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庄周晓梦(1/3)
黄河与长江之间流淌着一条淮河把天下分为了南方与北方,沿着淮河流淌着方向看去,南岸是连绵不绝的丘陵,北岸则是零零洒洒的几座不知名的小山。
一座被当地百姓叫做凤凰山的小山上面有三间茅草屋,一个茅草与槐树搭就得凉亭,茅屋四周载满了竹子。
在小竹林中,一位身着道袍,右手抚着茂密而又乌黑被修剪的很精致的长髯满意的说道:“徒儿,今日就先练到这里吧。
”
一名身着青色葛布,脚穿布鞋,虽看着年幼,但一脸坚毅的神情,两条浓密的剑眉的少年道:“师父,徒儿还想再练习一会,师父三天前和徒儿说的心到箭到,徒儿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思考师父话中深意,可总是不得其法。
”
师父看着一脸不满神情的徒弟道“哈哈哈哈,我的傻徒儿,为师用了近二十年才吾得这最高明的射箭之法,你怎么可能在这短短几日就能学会。
你今年才十三岁已能做到开的三石硬弓且百发百中已是实属难得,来日方长,要戒急戒躁,沉下心来,方能吾得这高明的射箭之术。
”
徒弟道:“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
师父道“如今天色已晚,快快下山去吧,别让汝之父母担心。
为师夜观天象,近日有雨,你就在家温习一下《尉缭子》,等雨停天晴,上山前来,为师要考教你,不能只顾练习技击之道,这只能做个百人敌,要想做个万人敌,就要多读兵书战策,一文一武,才是长久之道”
徒弟道:“徒儿记下了,这就下山去。
”
此时虽已夕阳西下,但还是能看得到凤凰山下面有几十户人家,房屋大多是茅草泥坯的茅屋,零落的几家白墙青瓦房屋。
每户人家烟囱都冒着烟,农家饭菜的香味引得几个顽童朝家跑去。
一处茅屋院内妇人抱怨道:“咱家老大怎么还没回来,眼见天就黑了”男人不耐烦的道:“和你说了都三遍了,章家老大说咱家老大要多练习一会箭术晚一点回家。
要咱说老大不如老老实实在家耕地种田才是正事,就是你六年前听了那老道士胡言乱语说了几句说咱家老大什么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的胡话非得让老大拜他为师,每年还得搭进去几担上好的麦子。
”
听着男人的嘟囔,妇人顿时不乐意了,声音有些提高道:“咱家老大就是和村里的那些野小子不一样,现在瞧不起读书人了,早干嘛去了,早些年让你爹给你娶邻村你那二婶的侄女好了,又黑又壮的,一把子力气不仅能生娃,还能帮你下地干活,非得费劲要我这个手不能抬肩不能扛的读书人家的小娘。
”
听到夫人有些生气,男人立即嘿嘿笑了笑道:“娘子,咱不是那个意思。
”
妇人大声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顿时,小院里一阵鸡飞狗跳,两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却不管这些,眼睛直直的盯着桌上的饭菜。
这时,男人一脸讨好的笑容正在向妇人赔礼。
一转脸看见两少年,男人心想我治不了你们娘亲还治不了你们。
男人一声大吼道:“老二,老三还不快去村口看看你们大兄回来了没。
”两少年不舍得看着桌上的饭菜慢慢挪动身体走出院门向村口走去。
妇人伸手掐住男人的胳膊道:“只会对自己的娘子儿子发脾气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向你那爱占便宜的大哥发去。
”
男人疼的龇牙咧嘴的,但还是陪着笑。
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