内的,借了也就借了。
别人不知道赵国栋找江茉莉借钱,苗桂凤知道。
前世,赵国栋夫妻也有找江茉莉借钱,江茉莉借钱给他们了。
江茉莉愿意借钱给赵国栋夫妻,却不愿意借钱给江玉琴,江玉琴就闹了,她觉得江茉莉瞧不起她,江茉莉欺负她这个当姐姐的。
晚上,苗桂凤跟杨炳荣躺在床铺上,苗桂凤想到了大妞要报名上学的事情。
“翠花他们夫妻应该找江茉莉借钱了。
”苗桂凤道。
“嗯?”杨炳荣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他没有想到苗桂凤会突然说起赵国栋夫妻的事情。
“翠花花钱大手大脚的,买了那么多东西,新衣服、新被子,还买了东西寄回去给她娘家,又借钱出去。
”苗桂凤道,“他们两口子手里的钱就那么一点,不可能没有花空的。
”
“又不是我们家的事情。
”杨炳荣道。
“他们……”苗桂凤本来想着那些人会不会闹起来,估计不会了,江玉琴不是江家的女儿,江玉琴不敢过来闹。
这一段时间,江玉琴为了照顾养子,她工作都没有好好做,还出差错。
这让车间主任很不高兴,工厂本来就没有多少单子,有员工在那边偷懒,不好好做事情。
厂里领导想着让一部分职工先休息,等有单子再让他们来工厂上班,只是让他们待在家里的时候,就没有工资了。
那些人愿意去找别的工作,那也行,工厂不阻止他们去找别的工作。
要是别的工作是临时工,也不用那些人辞职,只要厂里要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能回来工作,那就行。
江玉琴不愿意再另外去找工作,她就想着一直在厂里做着。
汪春芬跟江玉琴是一个工厂的,两个人遇见一样的情况。
汪春芬不像是江玉琴那样没有好好工作,她用心工作,但大环境就是那样,她的工作也受到影响。
“怎么能这样?”江玉琴十分气愤,“怎么不先让其他人先回去家里等,要让我们先回去家里等?”
“厂里不是说了吗?按照家庭困难程度来办。
家里困难的,先留在工厂,有订单了,先让他们上。
”汪春芬道,“我们结婚了,家里有另外一半,对象在工作,有工资,就让我们先回去家里等一等。
等厂里有更多订单了,再让我们回来。
这中间,我们自己找点零活干。
”
“那些零活好干吗?干的时间长,还没有多少钱。
”江玉琴道,“别人困难?我还说我困难呢。
我们家有一个小孩子,这孩子的亲爸没有了,是我跟丁超在养着的。
养孩子费钱的,就该让我们在这边工作。
”
“……”汪春芬看向江玉琴,她早就跟江玉琴说过了,养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养孩子就是要费钱,还要费很多的钱。
要是江玉琴不愿意花这个钱,那江玉琴就不要跟丁超结婚,就该早早嫁给别人。
要是江玉琴嫁给别人,生属于她自己的孩子,不要去给别人养孩子,那会好很多。
江玉琴还能挑选一个婆家人好一点的男人,婆家人还能多照顾他们一点。
江玉琴非得嫁给丁超,去给别人养孩子,谁都阻止不了。
“一有事情就让我们退让。
”江玉琴道,“我们来工厂也是有好几年的,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还说我们年轻,我们好找事情做。
外面的工作多难找,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
工厂还没有倒闭,就是缺少订单,领导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让员工回去家里等一等,暂停发放工资。
改革开放,市场调节,很多工厂都面临缺少订单的情况,不只是江玉琴这一家工厂。
有的工厂乘势而上,发展得更好,有的工厂就是落魄了很多。
一些单位领导都习惯了上面下发订单,上面没有下发订单,要他们自己出去找订单的时候,他们都懵了。
出去找订单,去哪里找订单,什么人需要那些东西,哪里的人需要那些东西,谁会出那些价格……有诸多问题需要那些人解决的,那些人只能想办法,想不到办法也得想办法。
领导们头疼,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
江玉琴不管领导开了多少次会议,也不管这个抉择有多么艰难,她只知道自己当初花了钱买的工作,怎么就能让自己回家等着。
“那些年岁大的人,他们还能早点退下来,过几年就退休了,我们呢?”江玉琴道,“我们更不容易的,结婚养孩子,我们手里还没有积攒的钱。
”
“先回去。
”汪春芬道。
“不行,我要去找领导。
”江玉琴撸起袖子就要去找领导。
汪春芬连忙拉着江玉琴,“别去。
”
“为什么不去?”江玉琴皱眉。
“你傻了吗?”汪春芬小声地道,“你忘了你工作是怎么来的吗?”
江玉琴的工作是买来的,这是不允许的,只是买工作的时候,别人会说是前头那个人的亲戚,领导们睁一只眼闭眼,这事情也就过去了,没有人会去深究。
又不只是一个人买工作,买工作的人基本都认识单位的人,多少也算是有点人脉的,大家都不会多说。
买工作还要不少钱,还需要时间回本。
“真要计较起来,你比现在的结果还要不好。
”汪春芬拉着江玉琴,不能让江玉琴去找领导。
江玉琴真要是惹闹了那些人,怕是那些人就会翻出以前的事情来。
“我……”江玉琴泄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