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潘家(3/3)
里一焯,捞出来沥干,再把鸭子用酱油腌入味儿,然后笋丁、肉丁、火腿丁、栗子、鸡肫丁、冬菇丁、莲子、虾米、糯米饭放入碗内,加绍酒、酱油、白糖、拌和成馅塞进鸭肚子里,上屉蒸上三四个钟头,将鸭蒸到骨酥肉烂,出锅儿再浇个芡汁儿也就是了。
”
褚韶华认真听了,道,“听着倒也不难,等我回家,也试着做一做。
”
“我年轻时也爱做菜,可惜这本事没能传给小玉,她对烧菜全无兴致。
你要是想学做菜,一会儿我给你本我家里的食谱。
”
褚韶华感激的不知说什么,道,“我这过来,原是邵大哥叫我来跑个腿儿的,结果,连吃带拿。
哎,要是别的什么,我定要推辞的,伯母竟要传我食谱,我高兴的,真是连一句推辞的话都不想说,这可是教我大本事了。
”
潘太太笑道,“这算什么大本事,并不是名家那些讲究的菜式,也就是家常小菜。
”
“怎么能这样说呢,这定是伯母多年的心血所成。
伯母您的见识,您记录的家常小菜定也不寻常的。
”褚韶华极是感激,她说,“我自来了北京,只觉着满眼都新鲜景儿,我这心里,就特想学点儿新见识,就是一直没人指点。
伯母,您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了。
”
“快别这样,哪里值当这样,我平时就是想教人做菜,都没人肯学。
”
潘小姐笑,“韶华你可是给我解了大围,我妈有你做她的传人,我就不用见天儿的听她念叨我啥都不会了。
”
潘氏母女都这样客气和善,褚韶华想着,小邵东家当真是极有福的,岳家是这样好的人家。
待吃过饭,褚韶华接过潘太太给的食谱,就又感激又客气又高兴的告辞而去了。
褚韶华走后,潘太太回房休息,潘小姐接了丫环手里托盘,跟了上去。
潘太太好笑,“你到我这屋儿来做什么,想跟妈妈一起午睡吗?”
潘小姐把手里的托盘放下,把水递给母亲,到另一侧上床,靠在床头,说,“妈,你怎么对陈大奶奶这么好啊?”
“人家特意过来商量亲事,一片好心,咱们对人家好不是应当的么。
”潘太太喝几口温水,方道,“以和待人,这是咱家的家风。
”
“休想哄我。
爸也不是见个人就留饭的,还有妈你,又是夹菜又是给菜谱。
”潘小姐挽着妈妈的手臂,笑道,“要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你收了个干闺女哪。
”
潘太太听的都笑了,说,“偏你这么鬼灵精。
”
“到底怎么回事?”
“不怎么回事,我和你爸都看陈大奶奶挺好的。
”潘太太放下水杯,方道,“你跟小邵的亲事能成,就是陈大奶奶把小邵引荐给你爹认识,你们才有这桩缘法。
”
“我知道啊。
还有,阿初会来北京卖粮就是因为陈大奶奶写信给他家,说北京的粮价比他们老家要高一些,他才会来北京的。
”这些因果,潘小姐都知道,所以,她对褚韶华的印象也很好。
“你要知道,陈家与邵家并不沾亲带故,以往,交情也并不深。
可陈大奶奶在北京卖了一回粮,就能把这信儿寄回老家,让老家的乡亲们过来卖粮。
这个人,心地好。
她不是为了自己发财,她心里有别人,心胸大,你知道吗?”
潘小姐点头,“这么说也没错。
要是换个人,兴许得嫌麻烦呢。
哪里还能想着乡里人,把这消息寄回去呢。
”
“是这么个理。
”潘太太舒适的靠在床头,“所以,你爸爸当初就说,这陈大奶奶非寻常女子可比。
”
“就因这个?”潘小姐小声说,“我可是听说,陈大奶奶的族人过来卖粮,还在粮食里掺沙子捣鬼。
她倒是心肠不错,就是她家那族人,心数不正。
”
潘太太想了想,想着闺女也要嫁人了,以后也少不得与亲家老家的人来往的,遂与闺女道,“还有一件事,也说与你听听吧。
”
“也是陈大奶奶的事,这事儿是粮铺刘掌柜跟你爸爸说的。
也跟她家族人卖粮有关系,那粮食里掺了沙土,卖不上一等粮,后来,她的族人准备把掺进去的沙土再筛出来……”潘太太话还没说一半儿,潘小姐就笑出了声,笑道,“原来还有这事。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听我说,这又不是在说她的族人。
”
“妈妈你说吧。
我不打断你了。
”
“这筛粮食就得用到筛子和簸箕,陈大奶奶家是做生意的,也没筛粮食的筛子簸箕,陈大奶奶就去粮铺借了五个筛子五个簸箕。
你看她,往咱家来都要带一篮子鲜花的,她要借东西,自不会空手过去,便送了刘掌柜两包香烟。
那两包香烟,也要五十个钱了。
不说别的,买五个筛子都够了。
”
倘常人听闻此事,必要说褚韶华傻的,潘小姐则是抿唇思量片刻,点头道,“这个陈大奶奶,真不是个凡人。
”
“是吧?”潘太太道,“不要说搁在一位女子身上,便是多少男子做这事,都宁可花五十个钱买五个筛子呢。
起码族人用过后,这筛子还可以自家的啊。
可陈大奶奶就宁可用买筛子的钱买烟,到粮铺打点一下掌柜,借筛子。
这个人,非但有心胸,还极通人情。
那筛子,她就是买了,搁家里其实也没用处,她家又不种地。
送族人倒是能得些人情,可就那些个能第一次卖粮就在粮食里掺沙土的族人,跟这种鼠目寸光的族人也不值得什么人情来往?就是以后当旧筛子卖,好不好卖先不说,就是卖,二手的东西也卖不了几个钱。
干脆她就不买筛子,拿这钱买两包烟,与粮铺掌柜借筛子。
人情就是这样一来一往,慢慢攒起来的,别看两包烟值不了什么,她与刘掌柜也没什么大交情,现下起码是个面子熟吧。
你说,陈大奶奶于人情上,多么精道。
”
“自从听你爸爸说了这两件事,我就想见见她。
你看她生的,又是这样的伶俐相貌,只是出身贫寒了些。
看人,不能只看当下。
这个人,绝非池中之物。
”潘太太教导女儿,“这是个可以深交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