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进展(3/3)
经做过相对的调整,但具体使用上肯定还需要不断地优化。
对此,边教授还是很有耐心的。
“边神,您放心,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
黄烈本来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跟轮椅为伍了,天知道他接到领导电话时有多么地兴奋,这可是边神啊,癌症都被人攻克了,他当然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当然,哪怕不能站起来,为科学事业添砖加瓦也很好,他的人生都已经这样了,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明白,请您放心,我会无条件配合。
”相较于才二十出头的黄烈,特种兵退役的王渭禾显得更加沉暮,说话也没有太多的起伏,可见他本人绝对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意志消沉,精神方面也伴随有一些问题。
“很好,我们达成了初步的共识,至于你们适合何种规格,得看你们自身的身体条件了。
”
京医大附属的康复科并不出名,所以此次协同边岭开展试验的是军医大的骨科主任,刚好这两位受试者的截肢手术和后期的康复训练都是在军医大进行的。
这位骨科主任名叫柳舒为,是军医院出了名的铁娘子,骨科是个需要强体力的科室,边岭第一次见到这位柳主任时,就觉得对方和老况肯定很有话聊。
在末世,行医和科研都带着野蛮的成分,边岭对于其他手术可能不是很了解,但对截肢、续肢倒是蛮熟练的,而在柳主任看来,这就是一位骨科的沧海遗珠啊。
可惜就是体格太一般了,柳主任现在恨不得将自己锻炼身体的技巧倾囊相赠。
“黄烈的断肢截面相对完整,且本身就拥有安装普通义肢的条件,只是他家的经济条件一般,所以并没有选择安装义肢,我的建议是他可以直接接入人体神经元,从而达成最优解。
”
边岭点头。
“至于王渭禾,因为是爆炸伤,他身体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还有心理性创伤,说实话如果他是我的病人,我不建议他安装义肢,这对他的身体来说,恐怕是另一种负担。
”
“况且,他的残肢内部并没有骨骼支撑,按照你们的试验成果,是需要嫁接内置骨骼,从而使用芯片链接神经元,但从我们骨科大夫的角度,内置骨骼的手术要求太高了,哪怕这个手术我能做,一般的大夫也做不了。
”
外骨骼的话,当然很简单,但内置就必须考虑排异反应、皮肉黏连等等情况,这推广难度太高了,失败率恐怕也不低,柳主任从事临床这么多年,她看过太多截肢的病患,知道大部分人的阈值在什么地方。
“不,你恐怕走入了一个认知误区。
”
“什么?”
边岭转着笔,脸上是他工作状态惯有的从容自信:“仿真义肢,并不是完全仿制人体骨骼,它只需要具备让人活动自如的功能即可,至于里面什么构造,当然是后期越容易更换、越好护理最好。
”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皮下内置骨骼,与人体本身的骨骼完全不同,它易安装、好上手,对于病患而言,痛苦性也会少很多,不过个体差异上面,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
”
……你们搞科研的,是真敢想啊。
末世就是这样,哪会做什么精细化处理啊,越简单越好上手就是最优解,最开始的机械义肢甚至完全忽略了截肢者的佩戴痛苦,能装上自己动就是成功,后边还是不断优化、改进才有了市面上的成品义肢。
甚至内置的生物材料都更新过无数次了,反正他能拿出来的就是他死之前最先进的内置骨骼技术和神经元链接技术。
边岭也不是专门搞这个的,能把东西做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反正一项技术出来,随着时间发展肯定会越来越优化的。
黄烈的仿生义肢安装难度显然更小,试验当然从他先开始,至于王渭禾,被边岭发配去喝营养液了。
“那个边神,我如果能安装义肢,能……拥有大长腿吗?”
边岭:……你还点上菜了。
作者有话说:
某天,边教授晚上睡不着,遂掏出电脑写论文。
写着写着忽然莫名其妙看起了春晚节目。
唔,这很正常的,对吧。
毕竟人做正经事的时候,就是会莫名其妙干点除了正经事外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