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也不知娘子在哪出摊,明儿我也去买些,省的一家老小都惦记着。
    ”豆腐坊是这位周婶子做主,她男人原是上门的女婿,前些年一病过世了,家中上下都由她打理。
    
她家女儿也是独女,一样招了门亲,男人老实木讷,生出的儿子倒是机灵聪敏,前些天阿桃头一回早起熬卤料时,一大早围在阿桃院门外凑着鼻子闻的孩童中便有他。
    
“婶子怎生如此客气,明儿卤好了送些上门叫你尝尝,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不过打个嘴的吃食罢了。
    ”阿桃也十分客气。
    
周婶子给阿桃把豆干豆结都装好,又塞了一大把豆结,这才笑着应了。
    
先时不熟,贸然上门打交道只怕旁人心里要犯嘀咕,如今在这巷子里也住了些时候了,相互都有个照面的交情,再送东西上门也好些,毕竟她一个人住着,邻里间有个什么事儿因这份来往交情在,多还是会伸头看一看的。
    真遇着难处,能帮的也愿意搭把手。
    
想了想,阿桃下午干脆卤了小半锅豆干豆结跟鸡蛋,周边几户邻里一家送了一碗,虽说都在城里住着,可家家日子都不宽裕,如今有人送吃食,嘴上不要不要,这玩意儿价儿贵,看着家里孩子嗦着手指流口水,到底还是谢着接了。
    
买豆腐的周家婶子自然也送了满满一碗,周家婶子一面笑着说晚上能添碗菜一面从橱柜里拿出半包虾米。
    
“婶子不同你客气,你也别同婶子客气,这是远亲从南边带来的,烧汤的时候放一撮,最鲜不过了。
    ”
这一说,阿桃只得笑着接了。
    
等几家送完,阿桃重新坐回院里做绣活,门接连被敲响了,方才送过吃食的邻里,都遣了家中孩子过来,几个孩子手中皆端着大大小小的碗,或是香菇或是萝卜,总之都没空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