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
“我们警方又发现了其他案件线索,但这些线索和你的证词有些出入,所以特地来核实一下。
”姜颂禾一板一眼地说。
“你们不会是怀疑我们家吧?!我们家安分守己,从没杀过人,我老公更是老实,平时他连杀只鸡都不敢。
”女人慌忙解释。
“您别误会,我们就是按照规程再来询问一遍,”林建刚宽慰道,“没有当您是凶手的意思。
”
“哦,”女人松了一口气,问,“那她是谁啊,看起来年级不大的样子,不会还是学生吧。
”
“我小时候得了一种病,病好后,身体就停止了发育,所以现在只是看起来像是小学生,实际上我已经大学毕业了。
”姜颂禾胡乱编了个理由。
“哦,”女人明显信了,她感叹道,“难怪感觉你的气质和长相不太符合。
”
知晓一切的林建刚嘴角不自觉抽搐了几下。
还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小林,拿本子记一下。
”姜颂禾喊了句。
林建刚下意识地拿起本子,注意到称呼的他手立刻停住。
他俯视着比自己矮一截的姜颂禾。
她刚才叫自己什么?
小林?
“你家隔壁就是时德娣家对吗?”姜颂禾问。
“对。
”女人回答。
“时德娣和家人平时相处怎么样?”姜颂禾问,“有没有让你感觉反常的地方?”
“他们每天生活都挺反常的。
”女人回答,“他们家重男轻女特别严重,小儿子又不争气,几乎天天吵。
这一点,我和这位警官说过啊。
”
林建刚不好意思地说:“确实说过。
”
“能展开说说吗?比如因为什么争吵之类的?”姜颂禾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问。
“为什么争吵?”女人想了一会儿回答,“她家小儿子不听话,学习成绩特别不好。
当初她家大闺女上初中的时候,次次名列前茅,可是她家穷,为了攒钱让小儿子上学,他们硬生生地把大闺女的学费停了。
”
“可能是报应吧,她家闺女早早辍学打工后的两年,攒钱供养的小儿子就厌学不上了。
”
“为什么厌学不上了?”姜颂禾问。
“可能是学习不好。
”女人回答。
“时德娣的弟弟时耀华,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姜颂禾问。
“没听说,应该还是在家啃老吧。
”女人不确定地回答,“她家那小的是个不争气的,比不上老大。
”
“当初老大那家服装店,就是那女娃娃一家一家借出来的。
我们村里的人见她可怜,每家都出资借了她十块钱,这才把店开起来。
”
“德娣那丫头啊,是个做大事的人,肯吃苦,她的服装店开业没半年就把我们村里借给她的钱还清了。
”
姜颂禾沉思一会儿,道:“你知道时德娣的服装店,是谁在打理?”
“她亲自打理吧,没听说他们家有谁去帮过她。
”猛地,女人像是想起什么重要的线索,她道,“时德娣以前有个相好的,上个月刚断了联系。
以前那个小男孩经常去店里帮她忙。
”
“这种线索,你先前怎么没和我说过?”正在记录着的林建刚抬头插嘴问了句。
女人不好意思地说:“你没问这么细,我这不没想起来嘛。
”
“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