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快递销售(2/3)
咋就这么巧不来呢?”
但也没办法,人家家里有事,有心想直接去人家家里,又怕摊主一个小姑娘不愿意,只能说:“那好吧,这些多少钱你帮我算一下。
”
姜蘅点头,报了价格,想到这人刚刚还仗义执言,便说:“要不加一下联系方式,要是有鱼,我提前跟你说,免得扑空。
”
高秀玲一喜,忙点头:“可以可以!老板你人真好,生意肯定一直红火!”
姜蘅笑吟吟接受了这个夸赞。
——
等这一波客人都走了,姜蘅面前摊子上的菜少了大半,桑椹还剩下一些,但也不多了,宋茗正好空闲,扭头一看,羡慕得不行:“哇,你这速度越来越快了!估计马上就能收摊!”
姜蘅笑笑:“刚刚大家知道过两天我不过来,所以都买得多了一些,情况特殊嘛。
”
两人摊位本就挨着,宋茗自然也听见刚才她和葛老板的对话,因此也不多问,只是有些惋惜:“那太可惜了,蘑菇我记得长得可快了,你这少来两天,少卖多少蘑菇呀?”
姜蘅无奈:“只能抓紧时间干完活再来摆摊了。
”
宋茗提醒:“能花钱请人的,就请人来干,你的时间更宝贵!”
姜蘅应了,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将她的东西都拿过去。
两斤桑椹,一袋子蘑菇。
刚送完,又来了两个客人。
一个直接将她剩下的蘑菇都包圆了,一个将桑椹都包圆了。
买完就走,宋茗在一旁看着,总觉得这两人也很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
一直到姜蘅人都走远了,她刚卖完一份寿司,忽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
想起来了!
前一个买蘑菇的,是这个商场私房菜馆的老板!
后一个卖桑椹的是路口那家死贵死贵水果店的老板!
这是看葛老板生意好起来了,一个个都跟上了?!
宋茗顿时激动地不发消息了,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姜蘅,你还记得最后卖光你摊子上东西的两人吗?!”
姜蘅疑惑了下:“啊?记得,怎么了?”
宋茗:“他们一个是私房菜馆的老板,一个是水果摊上的老板,肯定是看上你卖的东西品质了,再加上葛老板,这要是能直接供货,那以后你没空摆摊都不愁了!”
姜蘅哑然:“真的呀。
”
宋茗微妙的感觉到不对:“诶?你怎么一点不意外?”
姜蘅轻咳一声:“其实今天我已经看见好几个这边店面的人过来买了,还加了联系方式。
”
主要是买得多的,她就多看两眼。
一部分不认识,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眼熟。
这边商场里是比较大的店,但在这种商场一楼对外的,大部分都是类似葛老板家这样的店面,因此基本都没请员工,老板亲自揽客,每次路过扫一眼,整天来来去去,虽然她没在这消费,但因良好的记忆力,还是对一部分人有些眼熟的。
尤其对方买得多,还要联系方式。
宋茗哇了一声,期待道:“完了,我怎么感觉我们一起摆摊的日子,马上就要没了?!”
姜蘅噗嗤一笑:“不至于,成本太高,他们应该也不会买很多。
”
这边市场还是太小,很快就会饱和。
毕竟偶尔一次花个大几十吃一顿好的很正常,天天花这么多钱吃,在这个工资许多人只有三千左右的小地方,大部分人钱包还是扛不住的。
葛老板那也才第一天,后面客流量肯定会降下来一部分。
当然一旦真的有店面稳定向她进货,那她每天的出货量也会增加不少,同样的她收益肯定会大大增加。
宋茗也是这样想,满足道:“这样也很好了,到时候你卖一部分给他们,再自己摆摊卖一点,那收入肯定更好。
”
姜蘅期待的弯了弯眼眸:“借你吉言呀~”
宋茗超大声:“一定!”紧接着她小声道:“其实我前天刚将做好的蘑菇酱和晒干的蘑菇寄给我以前的同事,都是魔都的,他们要是吃了觉得好吃,没准还会定期找我代购,都是一群卷王,不差钱的!”
这回轮到姜蘅惊喜了:“哇~~~”
难道这么快就要开展快递销售渠道了吗?!
抱着这美好的期待,回去数钱的姜蘅也更快乐了。
不过收入和昨天比还少了点,总收入五千三。
主要没了鱼这一项。
但也很多了。
又是丰收的一天!
——
次日
今天天气也不错,一大早五六点,太阳还没出来,但天色已经大亮。
送秧苗的人也开着车到了。
才一亩地,也就两万株左右。
他们这边的人大部分都种早稻和晚稻,因此没人和她一起拼,再加上距离有点远,单独送过来加了五十元,除了水稻秧苗,还有他们提前催芽的小麦种子,加起来刚好五百元。
也是姜蘅买的都是比较贵的品种,价格才高不少。
东西不多,为了方便她,司机还努力送到了田埂附近。
付了钱,对方麻溜走了。
确认收货,姜蘅正要去吃早饭,刚往回走几步,就见沈丽和姜国夏夫妻、陈阿英、姜长海夫妻也都来了。
一个个戴着草帽穿着旧衣服,裤腿提前挽起来。
这是提前说好了,请他们几个帮忙将这水稻和小麦尽量一天种完,一人两百元,大伯娘也是满脸不好意思不愿意要,姜蘅又给说了一通才让她接受。
人多的话,这一亩五分地,一天应该……没问题把?
姜蘅第一时间过去打招呼,又问:“你们吃了早饭没?我去煮点面条?”
本来说好是不包吃的,但这会儿才五点出头,来这么早,真让人饿着肚子干活,她反而不好意思。
陈阿英忙道:“都吃了的,插秧就要趁早,我四点多就起来了。
”
沈丽也笑:“对呀,不然我们咋知道秧苗送过来了?早起来了,吃了饭就等着秧苗送过来咧。
”
姜蘅放心了:“那咱们先忙。
”
“你还没吃饭吧?”沈丽猜道,见姜蘅点头,便说:“行了,你先回去吃饭,小孩子长身体饿不得,我们先干着。
”
姜蘅也没推辞,见他们已经默契分工了,两个男人先将秧苗均匀抛洒在田里,水稻田经过一天多的沉淀,泥都沉下去了,露出来的水还挺清澈的,随着这一番动作,水又浑浊了。
三个女人先下水各自找了个位置开始插秧,随后两男人也一起下去。
在这方面,五人都是熟手,姜蘅还没走出两步,回头一看,就能看见五个人,每人占据个大概两米的位置,一顺溜插秧,秧苗已经有一段整整齐齐立在水田里,绿色的叶子随风飘扬,不时垂落点一下水面,荡起一圈波纹。
姜蘅赶紧加快步伐,回去煮了份鸡蛋面吃。
正吃着,外面传来电动车的声音。
接着姜芃骑着车直接进了院子,看见她,立马笑嘻嘻道:“嘿~惊不惊喜?!”
“惊喜!”姜蘅诚实的点头,高兴道:“你怎么回来了?逍逍呢?”
“上兴趣班呢,中午就让她奶奶去接。
”姜芃将车放在院子里,进屋换裤子,解释道:“正好有空,回来给你帮会儿忙,之前没说是我也不知道我那婆婆愿不愿意带一天,你知道的,她一天到晚打牌,催生积极,孩子是不带的,没想到这回我跟她一说,她就同意了,肯定是你给的那些蘑菇,她也吃高兴了。
”
姜蘅勾唇:“这样呀,那我不客气了。
”
姜芃嗤笑:“客气啥?我拿你那么多蘑菇和鱼也没客气呢。
”
换好短裤和拖鞋,姜芃也戴上草帽,临走前提醒一声:“你忙你的,就当我替你了,放心,田里我妈肯定会给你看好了,你那卖蘑菇生意那么好,可别耽搁了,我都心疼。
”
姜蘅诶了一声,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姜芃已经风风火火的跑出去了。
她碗里面条还没吃完,只能继续吃。
原本还想着过去一起帮忙,但姜芃这么一说,姜蘅思索了一秒,果断接受了堂姐的好意。
摆不摆摊倒是其次。
既然有时间,那蘑菇可以先摘了。
要是那几个老板能有需要,抽空送个货的事,不耽误事,要是没需要,也可以晒干了以后慢慢卖。
于是姜蘅吃完早餐,收拾收拾,今天扛着三个麻袋上山了!
中途路过自家田地,一瞥眼,发现他们已经插了好大一块了,隔了一段距离看去,已经能看见那片稀疏但整齐的嫩绿色!
这效率,还是挺高的。
——
大概是鸡枞菌到季节了,温度也稳定升高给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一回,姜蘅发现山上的鸡枞菌比之前多多了。
才来到固定采蘑菇的山头,一抬眼就看见前方不远处好些鸡枞菇,还都是没开伞的。
姜蘅赶紧过去,小心捏住伞柄,指尖灵力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