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九十四章 放娃寻亲(2/3)
因接到消息,李靖扫荡了奚、契丹、i诸部,正由东向西,向东突厥挺进。
因听取了顾小小的意见,此次突袭没有采取三清政策,而是将各部落人口悉数俘虏,押解回北七郡。
用这些战争俘虏,兴修水利、铺设道路。
并在契丹和i等部,发现了大型的铁矿。
不杀俘虏,虽然长远来看却是有利,但如此一来,对于作战却是一个极大地弊端。
罗成和顾小小就奉命赶去支援,并带着工匠和汉臣,到新扩的疆土上,建立城镇,并逐步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教育等机构,以尽快地将这些土地,从各方面同化并融入到中原一统中来。
胡地八月即飞雪,顾小小和罗成到达i、奚诸部,已是九月中旬,天已经很冷,莽莽原野上,盖着一层不太厚的雪。
李靖把几族掠来的四万多人口,统统交给罗成和顾小小,率队继续北行。
临行前,顾小小拿出了自己庄园里出产的棉花做成的棉衣一万套给李靖麾下的将士。
李靖穿的自然是红拂女亲手缝制的一套,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子、棉手套,那叫一个全乎。
众将士穿上棉衣,感动不已之下,齐声立誓:此次定当驱散北胡,再不让胡虏有再入中原的一日。
看着一张张涨红的脸,是那么年轻,顾小小暗暗羞愧了一下下。
她这一万套棉衣,不但换了四万人口,还换了无数北地的皮货、宝石、黄金。
她才是大大的赢家。
送走李靖,顾小小立刻派刘黑闼、苏烈、罗成等人送给她的两千精兵,将一万女俘送回马邑云内。
那里是顾小小庄园的所在地。
并且顾小小早就命人制作了大批的纺车和织机。
就等女俘一到,就有已经训练好的熟练工,以老带新,让她们迅速学会纺纱织布、扎棉花等工作。
由于南方士兵不适应北地的严寒,顾小小和罗成商议,趁着地面未冻实,挖下一米半,在上边加盖土墙和泥顶,泥顶之上,再加盖茅草。
这种半地下室的房子,顾小小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的,俗称地窨子,据说用来居住,冬暖夏凉。
当然由于是地下,防潮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时间久了,风湿病就难免了。
手中还有三万多俘虏,其中壮年男子就接近两万五。
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建造地窨子、筑城墙修道路等工作,都进展的特别迅速。
还有七千多女俘和年龄稍微幼小的少年少女,都被顾小小根据各自拥有的技能,喂养牛羊马匹、熟制皮革,做奶制品,做肉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给这些人的食物,顾小小却没有克扣,每人每天两顿玉米面饼子,一顿煮地瓜,还能每人领一块咸肉和腌菜。
干的出色了,不但能领到盐巴、茶叶等奢侈品,甚至还可以摆脱奴隶身份,成为奴隶长,成为真正的大隋百姓。
到那时,不但衣食无忧,而且可以组建自己的新家庭,娶妻生子,和乐度日。
有了这样看得见的水灵灵的大萝卜在前面吊着,几乎没有俘虏再会偷懒抵抗。
草原上讲究的就是实力为王,谁有能耐谁就能当主人,自己输了,被打被杀,那只能说明自己技不如人,几乎谈不上太深的仇恨。
既然,今日成了隋兵的俘虏,隋兵在他们眼中,就是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