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3)
“就是这么巧,不过我和白思柔虽然都分到药厂,但我们不在同一个部门,在厂里碰到会打个招呼。
”何思颖解释道。
林秀丽点点头,比起白思柔,她更关心的是:“思颖,你工作怎么样?适应了吗?”
何思颖:“我在厂里的宣传科工作挺好,工作任务不重,办公室的老员工还算照顾我。
”
“那就好。
”林秀丽松了口气,她们初入职场,到了一个氛围好的工作环境,运气真不错。
现在工作就是铁饭碗,没有意外大家能干一辈子,所以谁也不会轻易去得罪一个人。
“不说工作了,我们下班了,应该说说八卦!”何思颖拍拍手,兴奋地说,“我们多聊一会儿,让我继续磨蹭一会儿,我不想那么早回家,免得又被我妈念叨,她现在见我工作安顿下来,一见我总试探药厂有没有好小伙,问我有没有看上哪个男同志,话里话外我最好在药厂找个男的结婚!”
对于家长催婚,已婚人士林秀丽爱莫能助,她只能说:“行啊,你说,我听。
”
何思颖:“我还是跟你说白思柔,刚才想说的,被你打岔过去了,白思柔她母亲是药厂后勤部主任,这事我起先不知道,后来是听办公室的人八卦才知道的,不过白思柔她母亲即使是厂领导,白思柔的工作也没轻松到哪里去,正相反,白思柔每日工作任务很重,尤主任甚至让白思柔下车间帮忙,白思柔很听尤主任的话,完全没有反对,我们厂的人都很惊讶,还有点看热闹的心态。
”
林秀丽眼眸一闪,手指动了动:“也许是你们药厂的尤主任想要锻炼白思柔吧。
”
何思颖:“也有这个说法,总之白思柔被折腾得够呛,但她干得很不错,我看她整天待在药厂,都没时间去找郑松柏了吧。
”
“我没在报社和报社附近见过白思柔。
”林秀丽摇头,看来尤春来隔开白思柔和郑松柏的方法就是让白思柔忙起来。
何思颖:“肯定是,不知道白思柔还会不会去追郑松柏?”
“不用问了,思颖,你的嘴有时候太灵,喏,说白思柔,白思柔到了。
”林秀丽只是不经意一瞥,没想到会看到白思柔。
今天是周六,何思颖下班后过来报社这边见见林秀丽,刚好顾凌云昨天跟林秀丽说他今天会比较忙,要晚上才能到家,所以林秀丽不用等顾凌云来接,正好跟好姐妹见面闲聊一下。
显然,忙碌的白思柔下班后,奔着第一报社来了。
何思颖捂着嘴大惊失色:“我这张嘴竟然这么灵?”
林秀丽一愣,笑出声来:“看,白思柔进报社了,可惜,今天郑松柏又请假不上班。
”
“哎?”何思颖两眼好奇,“白思柔不是白来了?”
因为尤春来,林秀丽并不担心白思柔,所以她也能淡定看戏:“嗯。
”
何思颖:“可惜喽,我们先别走,再看看热闹。
”
“行。
”
林秀丽和何思颖手挽手,站在路边一棵大树底下,隔着马路,正对着第一报社门口,两人光明正大站着看,没有遮遮掩掩。
“白思柔出来了。
”何思颖立刻播报。
林秀丽目光落在白思柔后面一群人身上,立刻笑开来:“我的同事跟在白思柔后面走出来,一个个表情都很好笑。
”
何思颖疑惑:“他们看白思柔的目光很奇怪。
”
林秀丽想到同事们对郑松柏的吐槽:“或许他们觉得白思柔眼光奇怪,奇怪她怎么会看上郑松柏。
”
何思颖无语,她说:“以前在学校,也没看出郑松柏是这样的,除了作诗作文章,他还会什么?”
“是人是鬼,总有现出原形的一天。
”林秀丽意味深长一笑。
沮丧失落的白思柔看到马路对面的林秀丽,立刻高兴地招手:“林同学!”
林秀丽说:“她来了。
”
何思颖兴奋地搓搓手:“白思柔找了你那么多回,总算让我碰上一回,这热闹我凑定了!”
林秀丽鼓掌欢迎。
“林同学,你知道郑同学为什么没有来上班吗?”白思柔脚步匆匆地穿越马路,气没喘匀,开口便是对郑松柏的关心,“郑同学他的脚是不是又疼了?所以他只能在家休息?”
林秀丽只说:“我知道郑松柏请假在家的理由就是因为他的脚伤。
”
至于真实原因如何,懂的都懂。
白思柔顿时一脸心疼地说:“我就知道是他脚疼,郑同学不会无缘无故不来上班,我相信他不能来报社上班肯定非常伤心,都是因为他的脚伤,我要去郑同学家看望他!林同学,谢谢你又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事!”
白思柔宛如一阵风般,来得快,离开更快,林秀丽没有阻止,就让白思柔继续追逐郑松柏,绝对不是她想看尤主任如何出招对付白思柔同学,嗯嗯。
何思颖傻眼:“她就走了?!”
林秀丽习惯了:“她每次都这样,问完就走,看来她真的很喜欢郑松柏。
”
何思颖:“她天天工作那么忙却不忘追人,她对郑松柏是真爱。
”
“小林,那位女同志是小郑对象?”方姐等人见白思柔走了,立刻凑上来,一群人八卦地问林秀丽。
林秀丽摇头:“不是。
”
方姐秒懂:“那就是那个女同志在追求小郑是吧。
”
“是这样没错。
”林秀丽很干脆地承认了,主要是白思柔自己追得大大方方,没必要替她遮掩,北师大同学都知道白思柔在追求郑松柏,现在风气没有几年后那样紧张,女追男还是男追女都没问题,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要行事不要太出格便行。
方姐表情有点怪,又说:“小郑这个同志吧……看着是个挺优秀的年轻人,要是他能改一改那些臭毛病,倒也是个好对象。
”
有同事不赞同:“改什么?等小郑狠狠跌个跟头,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听说小郑家境很好,我看啊,没了咱们报社的工作,人家一样能找到好去处,要是我有个闺女,我肯定不会介绍闺女给小郑,小郑看着不像是脚踏实地过日子的人,他适合活在他作的那些诗和文章里头。
”
也有同事打圆场道:“嗨,年轻人嘛,有点好高骛远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缺点,等过几年就好了。
”
“我们何必在这里替小郑操心,人家自有父母,那位女同志也是,她看着家庭条件不差。
”有人只想八卦一下开心一下,哪管别人过得好坏。
方姐摆摆手:“那个女同志只是在追小郑,我们别出去说人家女同志。
”
大家很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