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节(2/3)
的官员缓慢站起身来。
他们双手端着笏板,跟随华瑶走向文华殿。
今日的天气格外晴朗,天光如水,暖风如烟,文华殿又点亮了九盏长明灯。
殿内光辉璀璨,珠宝闪烁,如同九重天上的仙宫,显现出壮丽恢宏的气象。
太后高座上位,若缘、琼英、顾川柏、谢云潇站在下方。
华瑶原本不想让顾川柏出席立储典礼,不过太后派人传来口谕,隐晦地提到了顾川柏的家族绍州顾氏,华瑶就明白了太后的深意。
顾川柏是皇族,也是绍州顾氏的公子。
顾氏一向效忠皇帝,顾川柏又被方谨抛弃了,他至今无法接受现实。
华瑶把真相告诉他,他还是一副浑浑噩噩的模样。
华瑶又用他全家的性命威胁他,强迫他就范,他只能屈服,以皇族的身份参加立储典礼。
官场上有传闻说,顾川柏言语冒犯,得罪了华瑶,华瑶把顾川柏软禁在皇城里,绍州顾氏全家上下数百口人的性命也难保了。
今日,顾川柏在立储典礼上露面,绍州顾氏也会放下心来,若是方谨知道了这个消息,恐怕又会气得大发雷霆。
为什么华瑶又想到了方谨?
华瑶派出了两千精兵追捕方谨,却没有找到方谨的踪迹。
难道方谨凭空消失了吗?方谨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领兵作战,她还是朝廷下令追缉的逃犯,她能否调动沧州军营的精兵强将?
顾川柏咳嗽了一声,华瑶回过神来。
她看了一眼顾川柏,顾川柏的目光冷冷淡淡,寒冰冻住了似的。
他的呼吸比平日里更急促些,他的情绪显然是很激动的,偏偏还要强行压制下去,华瑶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昏倒。
谢云潇与顾川柏站在左侧,琼英与若缘站在右侧。
谢云潇似乎察觉到了华瑶打量顾川柏,谢云潇侧头看向了华瑶。
华瑶立刻收回目光,停下脚步,抬头,仰望太后:“儿臣参见皇祖母,恭请皇祖母圣安。
儿臣兹受册命,恭谢皇祖母隆恩浩荡。
”
除了太后之外,文华殿上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又行了一次跪拜礼。
大梁朝以“忠孝”二字治国,太后地位尊贵,权势显赫,众臣对她也是万分尊敬。
太后道:“今日是昭宁二十七年,二月初五,册立华瑶为皇太女,入主东宫。
皇太女文武双全,才智兼备,即日起,朝廷政务交由皇太女执掌,文武百官应当协力辅助,重振朝纲,守护大梁的江山社稷,皇帝能安心养病,百姓也能安稳度日了。
”
众臣齐声高呼:“臣等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文华殿上,乐师又奏响了礼乐,礼官道:“请皇太女殿下升座。
”
华瑶站起身来,缓步走了四丈远,走到了她的座位旁边。
她的座位距离太后仅有三尺,太后的目光温柔慈祥,俨然是关怀孙女的祖母。
在华瑶的记忆中,太后从未用这样的目光看待过她。
华瑶猜不到太后的心思,索性也对太后笑了一下。
华瑶笑得明朗灿烂,太后的神色有了微妙的变化。
太后搭在扶手上的翠金护甲稍微抬了起来,约有一寸高,又放下了。
她命令道:“皇族宣礼。
”
除了华瑶和太后之外,今日在场的皇族仅有谢云潇、顾川柏、若缘、琼英四个人。
皇帝的兄弟姐妹早已离世,华瑶没有叔伯姑婶,如今她也没有皇兄皇姐了,她平静地看着若缘。
若缘行过跪拜礼,恭顺道:“臣妹若缘,恭贺皇姐荣膺册宝,臣妹不胜荣幸之至。
”
今日的若缘与往日不同。
她的气息有些混浊,华瑶不禁感到奇怪,仔仔细细地打量她。
文华殿上乐声缭绕,若缘跪伏在地上,华瑶看不清她的神色,也听不清她的气息。
她又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地行礼。
若缘的举止落落大方,琼英倒是有些慌张。
琼英的心里紧绷着一根弦。
她攥着自己的衣袖,掐出了一条折痕,双手微微地颤动着。
她戴着一双翡翠绞丝镯,磕到了金砖地板上,传出极轻的响声。
华瑶忽然想起来了,多年前,琼英当着她的面,骂她是贱民。
那时候,琼英和华瑶仅有七岁大,小小年纪,童言无忌,华瑶也没把她们的争吵放在心上。
华瑶并不在意“贱民”这个蔑称,在她看来,“贱民”是大梁朝户籍制度的漏洞,别人骂她“贱民”,就像是在提醒她,“户籍制度有漏洞”。
琼英不知道华瑶的心思。
她深深地跪了下去,声音洪亮:“臣妹琼英,恭贺皇姐荣膺册宝,臣妹不胜荣幸之至!”
若缘和琼英一同喊道:“臣妹叩见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