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3)
七品小官嫡女,还是二十岁都没嫁出去的老姑娘,贾政却能纳一门两侯的史家女为贵妾?
哪怕是个旁支,也比邢氏来的牌面!
怎么就这么偏心?
贾赦攥紧了拳头,咬紧了后槽牙:“母亲倒不如修书一封跟两位表兄弟说一说,叫他们为二弟择一个好姑娘。
”
看他们会不会将贾政这个异想天开的伪君子给打出去!
“好好好,鸳鸯,快拿纸笔来。
”
贾母丝毫未曾感觉到长子的愤懑,满心只想与史家重续旧缘。
贾赦满心悲凉地转身离开了荣庆堂,眼圈微红地回头看向荣庆堂在暮色下越显的昏暗的门厅,或许他也该为自己多考虑考虑了。
史家兄弟三人可不似他与二房这般纸糊的兄弟情,若非有个老母亲在上面压着,他们兄弟二人早已老死不相往来了,哪里还能像如今这般,表面太平的共居一室呢?
他甚至已经预示到史家兄弟会发多大的火了。
贾赦心情极好的回了马棚边上的院子,是的,哪怕王氏做出那样坑害全族的事来,他那偏心的老母亲也没有想过让她心爱的宝贝儿子从荣禧堂搬出来。
想到这里,贾赦心情就愈发的糟糕了。
结果回去后看见院子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撅着屁股趴在地上,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心情顿时就更差了,不由心烦地大喊道:“乳娘呢?”
一个中年妇人赶忙从屋里走了出来:“老,老爷。
”
她慌的脸色都发白了。
贾赦一打眼就看见她嘴角的油渍,心情烦闷地说道:“你既顾不好主子,就回家去吧。
”
乳娘吓了一跳,赶忙跪下了:“老爷我错了,就饶了小的这一回吧。
”
贾赦不理她,只背着手径直进了屋子,就看见邢氏拿着本薄薄的账本子,和一个巴掌大的小算盘,不停地在拨弄着,顿时更头疼了。
邢氏不当家,算的自然不是家中的帐,而是自己的嫁妆。
“就你那三瓜两枣的,至于天天算么?有这功夫,倒不如将玥哥儿带在身边好好教养,日后老了也能有个依靠。
”
邢氏局促地站起身:“那孩子跟我不亲的。
”
“你多带带就跟你亲了。
”
邢氏不说话了。
她带娘家弟弟已经带的够够的了,哪有什么心思再管什么孩子,再说,那孩子跟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养的好了,日后还能有个孝心,要是个白眼狼,她这一腔慈母心岂不是打了水漂?
邢氏可不愿意赌那不到一半的可能。
还不如好好经营嫁妆,等老了后手里有钱,还怕找不到人伺候自己?
“玥哥儿那个乳娘不是个规矩的,你喊过来训斥一番,若实在冥顽不灵,便直接叫她回去吧,玥哥儿这年岁也不用喝奶,换个伺候的也方便。
”
邢氏应了一声,起身去给贾赦沏茶去了,临走之前也没忘记将自己的账本子带走。
这贾家的男人都是混不吝的,万一觊觎自己的嫁妆银子就不好了。
她可是知道的,自己那便宜儿媳妇可没少用自己的嫁妆补贴家用,虽说是被她的好姑母给忽悠了,她也提点过两句,只可惜那儿媳妇看不起她这继婆母,不肯听便罢了,背后还蛐蛐她,她也就不管了,活该她傻不拉几地花自己的银子,养活一大家子!
贾赦回了书房,看着书房里摆着做装饰的四书五经,还有他真喜欢的古董摆件,到底叹了口气,心情烦躁地闭眼假寐起来,脑海中却翻涌着今日老太太所说的话。
史家一门双侯,最平庸的二老爷也在外地做个外放官,宁荣二府当年何其辉煌,如今官位最高的居然是贾政这个冷衙门的五品官,如今老太太还活着,两个侯爷说不定还会给他们一点儿面子,等老太太没了……况且,元春也是个没用的,进了宫那么久,银子大把大把的花,却还是个答应。
倒不如……
给贾琏谋个外放的差事,叫他将王熙凤带走。
想到自己那个糟心的儿媳妇,贾赦就愈发的气闷,他娶了两房妻子,元配性情端庄大方,行事果决,与他感情很是不错,继室虽然小家子气,每日不管事却也不惹事,每日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得其乐,唯独这个儿媳妇,心比天高,总和二房搅和在一起。
倒不如离的远些,小夫妻俩相互扶持,说不得还能改好了些。
贾赦满腹愁绪,丝毫顾不上贾政被贾母怎么安排去忠靖侯府‘修复关系’,只一心想着,该怎么把唯一的儿子外放出去,最好外放去一个好地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