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深潭屠龙玉箫出(1/3)
古月痕听见呼唤,强提一口气应道:“小楼,古姨在这儿……”苏小楼循声奔来,眼见古月痕倒在血泊之中,当即拔剑直指真机子,厉声道:“臭道士!若古姨有个三长两短,我定要你偿命!”
古月痕气息微弱却坚决:“快……杀了这臭道士,为古姨报仇……”
真机子冷笑一声:“臭丫头自寻死路,正好让你在黄泉路上与她作伴!”话音未落,剑尖倏然幻化三朵寒梅,分取苏小楼上中下三路要害。
却见苏小楼临危不乱,待剑锋及体,方才提剑划出一道圆弧护在胸前,正是三才剑法中的“风卷残雪”,将三朵剑花尽数化解。
真机子见她竟以本门剑法应对,且使得如此从容不迫,较之自己犹胜三分,心中既惊且妒。
又过数招,苏小楼仍以三才剑法轻松化解他的凌厉攻势。
真机子恼羞成怒,剑势陡然加快,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出。
苏小楼毕竟临阵经验不足,渐渐左支右绌,“哎哟”一声,肩头已中一剑。
恰在此时,一道身影倏然而至:“小楼且在旁掠阵,待我替你诛杀此奸贼!”一柄长剑已接下真机子的攻势。
苏小楼闻声便知是武名扬。
方才在英雄大会上见他现身,已是心潮起伏;此刻他再度出手相救,望着那熟悉的身影,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武名扬同样施展三才剑法,但身法诡奇莫测,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身形乍大乍小,忽直忽曲,出剑竟比真机子更快,每每后发先至,将三才剑法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他始终点到即止,似乎故意不伤真机子性命。
真机子见昔日徒儿剑法竟已青出于蓝,妒火中烧,一股戾气阻塞心口,越积越重,终于“蓬”的一声破胸而出,鲜血飞溅,连站在圈外的苏小楼也溅了满身。
真机子软倒在地,口吐鲜血,浑身抽搐,这一次是真的油尽灯枯了。
武名扬剑指真机子,厉声质问:“我问你,当初收我为徒可曾出自真心?为何不肯倾囊相授?我为你杀了王好贤,整垮白莲教,你内心可曾真正看得起我?”
真机子知大限已至,索性坦言:“你心术不正,贪功冒进,根本不是练武的材料!何况我早知你投靠魏忠贤,不过是在利用你罢了……”
武名扬闻言大怒,长剑连搠,在他身上连刺数剑。
苏小楼目睹此景,忽感莫名伤感,弃剑奔至古月痕身旁:“古姨,你还好么?”
古月痕面露诡异的笑容,声音虽弱却清晰可闻:“姓阎的,你也有今日……死在自己亲生女儿手中,滋味可好?”
此言一出,苏小楼、真机子及藏在草丛中的少冲、朱华凤俱是大惊。
少冲猛然想起昔日种种线索:石宝山上毛亮等人评论的画像、西湖畔秦汉的疯言疯语、苏纪昌临终遗言,此刻终于连成一片——苏小楼竟是真机子与古月痕的亲生女儿!
苏小楼紧抓古月痕的手,颤声道:“古姨,你说什么?那臭道士……是我爹?”
真机子曾亲眼见秦汉溺死女婴,更不信古月痕会怀上他的骨肉,怎料眼前这酷似青年时期古月痕的女子竟是自己的女儿?他强撑道:“你休想骗我……”
古月痕气息渐微:“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秦汉从未碰过我,怎会是他的孩儿?可笑你阎玄生,一生机关算尽,到头来父女相见不相认,死后连个捧灵的人都没有,哈哈……”
真机子气血上涌,脑袋一歪,就此气绝。
古月痕笑声渐歇,一口气没喘上来,也僵住不动。
苏小楼抱着她的身子又是输真气,又是摇晃,悲恸欲绝。
武名扬走近轻声道:“小楼,我不知他竟是你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将来。
你能原谅我么?”见苏小楼不理,伸手欲扶。
苏小楼猛地推开他:“我的将来与你何干?滚!”
武名扬转问古月痕:“古庄主,我替你杀了这臭道士,还请告知,你扔掉的真是玄女赤玉箫么?”见她久无回应,探了探她颈脉,对苏小楼道:“小楼,节哀……你娘已经去了……”
苏小楼突然停下动作,目光如电,声色俱厉:“滚!从今往后,我再不想见到你!”
武名扬被她这般模样所慑,或许也心中有愧,只低声道:“你好自保重。
”提剑黯然离去。
山风呜咽,卷起满地落叶,仿佛在为这段纠缠二十年的恩怨叹息。
少冲见武名扬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苍茫山色中,而苏小楼仍跪在双亲尸身旁低声啜泣。
他正欲上前劝慰,忽闻远处传来清越人声:
“众生烦恼,皆因情丝缠绕。
若要了却苦厄,唯有用慧剑斩断情缘。
“
另一声音应道:“师妹自皈依峨眉以来,深得菩提妙谛。
贫道参悟半生,始终勘不破的,便是这一个'情'字。
“
话音渐近,只见已了师太与孟婆师联袂而来。
苏小楼忽然止住悲声,整了整衣衫,走到已了师太面前盈盈下拜:
“弟子苏小楼看破红尘,愿脱苦海,恳请大师收我为徒。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了师太垂目凝视:“你可想清楚了?青春正盛,真要遁入空门,从此与古佛青灯为伴?“
苏小楼抬头望天,目光空茫:“苦海无边,这红尘处处都是伤心事。
我父母一生杀孽深重,弟子愿终生吃斋念佛,祈求他们在天之灵能得到宽恕。
“
孟婆师在旁叹息:“想不到古师妹竟有如此慧根的女儿,真是因果轮回。
傅师妹便收下她吧。
“
已了师太轻叹一声:“既然你一片孝心,贫尼便允了你。
“她合十诵偈:“一切恩爱会,皆由因缘合。
合会有别离,无常难得久。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
少冲见苏小楼竟要出家,恐她是一时冲动,急忙上前:“苏姑娘,出家之事关乎终身,还请三思!“
苏小楼仰望长空,只见天高云淡,北雁南飞,淡淡道:“从今往后,我不姓苏,不姓秦,也不姓阎。
我姓释。
“
孟婆师欣然道:“古师妹性情乖张,没想到她的女儿这般温婉通透,很合老婆子的缘法。
今后修行路上,也算有个伴了。
“
少冲见她心意已决,只得默然。
苏小楼从怀中取出一册青皮线装古书,递至少冲面前:
“我的武功皆源自此书。
当年跛李等人苦苦寻觅不得,后来我参透诗中玄机,才得以寻获。
如今于我已是无用,便赠予岳大哥罢。
“
她想起当年流落江湖时,身为弱质女流,既无依无靠,又身无长技,不仅难报家仇,还屡遭欺凌。
一次偶然翻阅前人手札,得知武圣王阳明曾两度隐遁九华山,并封有一座剑冢,隐约觉得其中必有玄机。
那时藏剑山庄已归阳明派所有。
掌门蒲剑书醉心武学,梦想得到《武林秘笈》以称霸武林,将山庄翻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最后也将目光投向这座剑冢。
剑冢深藏山腹,石门严丝合缝,旁有九宫八卦图案的转子,却始终无法开启。
这剑冢显然设有极其精妙的机关,若强行破开,只怕会损毁其中珍宝。
此后江湖风波迭起,蒲剑书忙于应付五宗十三派与东厂的纷争,无暇顾及剑冢,藏剑山庄的戒备日渐松懈。
某个月夜,苏小楼潜入山庄,在剑冢前细细探查。
起初毫无头绪,偶然发现十步外石墩上刻着一局围棋,纵横各八七路,以圆圈和叉子代替黑白棋子。
她忽然想起那首字序错乱的“怪诗“,其字数正与棋局眼数相合。
白子所处位置,恰对应诗中错字所在。
这棋局暗合九宫,除中宫外,其余八宫正对应八句诗。
棋子或断或连,暗合阴阳爻象,每句诗便是一个卦象。
她早已将怪诗字序理顺: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
这似是建文帝流落江湖时所题。
苏小楼灵光乍现,悟出棋子连断对应阴阳爻象,九宫每宫棋子恰成一卦。
她按字序解出八卦,转动冢门侧的转子,终于开启了尘封百年的墓门。
冢中除武圣遗物,便是这部武林人梦寐以求的《武林秘笈》。
苏小楼得此奇书,日夜勤修,终成一代高手,在玉箫英雄大会上一雪前耻。
若非当年少冲让跛李掳她共同参详,她也不会偶然得见那本旧书,更不会解开这百年之谜,从一个弱质女流跻身当世顶尖高手之列。
如今,这一切尘缘,都将随她遁入空门而烟消云散。
苏小楼正要递过秘笈,孟婆师却倏然出手夺过。
她随手翻阅几页,沉声道:“《武林秘笈》乃武功老人遗物,如今猿公已逝,此书理当归其独传弟子'死不了'所有。
那老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