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九十二章 突变(2/3)
成都护着杨广逃出生天后,既没有去赵郡,也没有去楼烦郡,反而直接回了太原。
不管怎样,他们刚刚离开这里,太原郡守李渊虽然窝囊,却对杨广恭敬有加,在这么危急的时候,宇文成都做出这种选择,也不能说他有错。
可是,杨广又惊又吓,还被宇文成都横在马背上颠簸狂奔了二三百里,早就被酒色掏空的身子,哪里经得住。
进了太原行宫,竟已昏迷了。
行宫中的御医一番抢救,好歹算是缓了过来,却又大病一场,每日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李世民也随驾,不过,他不属于杨广的嫡系,只是跟在末尾,竟侥幸逃过一劫。
宇文成都冲杀出来,他即刻率谷外羽林军护卫在宇文成都身后,一起退回了太原。
杨广病重,无法下诏。
又在某些有心人的算计下,皇帝退回太原的消息竟然被封锁了起来。
杨杲接到诏书即往博陵郡赶,日夜兼程连赶了三日,当他到达博陵的两天后,方才接到赵郡郡守传来的御驾遇袭的消息。
登时急了。
急忙召集所有文臣武将,升帐议事。
但,赵王召集起文臣武将后,才发现,手下的大将,除了苏烈几乎都在各地驻守。
李靖和罗成,也去北巡未归,他想要追剿叛军,竟无人可派。
而且大臣们说赵郡郡守所说的几股叛匪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等逆天大事,于是,又纷纷猜测,究竟是哪一方势力暗中谋划的这场伏击,或者干脆是某一方势力做出这件事后,却嫁祸给河北山东的几股叛匪。
大殿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一个明确地意见来。
杨杲坐在主位上,被炒得头痛不已,看着吵嚷不迭的众人,失望不已,最后,目光落在一直保持沉默的苏烈和杜如晦身上。
“苏卿和杜卿,有什么好办法么?”
苏烈微微一沉吟,道:“微臣觉得,追剿叛军固然势在必行,但寻找圣上下落,才是最重要的。
”
杜如晦也附和点头,“据微臣推断,既然赵郡郡守报上消息,说明圣上不在赵郡,那么,圣上最可能去的地方……”
杜如晦说到这里,略一迟疑,赵王杨杲急切地催促道:“究竟是哪里?”
“太原!”
“啊?”赵王杨杲惊讶道,“为什么?”
“殿下,圣上身边有以一当千的宇文成都将军,圣上安危自然不虞。
那么,逃出谷后,圣上,或者说宇文将军自然会选择熟悉的地方避祸。
所以,微臣猜测,圣上此时应该在太原行宫。
”
“那,孤王立刻赶往太原。
”赵王杨杲激动地站起身来。
“殿下,万万不可!”杜如晦和苏烈齐声阻止。
“为何?”
“殿下,”苏烈和杜如晦对视一眼,还是由口才好的杜如晦开口,“圣驾是否在太原,还是微臣的猜测。
若是殿下贸然前往,不说路途多险,就说私离蕃地,都是大罪。
而且,太原至今未有任何消息传出,其中定有缘由。
殿下不如派遣斥候,进入太原打探,确定圣驾在太原,只要能与圣上或者宇文将军联系上,殿下再行动不迟。
”
赵王杨杲来来回回地度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