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江东去(九)(3/3)
是从小生活在马背上,加之生存条件恶劣,性情剽悍善战。
没错,汉人组成的军队占有石赵全国总兵力的一半还多。
但还是被占据石赵兵力差不多六分之一的氐族统治,真是可悲。
但仔细一想,这也是正常情况,历史之中出现了好多次,汉军数量是异族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但还是被异族统治,其中许多汉军还是急先锋。
后世的蒙古人组建的元朝,女真人组建的我大清,不都是这样吗。
特别是我大清,进关的时候,女真族组成的八旗军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五万多,我大清的江山还是靠剩下几十万汉人组成的绿营兵打下来的,同胞杀起同胞反而比异族更狠,这不得不说是我华夏民族的悲哀。
话题有些跑偏了,重新回到长江南岸的东晋,东晋的军队全部都有汉人组成。
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的一个臣子叫孙盛的人说“仍旧,非也。
且晋为金行,服饰尚赤,考之天道,其违甚矣。
”于是司马炎听信了孙盛的五德相生的算法,晋朝应该是属于金德,尚白,结果全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
只不过两国虽然有些军服颜色上相同,但头盔铠甲却不甚相同。
石赵将士铠甲的风格更像胡族一些,很少有像东晋那样一副铠甲有上千个甲片组成的那样繁复。
大多都是比较简单的皮甲为主,最多在前胸后背加上圆护加以防护身体要害,正是由于南北文化的碰撞才出现了石虎赏给李文疆那副明光铠甲,它吸取北方游牧民族的皮甲风格,和被汉化的胡族的圆护,还有南方晋朝的鱼鳞甲的特点,组成了一幅防护性能优异的铠甲,这就是因为盛唐而闻名于后世的明光铠甲。
正是由于把这些铠甲的优点组合到了一块,所以明光铠防护性能优异,威武帅气。
即使李文疆这个一千多年以后来的人都比较喜欢明光铠的颜值,虽然明光铠有那么多的优点,但是制作费时费力,十分昂贵。
所以装备比较少,也只有强盛的唐朝才能大量装备。
其实明光甲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还不是很普及而已,只能算是高级军官将领们的专用盔甲。
南岸的王洽一行人走上水寨城墙,站在高高的水寨之上一群东晋水军将领纷纷对在水寨前面千米之外游泳的李文疆指指点点。
其中一名将军向王洽请示道:“大都督,江中心的那个小贼,已超过床弩的射程,不如让属下派遣一对军士驾舟过去把他擒来,献于都督脚下。
”
王洽摆摆手回绝道:“不可轻举妄动,先观察一阵再说,防止惹怒对面的石赵军队。
”
这名将领无奈的下去了。
这时,长江北岸的山丘上的石虎众人也看见了游到江中心的李文疆。
石虎立即说道:“李文疆这小子也太过于大胆了,都快游到南朝的床弩射程之内了。
棘奴,赶紧吩咐你的人把李文疆这小子为我喊回来。
防止对岸派出军士前来追捕他。
”
冉闵也是被李文疆的大胆举动给吓了一跳,所以他听了石虎的吩咐之后,立即亲自下山派人把李文疆叫回来。
此时的李文疆并没有感觉到危险的降临,只是感觉游得畅快淋漓。
听见北岸有人叫他的名字,于是一转身,一个猛子下去不见了人影,再看见李文疆的时候,已经是五十米开外了。
李文疆游到北岸,上了岸后甩了甩身上的水滴。
就看见冉闵带着几个亲兵怒气冲冲的向他走了过来。
南岸的水寨上的一群人看见李文疆上岸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喜欢汉疆喋血风云录请大家收藏:()汉疆喋血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