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干得好(1/3)
甜水村里,家家户户都因粮价大涨的事情愁眉不展。
却在这时,里正家的张老大在村里敲了响锣,道明日一早镇上钱姓大户很可能在栅门外施粥,村里有哪家吃不起饭的话可以早些去排队。
这话一出,村民们皆是一喜。
他们村因为提前有了准备,保住了家里存粮,不像别村粮食都被大水冲走了,那是真的吃饭都困难。
可田里没了收成,他们的存粮也坚持不了多久,有大善人愿意施粥,他们自然也想要去讨一口饭吃。
张老大却提醒道:“我爹的意思是,家里余粮还多的就别去凑这个热闹了,你们哪家有亲人在别村,又饿得吃不上饭的,倒是可以去提个醒,让他们早些去排队。
”
村民们嘀嘀咕咕,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这种好事当然是先紧着自己村里的人了,哪还能告诉别人呢。
他们村离镇上这么远,本就占了下风。
大家都能吃饱饭的时候,那每个人都是热情好客的朴实人,可若涉及到自身利益问题,必定都以自身为重。
自私贪婪是人性中最常见的一面。
不过这消息必定瞒不住,总会有人偷偷将消息带去别村,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基本上都能知道。
周野得知钱家施粥之事,沉默片刻,赞了句:“钱家大义。
”
水患发生后,本该有官府第一时间设粥局粥赈,可太平县山多路陡,等县官调来了粮再前往各地也需要数日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有了钱家提前设棚施粥倒是能解许多百姓的燃眉之急。
林大山挠挠头,道:“咱家如今也不缺粮吃,明儿便不要去跟其他人抢了。
”
何桂香横他一眼,“你自个儿不去便不去,少替别人做决定。
”
林大山当即不吭声了,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觉得自家婆娘越来越凶了。
不过自发大水之后,家里都是婆娘和女婿闺女忙上忙下,他啥事都没做,的确该听他们的。
何桂香虽然口上这般说着,但一家子都没打算去,林招娣和赵老三也不去。
粮是有限的,他们手中暂时有粮的便不去跟别村的困难户抢这一碗粥喝了。
如今他们几户最要紧的是起房,眼下大水过后日日放晴,但难保不会再来一场大雨,到时候别连个避雨之所都没有。
几家的汉子说干就干。
粮食这些都放柴棚后头藏着,由家里的几个女眷看护,周野和赵老三等汉子则一起去山上伐木伐竹。
木头最结实,承重梁还得用木头,其他地方则按林姝说的用双层竹子做墙壁,中间糊一层掺杂了稻草茅草的黄泥,这样不但更为结实,到了冬日也更保暖。
只是不等周野这边忙活太久,里正家的张老大便带着几个壮汉寻上了门。
有几户村民家里实在缺粮,想赶紧取回存在山洞里的粮食,他们需要周野带路,好把存粮取回来发下去。
周野点头,放下了手里的活儿。
取粮的路上,有那村民不放心非要一起跟着去的,周野也并未阻拦。
这山洞隐蔽,又是在深山往里去一些的地方,平日村民们是不敢往这边来的。
即便他们今日都跟来,这路他们也记不住,山洞仍能留着自己日后用。
山洞里盛满粮的背篓和箩筐被几个壮汉运了出去,山路不好走,废了好一番功夫才运回村里。
不及里正家张老大一户户地去发粮,村民们已经一窝蜂地围了上来。
“要发粮了?这便是发大水之前咱们一起存的粮?天呐,我家就交了一小罐子的米,其他家居然收了这么多粮?”
“别看我,我家交的也不多,也才一陶罐的灰面,在山洞里存了那么多日,也不晓得受潮了没。
”
村民们围在一起,收了自家粮的也徘徊着不走,想要瞅瞅到底是哪几家粮存得多。
里正家粮多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有好几户平日不起眼的人家居然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