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酸菜(1/3)
如果没有红小兵也没有饥饿,农场其实可美了。
当然,这可是河西走廊。
是霍去病纵马由疆的战场,汉武帝南征北讨时的粮仓。
抬头是祁连山白雪皑皑,低头是平坦的沃野,玉米高梁欣欣向荣。
赵凌成必须赶今晚的火车回基地,时间不多,带着林衍蹲到一片玉米地里,坐到锄把上,搓干净一把莜麦递给他,说:“我正在争取,重启调查你的案子。
”
林衍接过莜麦打进嘴里,嚼了嚼说:“这是行军干粮,真香啊。
”
作战年代急行军,顾不上生火造饭,莜麦就是主要干粮。
作为高产杂粮,它富含油脂,也最顶饱的,而且吃起来满口留香。
搭配上点野菜,那一袋子林衍能吃两个月。
他嚼的特别仔细,特别慢,尽可能品尝着它的香甜,语声也难得轻悦:“重启什么呢,我已经认命了,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看看你妈妈的孩子,我也正在帮她想名字呢。
再说呢,现在风声那么紧,万一你自己也受了牵连,岂不麻烦?”
赵凌成却说:“但真正的特务潜藏了,隐匿了,而一旦珍宝岛开战,当东北燃起战火,他就会重新联络对岸,老美如果不顾联合国反对,核战依然有可能打响。
”
再说:“而且你知道,那个敌特,就潜藏在西北,还在军工系统内。
”
这年头是真有特务,往对岸传递军事座标的那种。
为什么林衍被定义为了特务头子,是因为解放不久,他就被计划调往西北,亭城的枪支铸械厂。
但就在特务一案爆发后,专案组从他宿舍搜到一本密电本。
那是一次大型的抓特务事件,就由帮过陈棉棉的那位老公安负责调查。
他的名字叫雷鸣,不但是位老革命,而且公安侦破工作做的极好。
最终赵老爷子也点头,认同了林衍也是间谍的说法。
那桩案子所牵连到的人,有不少已经死了。
但是赵凌成知道的,林衍是被栽赃的,那别人大概率也是。
栽赃的人当然就是真正的特务,但是他隐藏了,躲起来了。
现在风声太紧他不敢冒头,可一旦东北开战呢?
林衍停止了咀嚼,喃喃的说:“要那样,你妈妈可就白死了。
”
他出卖至亲的姐姐,就是为了阻止毁灭性的战争。
但如果核战最终依然会打响,这片沃野依然要成焦土,那姐姐不就白死了吗?
……
陈棉棉此刻正在大骂俩民兵:“驴日你爹的,两个蠢货,早晚挨枪子。
”
再脚踢一口大缸,戳一个的额头:“懒怂,收拾着榨酸菜?”
马继业狗仗人势,也骂:“驴日的,那老头们要是你爹,你也看着他们饿死?”
他其实大智若愚:“革命是革命,但咱做人,得讲良心呀。
”
劳改农场有水窖,还有用来蓄水的大缸。
陈棉棉此刻押着几个民兵,正在刷洗那口大缸。
她还挺着肚子四面转悠,看看这间屋,再看看那间房,也不知道在干嘛。
……
一帮老头趴在宿舍窗户上,七八颗脑袋,眼巴巴的瞅着看。
有个老头瞅了半天,认出陈棉棉来了:“那不是红旗公社,三支队那个有名的,嫁不出去的野丫头嘛,皮肤变白变漂亮了,但是,她为啥要救咱们呀?”
本地人怕惹上麻烦,从不敢到农改农场来。
陈棉棉突然来,大家就觉得奇怪。
祁嘉礼最了解内情:“为了好接触他的特务舅舅,赵凌成把她给娶啦。
”
陈棉棉结婚时都22了,在如今算老姑娘。
光头一剃土枪一扛,她凶悍到,本地的小伙子没一个敢惹。
当时公社领导听说有个军人竟然想强奸她,那是喜笑颜开,欢天喜地。
有个老头是新来的,不了解行情:“凌成是赵军赵老的孙子呀,咋能娶个乡下姑娘?”
祁嘉礼冷哼:“要不是赵军底子硬,凌成也得下放劳改,哼!”
因为赵军死了五个儿子,梆梆硬,地位无人撼动。
可赵凌成非但不跟他的敌特舅舅划清界线,还仗着媳妇娘家便利总来探望。
而如果不是他爷爷硬到没人敢挑毛病,他也要下放的。
祁嘉礼就对赵凌成很有怀疑,怀疑他的立场。
而这帮老头子原来总是爱打林衍,抢林衍的食物,但也觉得理直气壮。
一个老头指拖拉机:“那一车馍,是给咱的吧?”
祁嘉礼缓过来,也有脾气了:“大家可要警惕,凌成好像是要腐化咱们。
”
谁敢信,在这全国没粮的年月,有人拉来了一车馍。
要不是馍馍会坏,那一车他们能吃到六月,到时候麦子就成熟了。
这帮老革命的平均年龄都是五十多岁,属于五七干校下放的那一批。
如果经得住考验,他们以后是要当大领导的,但就看经不经得住。
他们一边劳改一边锻炼,还不忘警惕,跟敌特分子做斗争。
因为这场革命的起始也是为了抓特务,肃清党内的靡靡分子和右派人士。
而林衍就是定了罪的,有名的大特务头子。
有个老头实在饿的难受,就问祁嘉礼:“我能不能去偷几块馍?”
祁嘉礼叹气:“能,但她要是送咱馍咱就拒绝,反正馍放久了也会坏,对吧。
”
老头们纷纷叹气:“饿啊,真饿。
”
他们正说着,哐的一声门被掀开,陈棉棉进来了。
大屋大通炕,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炕腥和人们久不洗澡的汗腥味。
老头们有的还坐着,有的反应快的,已经躺下了,全都闭起眼睛在装死。
却听陈棉棉说:“能动的都下炕去搬砖,快点儿。
”
她曾经是这儿的女民兵,气势摆着呢,老头们纷纷下了炕。
储存馍馍,比储粮食更麻烦,因为它需要绝对的干燥,还要防虫鼠。
转了一圈,陈棉棉敲定这间屋子来储馍馍。
老头们晚上睡在这儿,万一有老鼠来偷馍馍,第一时间就能赶走。
马继业和另俩民兵已经抱着砖进来了,陈棉棉先打底摆了个样子,另一个民兵蠢,不会弄,但马继业人虽然傻,干活是把好手,不一会儿已经把底子垒好了。
老头们一边搬砖一边偷馍馍,兜兜装的鼓鼓的。
马继光扛着个东西回来,正好看到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都给逗笑了。
他扛的东西叫麦仓,小麦杆编织成的。
把它再往砖筐子里一套,把馍馍全部装进去,就能隔潮隔虫。
陈棉棉依然不理一帮老头子,只叮嘱马家兄弟:“一出太阳就要开门窗,要不然馍馍吸收了水气就发霉了,拿完馍馍还要收拾干净,以防惹到老鼠蚂蚁。
”
见一个民兵木呆呆站在水缸旁,她又吼:“去铲苦蕖啊,茵陈太老,就别铲了。
”
这时另一个民兵扛着筐子来了:“姐,苦蕖我铲回来了。
”
陈棉棉踢他一脚:“日你爹的,你家做酸菜不摘不洗啊,马继业,去烧水!”
老头们特讨厌民兵,因为他们要不爱打人,要不就是愚蠢。
但很奇怪,陈棉棉连打带踢满嘴脏话,却能使得他们团团转,还跑得飞快。
见她又烧了大锅面汤,祁嘉礼流口水了:“她要腌酸菜。
”
另一个老头说:“苦蕖一腌可就香了,酸汤泡馍馍,我着不住啦,我想投降。
”
还有个老头说:“革啥命呢,我都快饿死了,只想吃馍馍。
”
祁嘉礼再叹气:“她肯定要为林衍说情才对咱好的,说不定还想从咱们嘴里套情报套消息,一会她来问话,就都给我把嘴巴闭紧了,什么都不要跟她讲,明白吗?”
将来的人无法理解这场革命的疯狂,也理解不了这些人的偏执。
但如果有什么比饥饿更可怕,就是战争,是大轰炸。
是刚成熟的,沉甸甸的麦苗和谷穗被战火引燃,让人们陷入新一轮的饥饿中。
所以当老蒋说要联合老美反攻时,人们就会相互猜疑相互举报。
甚至还会疯狂到亲人之间反目成仇。
西北的苦寒,老头们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的。
田间地头最多的就是苦蕖,要不腌成酸菜没法下口,但是他们不会腌酸菜。
民兵们能回家吃饭,也不帮他们,他们不止饿,还苦,吃的苦。
但如果烧一锅热乎乎的酸菜拌汤,再把晒成蜂窝状的干馍馍泡进去,馍馍会吸满汤汁,咬上一口,那滋味儿,老头们一想就馋,馋的狂流口水。
突然,祁嘉礼一声咳嗽,老头们也纷纷立正,因为陈棉棉朝他走来了。
老头们站都站不稳,可都是一副宁死不屈的模样。
但奇怪的是陈棉棉并有理他们,而是揪着两个民兵的耳朵,出院子去了。
她不帮林衍说情,也不来套近乎,为什么?
老头们鬼鬼祟祟,鬼迷日夜,蹑手蹑脚,凑过去偷听。
玉米地里,陈棉棉指着俩民兵的鼻子在骂:“知道为啥别人都调去别的农场,就留你俩傻大炮吗,因为右派要是死了,上面查下来,要枪毙民兵。
”
再以手比枪:“你俩得吃枪子儿。
”
一个挠头:“许队说的,他们罪大恶极,死了没人追究。
”
陈棉棉揪他耳朵:“你亲亲的许大队因为虐待右派,已经坐牢啦。
”
俩民兵消息滞后,才听说,也被吓到了:“那我们呢,我们不会有事吧?”
有一个说:“还有红小兵呢,动不动来打人,咋办。
”
陈棉棉说:“那个不用你们管,我自有办法,你俩胆敢再扬一鞭子打人……”
俩民兵表态:“我们就是驴日的。
”
陈棉棉抬脚:“田里草长成那样,还不赶紧锄草去?”
俩民兵又不情愿了:“我们是民兵呀,锄草是右派们的活。
”
陈棉棉抬脚踢:“驴日你爹的腰子,那都是比你爹还老的老头,你们不帮忙干活,累死他们了呢,就不怕你爹遭报应,出门被驴日?”
齐腰的玉米田里,苦蕖,马齿苋,狗尾巴草,长的乌乌泱泱的。
俩民兵一溜烟的跑了