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出粉(3/3)
嗓音微哑,“阿姝,真的别闹我了。
”
林姝俯身,在他唇上落下一吻,轻轻含着唇瓣抿了抿,“好,不逗你了,我亲一口。
”
周野目光一瞬暗沉,可在扫了眼自己脏乎乎的手后,生生按捺住了心里的荒唐想法,最终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他晓得阿姝是故意的,知道他不会在脏兮兮的时候对她做什么,便故意这般挑逗他。
“阿野,你耳朵怎么不红了呀?”挑逗完汉子的林姝颇有些失望地道。
周野幽幽看她一眼,一本正经地问:“兴许耳朵上的红晕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阿姝要看么?”
林姝:!!
好叭,是在下输了。
这一趟又是满载而归。
两人回的时候,跟着林招娣等人去山里捡毛栗的何桂香已经回来了,正将今日捡的毛栗铺开晒。
“捡毛栗的村民太多,我只捡了一篮子回来。
”何桂香扭头道。
见两人又是青冈子又是葛根蕨根的往回带,她顿时眉开眼笑,“照你们这么个捡法,山里的野猪都没得青冈米米吃喽。
还有那葛根蕨根,前几日已挖了两背篓回来,今儿怎么又挖了这么多?你俩可别把山挖空了。
”
周野道:“娘,山大,这些是挖不完的,而且挖了之后土里剩下的根系来年还是发新芽。
”
何桂香“哎”的一声,“那就好。
”
无论是听阿野说多少次“娘”,她这心里头都舒坦得不行。
捡来的青冈子也都统统铺开了晒,晒干到青冈子裂壳后,便将青冈子放到舂臼里脱果壳。
阿野力气大,用木制的丁字锤轻轻一捣,果壳便从果肉上脱落了下来。
脱落下来的青冈子果肉,也即橡子米,放置到箩筐里,再浸泡在菜畦后鱼池里,鱼池里的山泉水是流动的,用流动的水浸泡个十日,这橡子米自带的苦味涩味便能悉数除去。
除去苦味涩味的橡子米再放到石磨里磨成像橡子浆,家里没有石磨也不打紧,周野和林姝力气都大,将东西放舂臼里,用舂手多捣个几次也能捣成浆。
之后捣出来的浆用清水洗涮数次后过滤,去掉残渣。
过滤用稀布或是细箩都可。
最后得到一大木桶没有残渣的浆水,让这浆水沉淀个三日,三日后木桶里会沉淀出一层白色沉淀物,这便是橡子淀粉了。
倒掉上层的清水,用木铲将这一层橡子淀粉铲出来晾晒,等到晒干便能得到跟灰面一样细腻的橡子粉。
可巧,第一批处理过的橡子粉已经放竹筛里晒了两日,今日干透了。
林姝用指尖捻了捻,满意地笑弯了眼,阿野捣浆捣得烂,晒出来的橡子粉很细腻。
灶房里有干净的土瓮,是林姝上个月才买的,正好将这一批晒干的橡子粉储存起来。
十斤不带壳的橡子米才能出一斤的粉,第一批橡子粉也只得了个七八斤。
但这七八斤的橡子粉可以吃上许久了。
盛放橡子粉的土瓮旁边还摆着两个粗陶罐,分别装的是蕨根粉和葛根粉。
相比橡子米,蕨根和葛根处理起来要简单许多,洗净后直接放到舂臼里捣,捣得烂烂的,捣出浆来。
之后的过程便跟橡子米一样,过滤、沉淀,晾晒。
晒干的蕨根粉是黑褐色的,葛根粉则是淡黄色,没有橡子粉那么细腻,更像是红薯粉。
能得到这些粉可不容易。
葛根同橡子米差不多,十斤能得个一斤粉,蕨根便差些了,十五斤才能得一斤。
不过周野很能挖,也很能干,一次就能挖很多回来。
想必要不了多久,这两
个粗陶罐便能装满了。
思及今日阿野忙上忙下,腹中早已空空,林姝从粗陶罐里挖了满满两勺子葛根粉到斗碗里,丢一颗石子大小的石蜜进去,先用少量山泉水化开,再就着阿娘锅里才熬开的滚米汤舀上一瓢冲进去,一边冲一边拌。
斗碗里用凉水化开的葛根粉很快拌成了糊状,只冒尖的两勺子葛根粉便拌出了足足大半斗碗的葛根粉糊糊。
“阿野,给你开小灶啦,快来吃!”林姝冲周野喊道,眼里藏着星星般,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