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3/3)
如斯伟力,纵使过了多年,依旧让他心醉。
“道友谬赞,若要登临元婴,以大秦的发展,只怕还要数十年之功。
”
他半靠在桂树搭建的椅背,头顶垂落的一角桂枝似桂冠般。
嬴政的目光顺着咸阳的大道一路向西,投向天际坠落的夕阳。
太阳从西边落山,又从西方升起,遥远的天际将会是大秦锐士新的征途。
夕阳敛尽余晖,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
在天边最后一丝霞光消退的时候,风中传来嬴政的声音:
“道友,可为大秦卜上一卦?”
微生雪松开手指,破碎的树叶随风落下,只在指尖残留一抹绿意,“枯骨死草,何知吉凶。
”
这句话出自武王伐纣的故事,周武王讨伐纣,占卜吉凶,结果是凶兆,姜太公踩碎龟甲、扔掉蓍草:“干枯的骨头、丧失生命的草,如何知道吉凶!”后力主出兵,牧野之战大胜。
嬴政自然读过这个故事,也能明白她的意思。
不论结果如何,他都会出兵。
既然如此,卜卦又有什么必要呢。
……
在灵力的加持下,这些年大秦发展迅速。
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又免了口赋,信奉多子多福的大秦人民就开始了疯狂造娃模式。
短短十数年间,人口几乎翻了一倍有余,年纪最长的那些已经符合征兵的要求。
“此次远征为探路,当以修士为主。
”对于普通士兵的数量要求并不高。
要求刚一公布,殿中侍立众将立刻请战。
这不仅仅是头一份的军功,更是代表离成仙长生更进一步啊!
在国运模式下的大秦,所有官吏的修炼进度几乎与大秦强盛与否完全绑定。
纵使有人能不在乎名利,但没有人能拒绝长生。
大秦强,就是他们盛。
“王贲。
”高居御座的帝王沉声点名。
“臣在。
”王贲起身出列,一如既往的稳重。
“朕命你为远征将军,统领远征军,务必将西洋纳入大秦的领土。
”
“臣领命。
”
“治粟内史,配合远征将军调集所需物资。
”
“是。
”
“……”
一连串的命令落下,大秦这个庞大的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此次出兵将会由修士为主,普通水师只负责做辅助后勤工作,另还有一批文官随行,以便及时接手当地的势力。
风雨欲来。
出兵远征的动静极大,连普通黔首都知道朝廷要有大动作了。
这段时间街头巷尾的茶摊生意总是格外好,说书人也一改往日痴男怨女的狗血戏码,转而说起大秦横扫西域诸王来降的金戈铁马。
原本毕业后就分散在全国各地任职的修真学院修士们,也在咸阳宫一纸召令下从齐聚咸阳。
水师已在东海郡枕戈待旦,修士们在接受皇帝誓师后将乘坐统一调集的飞舟与水师同行。
总而言之一句话,气氛烘托到这儿了,拿不下西洋就太不礼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