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1/3)
华瑶点头:“嗯,大哥!”
华瑶这番言论,其实经过深思。
等她年满十八岁,父皇必然会为她赐婚。
虽然华瑶不受父皇宠爱,但她博取了太后和三公主的信任,对于自己的婚事,她并非完全不能做主。
纵观京城各家的贵公子,与她年纪相近、又洁身自好的男人,仅有那么几个,她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没有一人的家世在谢云潇之上。
华瑶的养母是淑妃。
淑妃的母族姓朴,朴家本是清流世家,受了昭宁十九年文字狱的牵连,朴家的势力大不如前。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朴家在朝野仍有一席之地,这一代也有年轻聪慧的公子,二十岁就中了进士,现任职于翰林院。
华瑶私底下唤他一声表哥,他也叫她表妹,其实二人并无血脉之亲。
太后曾经问过华瑶,愿不愿意把朴公子招为驸马。
朴公子举止端正,才学渊博,相貌也是十分俊美,可以配得上皇族。
华瑶考虑再三,还是委婉地回绝了。
驸马不能担任官职,只能尽心侍奉公主。
朴公子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算是交际应酬的一把好手,他留在朝堂上,大约会给她更多助力。
反观谢云潇,他不爱交际,也不爱凑热闹。
他天性孤僻又清高,常常独处于清静之地,默默地修心悟道,俨然有出尘脱俗之风度,正适合进她的公主府,做她的四驸马。
谢云潇的父族满门忠烈,母族闻名遐迩。
谢云潇的父亲手握兵权,堪称“边疆第一大将”,谢云潇的外祖又是皇帝倚赖的重臣,民间称之为“内相”。
谢内相尽忠于皇帝,深受皇帝宠信。
谢云潇不随父姓,不能承袭父亲的爵位。
再者,谢云潇在凉州长大,虽然他是永州谢氏的贵公子,他与谢氏的联系却也没有那么紧密。
总之,谢云潇的方方面面恰到好处。
如果华瑶把谢云潇招为驸马,对她的地位大有助益。
她一时想不出来,谁能比他更适合做自己的驸马?她索性顺水推舟,尽力撮合这一门亲事。
她第一次见到谢云潇时,绝无这般打算,那时他真是清冷又高傲,宁愿待在凉亭里看书,也不与任何人交谈。
直到近日,她才发觉,谢云潇有情却似无情,他并非是不能被打动的人,那她当然想把他占为己有。
华瑶与戚归禾认过亲之后,汤沃雪的眼里含着笑意。
她慢慢地走在前方,与戚归禾并排同行。
华瑶拉着谢云潇的手,跟在他们二位的背后,顺道观望周围的摊贩。
她记得谢云潇很喜欢民间的木雕,掏钱给他买了一些。
她没挑贵的,全是几十铜板一件的便宜货。
道路岔口处,他们拐入一片茂密的青松树林。
谢云潇摘下面具,收下了华瑶的礼物,玩赏片刻,竟然由衷地笑了一笑
。
他这样笑起来,眼中似有清澈的流光,风采更美,光辉更盛,自然而然地勾住了华瑶的心神。
华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挥金如土,心急如焚,只为了褒姒一笑。
所谓国君,最忌骄奢淫逸。
《战国策》有云,“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华瑶谨记在心。
华瑶做不来千金买笑的昏庸之事。
她只用两百文铜钱,就博取了谢云潇的欢心。
第26章旌旗斜矗接天强弱未知,军情未现
六更天时,晨霞破晓,朝阳初升。
谢云潇在校场清点兵将,整装待发。
前一天夜里,他才和华瑶逛过灯市,今日一早,他遵循父命,正要与大哥一同带兵巡逻。
冬风凛冽刺骨,三千士兵全身披挂,铠甲鲜明。
他们是凉州的精锐,大梁朝最勇猛强悍的骑兵,战马的铁蹄踏碎泥沙,刀枪剑戟光耀日月,声势浩大。
戚归禾头戴银盔,坐在一匹气宇轩昂的黑马上,猎鹰立于他的肩头。
这只猎鹰被他驯养多年,仍有凶煞如猛兽般的天性,鹰爪锐利,鹰翅宽阔,能在战地避开流箭,轻而易举地啄瞎人眼。
在属下面前,戚归禾向来不苟言笑。
他一记眼刀飞过去,能把新兵吓得发抖。
而他今日带出手的,全是跟了他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不少人曾经随他镇守过月门关。
他与谢云潇整合了军队,兄弟二人分别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先后离开延丘的军营。
走到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