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2/3)
消息,只是有那心情不好的,便有那心情极好的,譬如早已得到消息,知道自己要给珍妃做册封使的庸王,他下了朝便回了家,叮嘱王妃:“明日满月礼可送的厚重些,陛下既看重珍妃母子,咱们敬着些总不会差的。
”
庸王妃也不是那拖后腿的,笑道:“哪里还需王爷叮嘱,你那侄儿侄女的满月礼我早早便准备了,可要将礼单拿给王爷瞧瞧?”
“那倒不用。
”
庸王拉住王妃小手,轻轻拍了两下她的手背:“王妃做事,本王放心的很。
”
“去你的。
”庸王妃一把将手抽了回来,扭身走到榻边坐下,拎起茶壶给倒了两杯茶,递了一杯给也跟着走过来坐下的庸王,问道:“五弟媳妇儿虽说不着调,但有句话却是没说错,陛下如今这般看重珍妃母子,日后有了皇后,岂不是要将珍妃视为眼中钉?”
说着,她叹息一声:“也不知未来的皇后娘娘到底定在哪家,若遇上个脾性不好的,恐怕珍妃母子就要吃苦头了。
”
“你管那么多作甚?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便可,其它的事别瞎掺和。
”庸王瞥了眼自家王妃,语气颇有些严厉,态度也慎重许多:“只看当今与圣人,又怎知大皇子不是下一个安王?”
“我们只管关上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又何必掺和那些事?”
庸王早已被当年太子谋反之事给吓怕了,当真是血流成河,他们几个年长的皇子,当年也是得过太上皇宠爱的,可又有何用呢?最后还不是说过继就过继?
如今陛下也才二十岁而已。
“你不掺和有别人掺和,大哥这老狐狸,不声不响地就去了西北,还带走了好些勋贵家得用的子弟,我听娘家嫂子说,这个冬天西北可一点儿都没乱,老百姓们过了个安逸的年,倒是鲜卑那边,这次死了不少人呢。
”
庸王妃出身武将世家,她大哥和二哥如今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南海,皆在军中身居要职。
所以从娘家嫂子口中听见的消息,绝对保真。
“还有老五,瞧着夫妻俩都不着调,可人家庄子上冬季里产的绿蔬可从没少过宫里的供应,就珍妃生产之前那一个月,因着想吃点可口的,老五夫妻俩可是把自己那份都给送进宫里去了。
”
庸王闻言皱紧眉头,这件事他还真不知晓。
在他眼里,老五两口子都是那种性情活泼,藏不住话的,谁能想到这两人背后居然还会王宫里送东西?
庸王妃叹了口气,只觉得被过继出去的几兄弟里,自家王爷才是最傻的那个,以为都是兄弟,大家伙儿都是好人呢。
“还有就是老六,你不曾注意过吧,他从前年开始就去大理寺了。
”
“老六去了大理寺?”庸王不敢置信地扭头。
庸王妃怜爱地瞥了眼自家爷:“虽没得什么正经职位,但皇帝也没阻止不是?”
“可,可那不是因为他老丈人是大理寺卿么?”
“你见过哪家女婿日日去找老丈人的?尤其是王爷你,这些年也就年初二陪我回一趟娘家,平时你又合适陪我回去过?”说到最后,庸王妃都怨念了。
庸王双手环胸,面色虽还是一份沉着冷静模样,可庸王妃知道,他已经深受打击了。
庸王妃尤不住嘴,而是继续打击道:“这次陛下之所以叫你做册封使,我想着,恐怕也是想拉拔你一把的意思,都是兄弟,哪能其他人都有正经事,唯独落下王爷你一个呢?”
“圣人越发年迈,日后……你可就不是龙子凤孙了,更何况咱们的孩子呢?”
庸王妃抹眼泪,她的孩子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孙啊。
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